开导开导执意从教的范美忠

标签:
范跑跑范美忠教育校园杂谈 |
分类: 教育视野 |
文/李清
近日,著名的“范跑跑”在接受专访时称,他最想去的学校,是有个好校长的公立名校,因为公立名校集中了最优秀的学生,有些老师教不了好学生,他会比较适合教他们。他还表示,自己热爱教育事业,想努力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可能我一个人的力量不够,但如果没有人做,永远也不可能改变”,“有关部门不让我当老师,我偏要当”。(《郑州晚报》1月6日)
毋庸讳言,对范美忠是个什么样的人,社会各界分歧很大。不过,无论是觉得他误人子弟,还是认为他是“先知”,他对教育事业有想法,对教师职业有热爱,可以说是不容置疑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就不会在被解聘之后,选择应聘北京的培训学校,并说出上面的话了。
有人提出,范美忠也需要吃饭,也有家人需要养活,不该剥夺他工作的权利,但不能再让他当教师,尤其不能让他去讲什么“人文关怀”。很显然,这样的最“理性”看法,会影响到教育机构的领导,让有意聘用范美忠者谨慎行事。比如原本说要聘用他的那家培训学校,就在舆论压力之下当了“跑跑”,“无限期推迟”他的上岗时间了。现在执拗的范美忠,还表示“偏要当”老师,我看恐怕短期之内很难有戏。在此,也当过教师的我,想开导范兄弟几句。
我要送给范兄弟的第一句话,是不要太把自己当根葱了。范美忠说,想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如果没有人做,永远也不可能改变”。我想问的是,你怎么知道现在的在职教师中,就没有人在作这方面的努力呢,难道全天下的教师,都是庸碌无为之辈,只有你才是救世主?我的校友、南京师大附中的王栋生老师,就很有思想。他出过一本书叫《不跪着教书》,我相信像他一样的教师凤毛麟角,但绝不相信人数完全就是零。范美忠说自己“可以说是中国最优秀的老师之一”,如果只是你自己一个人的评价,我只能说你太狂妄自大了。我甚至想说,上次我的朋友郭松民跟你辩论落败了,如果换成我,你辩论都未必能占上风。
我要送给范兄弟的第二句话,是不要对名校长心存幻想。本来,我虽然不完全赞同你的一些言论,却至少是觉得你有头脑,思想比较成熟的人,但现在你说,想进有好校长的公立名校,我却只能觉得你太幼稚了。中国确实有一些公立名校有名校长,可是你应当知道,公立名校是归教育局管的,校长再欣赏你的学识与个性,他也没有独立的用人权,很难顶住压力聘用你。现在连私立的社会培训机构,都不敢正常聘用你,有哪个公立学校的校长,敢力聘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的你呢?更何况,指望公立学校名校长赏识,本身就是落后的“清官情结”。就算你进了有名校长的公立学校,过两年后赏识你的这位名校长调走或退休了,你怎么办?
我要送给范兄弟的第三句话,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新疆人中间流传着一句话,叫“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到乌鲁木(齐)”,意思是真正的人才不会偏执,广阔天地,总有用武之地。我承认你对教育有独特的思考,可“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难道就只有当教师,并且当名校教师一条路吗?我以前也曾是教师,现在从事别的工作,业余写了大量教育时评,抨击不合理教育制度与现状,难道对“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就不能起到作用吗?你不也曾在报上发表过《寻找有意义的教育》吗,为什么不能多写些类似的文章呢?
范美忠说,自己骨子里就不会适应,“如果强让我适应,我会痛不欲生”。诚然,有追求、不妥协,是一种可贵的品格。但是,顽强并不等于偏执,现在环境暂时不允许你当教师,“偏要当”是冒傻气的做法。你以前也曾在网站和杂志工作过,现在教鞭被人夺走,怎么就不能活了呢?《儒林外史》里的胡屠户曾对范进说,先寻点事“赚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娘和你老婆才是正经”,你几个月没工作了,却每天都“到茶馆看书”,对得住你老婆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