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啥不回海南?送钱才能搞定工作!(中国保险报)

(2008-07-25 12:04: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最让人担忧的“不回海南”理由

  文/李清

  海南本地网络论坛有一篇文章,标题是《回不回海南工作?》,从2005年9月至今跟帖不断。而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今年1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04~2005年在省外读书的万余海南籍大学毕业生,回海南就业的不足三成。调查给出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海南就业市场有限;高校专业结构不适应海南需求;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工作机会多。(2月1日《中国青年报》)

  海南籍大学毕业生不回海南,从统计局调查总队的结论来看,主要是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使然。应该说,超过七成省外读书的毕业生不回海南,这几个原因都是相当重要的因素。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些并不能反映问题的全部,也不是最让人担忧的情况。

  报道中说,一名重点大学的海南籍学生这样跟帖:自己2006年七八月份找工作时,发现家乡除了一部分垄断性行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可供选择外,几乎没有其他多余的选择。自己的一个亲戚大学毕业,花了好几万元找关系进了一家银行。于是家里人盘算最多的,“是该往哪儿送钱,送多少钱才能把我的工作搞定”,这让他留在海南的想法发生了动摇。

  尽管不是所有人都有与他相同的经历,但相信像这位毕业生一样,回家乡需要送礼才能解决工作的,在海南乃至其他欠发达地区的毕业生中,绝对不在少数。不找关系,不送钱,就解决不了自己的工作,固然有工作机会较少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这些地方的用人机制有问题,没有完全按法律办事,按市场规律办事。暗箱操作和用人腐败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能容易吗?

  毫无疑问,经济欠发达的“硬环境”,是相对容易得到改善的,但风气不好的“软环境”,改变起来却要困难得多。而且,获得工作需要找关系、送钱,属于并不公开的“潜规则”,问题从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比如一些地方的领导,嘴上说着“欢迎毕业生回家乡”,当地能接收毕业生的主要单位,却是“有才无钱莫进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没有关系也没钱的毕业生,只能被迫背井离乡赴外 “发展”。那些收钱安排工作的官员才不会注意,这些毕业生走时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

  家乡暂时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不够多,很多毕业生现在不回去工作,很可能在几年之后,会重新回到家乡去创业,参与家乡的建设事业。在他们回去之前,家乡也是让自己魂牵梦萦的热土,他们会“每逢佳节倍思亲”,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是,如果毕业生多是被家乡“逼”走的,他们对家乡的情感就会不一样。将来即使家乡的经济发达了,优秀人才想要回家乡去,也只能是“近乡情更怯”。这样的情况,难道不值得社会深忧,不值得地方官员深思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