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月几时有 关灯问青天  (青年时报)

(2008-09-02 10:09:4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文/李清

 

    郑州市民曹天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一首题为《中秋,让我们仰望月亮》的诗,倡议“市长熄灭公共场合的所有灯光”,让市民“走出户外去看月亮”。他的倡议发出后,得到了众多网友的附和。他对记者表示,政府部门关掉景观照明灯,哪怕只有一小时,也可以为市民营造一个很好的欣赏月亮的氛围,让市民过一个不同寻常的中秋佳节。(9月1日《河南商报》)

 

   中秋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上关于赏月的诗词,可以说数不胜数。然而最近这些年来,尽管到了中秋节月饼照吃,礼品照送,去户外赏月的人却少了。在笔者看来,诗人倡议关闭景观灯,让市民出门去赏月,不仅是个浪漫的想法,更是对复苏传统的呼唤。然而,我们的城市在中秋之夜,把所有的公共灯光都关掉,市民就能尽情地去“仰望月亮”了吗?

 

   事实上,现在许多的城市里,晚上已经很难见到月亮了。首先是钢筋混凝土森林,不断在城市里扩张,遮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其次是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夜空中满是阴霾,能见度相当低。而且,现在的城市之夜,不但明月难以见着了,银河也模糊不清了,萤火虫、蛙鸣之类,更是已成为老一辈人的回忆。不久前报上有则趣闻,有人看到明月高照,竟当成飞碟报警!

 

   当然,在不少城市里,还是有一些“风水宝地”,适合中秋之夜赏月的。比如公园里的草坪,还有湖面等等。可是,绝大多数的公园,晚上是不对市民开放的。更何况,这些场所的数量本来就少。有几个家庭愿意走很远的路,去赏未必能看到的月亮呢?现在的都市人,白天要为生计辛苦奔忙,晚上再去如此“瞎折腾”,绝对是不“划算”的事,还不如在家好好休息。

 

   很多城市的管理者,到中秋倒是能想起月亮。不但每年央视有中秋晚会,各地还办中秋文化节、月亮文化节等,各式各样名目繁多。然而,这众多的中秋盛会,主题已经是别的,而不再是赏月,参与这些活动也有高“门槛”,普通市民与它们基本上无缘。最要命的是,几乎所有的这类活动,都是灯火辉煌、富丽堂皇,根本没有一个清静的环境,一个赏月的氛围。

 

   “月是故乡明”,或许,那些在异乡打工、漂泊的人,在中秋之夜会因为思念故乡,走出住处去看看月亮。笔者就是其中的一个。许美静的歌中唱道,“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只是,在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城市里,这些人太容易迷失了,不知道属于自己的月亮,究竟在哪一片天空。或者,月亮是见到了,却“独酌无相亲”,只有郁闷的心情,赏了月又如何呢?

 

  (发表于浙江《青年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