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全文4)

标签:
熊汉忠2010大学生就业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中国压力管理论坛杂谈 |
分类: 中心动态 |
三、压力应对分析
能否有效缓解压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所采用的压力应对方式是否合理。在就业压力应对的题目设计上,我们选择了两个维度,即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各两道题。
1、总体的应对方式
图2-13
表2
|
6.6 |
中位数 |
7 |
标准差 |
1.6 |
最小得分 |
2 |
最大得分 |
10 |
图2-14
表
3
平均数 |
5.2 |
中位数 |
5 |
标准差 |
1.7 |
最小得分 |
2 |
最大得分 |
10 |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总体的被调查人群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平均数(6.6)略低于中位数(7),而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平均数(5.2)略高于中位数(5),表明参与此次调查的大学生在选择缓解压力应对方式时,更多的人倾向于(或习惯于)选择消极的方式,而在选择更合理的积极应对方式方面还有待加强。
2、应对方式与压力
图2-15
从所有被调查者中分别选择压力最大的5%(245人)——压力顶峰与压力最小的5%(245人)——压力末尾两组人群,比较他们在选择具体的压力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情况,结果发现:压力小的一组更多的选择“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应对方式,在“主动诉说”方面两组人群的得分接近,而压力大的人群更多的选择“回避”“手足无措”等消极应对方式。由此说明,选择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对于缓解就业压力的积极作用。压力大的一组人群在选择“主动诉说”方式上的得分略高于压力小的一组,一方面说明“主动诉说”方式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的作用可能相对有限,另一方面说明在诉说的具体对象、方式、内容等方面可能存在影响减压效果的因素。
3、学生干部的压力应对方式
图2-16
从图中看到,担任学生干部的人群在积极应对方式(积极解决、主动诉说)上的得分都高于消极应对方式(回避、手足无措)上的得分;而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人群更多的倾向于选择消极的压力应对方式。
4、接受零月薪者的压力应对方式
图2-17
接受零月薪的人群在选择“积极解决”的积极压力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明显高于不接受零月薪的人群,表明这些可接受零月薪的人群在应对就业压力方面表现得更加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