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世界杯开幕式的差异想到的

(2006-06-13 18:03:31)
我不知道有多少宝宝的妈妈看世界杯。我要说的就是那个开幕式。按说这么一个全世界都疯狂喜爱的运动,开幕式怎么也该隆重火爆吧。然而,人家严谨的德国人愣是在半个小时把开幕搞定,直接进入主题——他们说,不应让开幕这个仪式抢了首场比赛的风头——比赛才是世界杯的精髓。过后,国内的媒体纷纷说这个开幕式给人留的印象不深。真让人德国说对了,揭幕赛德国打入4个球,哥斯达黎加也进2个。总数之多呀,让人兴奋。——这不就对了。
回头看看我们中国举办比赛的开幕式。无论全运会还是亚运会还是庆祝北京申奥成功,开幕式不弄个3个小时就不过瘾,才不管开台上官员们的疲惫,只要让这个开幕式把提前若干月风吹日晒停课停班的集中操练的成果展现出来,不管你接受与否,就靠时间长度来添加热闹。我估计到08年奥运会,更会是处心积虑设计这个开幕了。
这便是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思维的不同,体现的不同方面在教育上很多乃至从教育影响了整个一代人的思维差异。例子如下:
1、在婴儿尿尿的被迫训练上。国外确实不给小孩子穿开裆裤,便以尿布湿成天兜着(我的确同意尿布湿对孩子的生理不好)。我们中国人认为,尿布湿不利于婴儿排便习惯有规律的养成,怎么能让他们穿上尿布湿随意大小便呢。于是,我们就要训练他们,给他们把尿定点把臭。好了,这就让外国人不懂了:中国的家长为什么要强迫孩子,他们那么小把尿会把脊柱弄弯曲的。就连我们的邻国日本韩国,也不同意咱们这么做。尿了又怎么样,英国朋友告诉我,他们统计过一天一个1岁的孩子最多尿湿8条裤子!他只会越尿越少,湿了的感觉他自己就知道是这么不舒服了,不用你逼,孩子是自觉的。
 
从这里我们看出中国家长总以为是为孩子好,而去强迫他们。
 
2、在干净整齐卫生方面。中国的卫生的确令人担忧。但是,在家里,大人会觉得1岁多的孩子自己用手吃饭会把吃的弄得到处都是,收拾起来太麻烦也无卫生可言。于是不辞辛苦喂小家伙。在国外幼儿园,多小的孩子老师也不喂,给他个盘子自己上手去吃。至于吃的满嘴花才不管呢,只要吃到了就棒!第一次不知道拿吃的找不到嘴里的孩子,饿一次,下次就准保自己能吃到。这是让孩子自食其力而且手眼协调的练习,很重要。由于我们过于关心卫生和整齐,就会要限制孩子在地上玩,担心把房间弄乱禁止孩子做很多事情。我们经常看到外国小孩在哪里都在地上一坐开始玩,但我们就会说多不卫生呀。
 
从这里我们看出中国家长管得多,关心卫生比孩子的兴趣更重要。
 
3、在传授知识方面。有个例子说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者加德纳带孩子到中国,4岁的孩子拿着宾馆房间钥匙自己怎么也开不开。加德纳没有过来帮他,因为孩子饶有兴趣地在自己反复鼓捣。这个时候,好心的中国人来了,热情地帮孩子开了房门。然而,孩子也不高兴,加德纳也不高兴。因为,他觉得这反而终止了孩子自我探索的兴趣。这便是中外典型的文化差异。我们习惯于帮孩子解决问题告诉他们正确答案,却忽略了孩子的经验来自于对生活和环境的探索和发现。我们喜欢用孩子记忆了多少知识而评价其聪明程度,却忽略了孩子的自主创新和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比如,中国人的数学好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的考试能力也是让国外不及。但是,当我们的课堂用灌输的方式让孩子被动接受答案时,国外从幼儿园就让孩子像搞科研那样用这个过程从收集资料开始到设计实验,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发展的潜力。我一个在德国的朋友告诉我,当她儿子在德国上小学时,国内打的数学基础让孩子远远领先于其他德国孩子,还以为他们和幼儿园数学水平差不多。可没过多久就发现了真正的差距,她的孩子不会设计问题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他的发散思维还真比不上德国孩
子。好了,我们都是从熟读唐诗开始的,那我们有多少人能会应用呢?这便是不同。
 
从这里我们看出中国的教育和家长对智能的评价,关心的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尽管强调素质教育,但仍然摆脱不了死记硬背的模式)。
 
4、在孩子的自由方面。我们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为了孩子真是家长生怕孩子发展落后,于是千方百计要让孩子学这学那。好了,孩子有自己决定的权力吗?没有,我们不会和他们商量。当我们以牺牲孩子童年游戏为代价的同时,另一方面,我们又是让孩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因为觉得他们上学太可怜了。于是,孩子很没有规矩。我在5月30号的博文里说过那个英国家庭的故事。孩子做什么事先会征求父母的同意,双方是平等的。我估计这可能让很多人不理解,因为我们看到听到太多关于国外如何给孩子自由的事情。事实是,当我们中国很多孩子早恋时,美国的孩子已经懂得了贞洁的宝贵——这就是不同。我们没有模仿人家现在的进步。
从这里我们看出给孩子制定规则和自由空间的相对性——规则一旦制定,家长就要执行。
 
再说开幕式,尽管我们搞的轰轰烈烈,可是我们的电影就是没有票房。为什么一个能导演出盛大开幕式的国家的电影就不行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开幕式是人为的主观强加的内容。
这就是我想说的关于教育的方法,同理。
 
谢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