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风景系列解读之“树中人心”
标签:
大家心理微信心理学熊汉忠心理风景 |
心理风景系列解读之“树中人心”
文如其人,画更是其人;不一样的人,自然就有不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也将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画中可读人心,你信不?
在个体心理咨询、心理成长小组以及企业心理培训中,我特别喜欢将各类心理绘画活动融入其中,尤其是一类按要求画风景的心理绘画活动特别受来访者与学员的欢迎。此活动——又称“心理构成法”,最开始是用于一对一的个体心理咨询的,我在多年的培训生涯中尝试着对此法做了一些创新,然后用于心理成长小组以及企业心理培训中——在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培训师的指导下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由来访者或学员在一个封闭的框内,一次画出10样指定的东西;第二阶段由来访者或学员自由补充任意的东西,以使风景尽可能完整;第三阶段由来访者或学员在上述的风景画上随意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一幅具有心理学特色的风景画就完成了。根据心理投射的原理,来访者或学员们画的其实不仅仅是一幅风景画,更是他们的自画像。从各自的“风景”中可以看出作者本人的一些特异之处,对于作者认清自我有独到的作用。因此,我给这个心理绘画活动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心理风景。
今天先来分析下第一幅作品(见前面的一篇文章“心理学离你我有多远”中的插图3),稍后再依次跟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心理风景。
这是一幅职场中年女性的作品。通过这幅自画像你是否可以感觉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你面前呢?
整幅作品定格在一棵“大树”上,这也是作者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大树的粗壮,显示的是作者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来的自信;而尖尖的五角星状的树冠,又让人有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细细一看,树中还有树:画中的两棵绿色小树分列左右两侧,不仅充满生机(绿色),而且小树的轮廓明显要圆润得多!揭示的真相是:一旦熟悉(或接触),你会发现作者其实并不是那么难以接近。
再看图中的两个小女孩:头大身小无耳朵,揭示的是作者偏重理性而忽略感性,尤其是需要加强倾听能力;线条状的手脚对应的是行动力、控制力与执行力的不足;粗长的辫子 (女性特征)几乎成了一种压力;加上房子不大而且位置略偏、田地不宽而且不显著(图中树干的上部、黄色部分)、兔子和鸭子之类的动物、灰黑色的山体等,显示作者的内心能量略显不足,这与外在的自信(大树)并不相符;虽然房子有门窗(内心开放度与人际沟通不错),但整体的色彩偏暗(灰黑色的无意义的石头、灰黑色的五处山体、灰黑色的路面),说明作者的乐观性也有待提高;五角星内侧边缘以及居中部分的深绿色过于凝重,有一种限制和压抑感。值得一提的是两株超级高大的向日葵(比山高、比树高、比房子高)!如果画中有太阳,与向日葵则成特别美妙的一对组合;但画中并没有太阳,更突显作者内心在情感上对温暖、爱的强烈向往。
-------
透过上面的分析,作者的轮廓在你面前是不是越来越清晰了?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先试着看看前一篇文章中的插图1和插图2,看看有什么发现,欢迎将你的发现告诉我。稍后咱们再陆续分享。下次见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