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2012-03-25 19:45:17)
标签:

尼古拉大教堂

哈尔滨

尼古拉教堂

尼古拉教堂复建

伏尔加庄园

分类: 哈尔滨伏尔加庄园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01、伏尔加庄园中复建的尼古拉教堂艺术馆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02、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它的精制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03、圣壁上的光辉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文/图  冰城馨子

 

三个镜头特写:

   

    镜头一:1900年12月18日,沙俄在哈尔滨的制高点上建起的圣·尼古拉东正大教堂落成,成为当时远东教区的中央寺院;

   

    镜头二:1966年8月23日,一群“破四旧”的红卫兵动用各种工具,一天之间把尼古拉教堂完全摧毁,这座伫立了近七十年的精美教堂建筑化为乌有;

   

    镜头三:2010年6月,在距离尼古拉教堂原址20公里之外的阿什河畔,矗立起一座与一百多年前建起、四十多年前消失的尼古拉教堂一模一样的建筑,不同的是新的尼古拉教堂浑身散发着清新的木头芳香。

 

    一个建筑,两个世纪,三个年代,这可能是世界上也少有的一座建筑的经历吧。建设,毁灭,复建,简单的六个字就概括了尼古拉教堂建筑在哈尔滨的兴衰过程。但如果你是了解哈尔滨的,如果你了解哈尔滨人对尼古拉大教堂的那种情结,你就会透过尼古拉大教堂百年变幻的这三个镜头的聚焦,来感受哈尔滨这座城市历史的变迁了。

 

那些历史的印迹:

 

    1898年中东铁路修建,大量的俄罗人涌进哈尔滨。出现俄国人的地方,他们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教堂。以沙皇名字命名的圣·尼古拉东正教堂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诞生在了哈尔滨的制高点。教堂建筑全部是木制结构,独特的工艺竟然没用一颗钉子。教堂里的圣母像和壁画,以及圣物、圣像和大钟都是由俄国画家绘画并专程从莫斯科运来的。作为当时远东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圣·尼古拉东正教堂无疑是独具俄罗斯风格的庄重典雅的宗教建筑精品。

 

    教堂落成不久,围绕着建在哈尔滨龙脉上的尼古拉大教堂,周围相继耸立起或恢宏凝重、或舒展迷人、或恬静温馨、或儒雅俊逸、或妩媚浪漫的众多的包括车站、商场、洋行、官邸、行政部门等各样风格的建筑,而尼古拉这座精致玲珑的八面体教堂,与周围的建筑遥相呼应,其尖尖的帐篷顶,小巧的“洋葱头”以及阳光下变幻迷离的光影,在任何角度观赏建筑都会获得良好的景观。尼古拉大教堂广场不可替代地成为哈尔滨市的标志性的中心。

 

    建国后,密切的中苏关系很多俄侨已经把哈尔滨当成了家,圣·尼古拉教堂成为这些俄罗斯侨民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大量俄罗斯侨民回国,东正教在哈尔滨日益衰落。而文革的爆发,沙皇背景的圣·尼古拉教堂自然成为“破四旧”的众矢之的。1966年8月23日,正在国际饭店上采访外宾的黑龙江画报社记者宋辉和黑龙江日报记者万继耀,亲眼目睹了红卫兵拆毁尼古拉教堂的一幕,他们以记者的敏锐记录下了这一让人心痛的历史瞬间,并冒着危险将这些珍贵的历史镜头保留了下来。

 

    那个荒唐的年代,这些无知的青年不知道用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来奋力摧毁着这座建筑,据说这座建筑坚固到无法想象的程度,这可能是它在与共同生存了六十六年的城市做最后的挣扎和道别吧。哈尔滨那个炎热的令人窒息的八月的夜晚,那个时代造就的疯狂热情,最后燃烬了这座有着近七十年历史的精美建筑。

 

今天的尼古拉教堂:

 

    当尼古拉大教堂已经成为老一代哈尔滨人怀念的一种情结,成了哈尔滨历史中无法挥去的遗憾,成了哈尔滨人心底一座美丽的建筑丰碑的时候,一个六岁从上海随父来到哈尔滨建设工业基地,从此便扎根于这片黑土的既有着南方儒雅、又有着东北倔强性格的企业家黄祖祥,开始了他的圆梦之旅——不仅是他自己的梦,更是圆哈尔滨人的梦。

 

    当这片荒野成为黄总心中实现梦想的一片绿洲的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复活圣·尼古拉教堂这座精美的建筑,“让老哈尔滨人再见到这座老教堂,再听听教堂的钟声”,让这里成为给哈尔滨人带来历史回味与美的享受的圣地。这个当年目睹了尼古拉教堂被毁、如今已经是功名赫赫的企业家,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回报着他的第二故乡哈尔滨,他付出了人们难以想象的缜密设计、详尽的规划、建设的辛苦,他请来了俄罗斯著名的建筑学专家、功勋设计师,俄罗斯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协会主席柯拉金博士,他们从俄罗斯的资料室里找出了一百多年前尼古拉教堂的原图纸,他从俄罗斯运来了60车皮上等的樟子松原木,从防腐防蛀的特殊处理,到从原木变成木方变成圆柱体到不用一个钉子的“木格楞”组合,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异想天开的建筑却在他这个机械制造专家的手中诞生了,复原了。

 

    不仅如此,教堂的内部陈设都是按原比例制作的,比着当年教堂吊灯的图片他们原样订制,请来俄罗斯专业的圣像画家绘画圣像,所有的烛台、圣灯,都是专门从俄罗斯的教堂内部采购的,特别是代表着东正教最高级别的七口大钟,也是在俄罗斯根据当年大钟的原样订做的,记得罗总和我介绍当年在俄罗斯订做大钟,当俄罗斯人听说中国人要复建尼古拉大教堂时他们特别的高兴和感动,积极的配合给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和支持。尽管我们的国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但对历史与美的尊重却是相同的。

 

    这座满载着怀想的复建建筑现在是“圣尼古拉教堂艺术馆”,它虽然没有宗教意义和功能,但每每走进这高耸的穹顶下散发着木质芳香的教堂建筑里的时候,那花色玻璃被阳光映照射到地上的七彩斑,那圣像壁上神像在金晖里泛着的淡泊笑容,那圣经台上金箔制成的熠熠发光的烛台,伴着赞美诗音乐的低声回绕,这一刻你的心中真的会升起一种神圣感,为气氛的感化,为建筑的语言,为美的感受,为找回一个久违的梦。

 

    当——当——当,当圣·尼古拉教堂的钟声在伏尔加庄园上空敲响时,虽然在哈尔滨市中心已经无法听得到它回荡,但在哈尔滨人的心里,它已经成了哈尔滨历史的警钟,荡击在人们的心头,让人在反思中感受着一份珍贵与幸福,享受着这片美丽和安详。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04、左是尼古拉大教堂当年的风姿。右是当年红卫兵拆毁教堂时的情景,这是这座教堂最后的日子了。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05、那花色玻璃被阳光映照射到地上的七彩斑很梦幻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06、站在这样的光芒中,一种神圣的感觉油然而升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07、神圣的光辉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08、听到时光流动的声音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10、俄罗斯专业的圣像画家绘画的圣像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11、当年留下了的照片。尼古拉教堂被绿树簇拥着,与当时的手风琴般的建筑新哈尔滨旅馆遥相呼应。看到教堂篷顶的水晶吊灯了吧,还有当年的圣壁,现今复制的尼古拉有着与它何等的相似。只是物事非,这里已经成了艺术品。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12、现今复制的尼古拉有着与它何等的相似。只是物事非,这里已经成了艺术品。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13、你难以想象的是,这精美的复建教堂建筑都是出自伏尔加的工人之手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14、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15、夕阳西下时,教堂便身披着一身的金晖迎接着你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16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17、现在每天二次的教堂钟声仿佛在敲响着人们的记忆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18、那从穹顶高窗间射进来的阳光让人座教堂建筑呈现极其典雅而辉煌的光芒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19、教堂的穹楼上每一个方面观赏都是一幅画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20、尼古拉教堂艺术馆吸引着八方游客来解读着这座城建筑与城市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21、俄罗斯著名的建筑学专家、功勋设计师,俄罗斯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协会主席柯拉金博士(上右),为伏尔加庄园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上左图便是伏尔加庄园的缔造者——哈尔滨东建集团伏尔加庄园董事长黄祖祥先生,他不仅为哈尔滨复建了一座传奇的建筑,更为哈尔滨历史文化与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座建筑的传奇: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22

 

写在后面:

     每次去伏尔加庄园几乎都要庄园的灵魂建筑尼古拉教堂艺术馆看看,阴郁的天气教堂艺术馆里笼罩的忧郁气氛让人感受着历史的沉重。一个晴朗的午间我走进了尼古拉,那从穹顶高窗间射进来的阳光让这座教堂建筑呈现着极其典雅而辉煌的光芒,这一刻我终于找到了感觉。尽管我的相机无法表现它的美,我的笔端也无法写下它的曾经的厚重。

    有幸的是在找寻尼古拉教堂历史资料和写这篇博文的过程中,我真的收获了很多,透过尼古拉教堂的兴衰,我触及到了哈尔滨历史的脉搏,让我对哈尔滨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解读;同时,对于复建的尼古拉大教堂后故事的寻觅,让我真的非常崇尚伏尔加人的精神。感谢伏尔加庄园,不仅给了我们一段历史的回味,更给了我们一片世外桃源般的净土。

 

 有兴趣的可以看下央视的《发现与探索》节目的“消失的建筑圣尼古拉大教堂传奇”专题片

 

《舒伯特之圣母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母亲的声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