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文/李清
今年9月底,北京昌平市民姜海程从湖北乘火车回京,在餐车点了份最便宜的木耳白菜,另外要了一份米饭一碗汤,结果“近30元的饭菜根本没吃饱”,而光是一份白菜就要价15元。回京后他写了封信,将此事反映给铁道部长刘志军。近日,武汉客运段领导专程登门向他道歉,并退还了其多交的20元餐费。铁道部相关人士表示,部里对列车餐饮工作有严格要求,这趟列车属于极少数的情况,不能代表所有列车。今后铁道部会加强监管,尽量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12月13日《新京报》)
火车餐车的饭菜价格奇贵,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笔者尽管经常乘坐火车,却几乎从不去餐车吃饭,因为接受不了那里星级饭店的价。姜海程所乘坐列车的餐车,一份只有几片木耳的白菜,卖到15元钱一份,按照铁道部人士的说法,“不能代表所有列车”。可是,姜吃饭时花了近30元,现在客运段退给他20元,也就是说只应收不到10元。我想请铁道部人士随便去个餐车,看10元能否吃到一菜一汤!真当旅客们都是白痴吗?
毋庸置疑,在接到旅客投诉信之后,铁道部长及时进行批示,客运段领导登门道歉,都反映了铁道方对事情的重视。让旅客花高价却吃不饱饭,当然应该向其道歉和赔偿。然而笔者却明显感觉到,铁道部人士的解释是在避重就轻。从报道中的情况来看,看不出“铁老大”想真正解决问题。当班餐车长徐伟娥所希望的,“让旅客都能吃上实惠的饭菜”,恐怕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
稍有头脑的人都能知道,姜海程所反映的餐车价高问题,绝非“服务员工作不细致,没有介绍米饭和汤可以另加”所致。他在火车上用餐时遇到的情况,也根本就不是“极少数的情况”。事实上,火车餐车一直在以高价宰客,利用垄断地位牟取着暴利。北京站广场上有块大广告牌, 写着“赶火车吗?别忘带某某方便面”,几乎是对餐车最好的讽刺画。因高菜价被停职的那位餐车长,在笔者看来根本就是只“替罪羊”!
当然,铁道客运部门在日常经营时,是需要追求一定经济效益的,也是可以追求经济效益。但是,这不是可以高价宰客的理由。餐车的饭菜价格高过成本数倍,质量与服务却差得一塌糊涂,简直就是在抢用餐旅客的钱。这种不正常情况长期存在,尽管能为铁道部门创造利润,却严重违反市场经济的规则,败坏“人民铁道”的形象,必须对其开展 “严打”,否则难以让广大群众满意。
垄断产生暴利,要让火车餐车的价格降下来,有效的方法只有打破垄断,而不是靠铁道部门自己加强监管。实事求是讲,火车运营有着相当的特殊性,餐车引入社会企业参与竞争,在目前条件下还不太现实。然而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餐车垄断不仅是对市场的垄断,更关键的是对监管权的垄断。笔者迫切地期盼,物价部门的执法人员,能早日“登上”火车餐车,为消费的旅客当“价格卫士”。
跟贴请到:http://lq2006.blog.sohu.com/2501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