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日本投降-沦陷时期的天津之七
(2015-09-28 19:09:03)
标签:
郭文杰
今晚报
见证日本投降-沦陷时
一默
|
分类:
天津往事
|
|
|
我叫李希闵,天津人,今年九十岁了。记得从1943年的下半年,大概九十月份之间,我就开始收听昆明国际广播电台,每天晚上十点播发“时事述评”。播音员名字叫靳迈,很凑巧,解放以后这个靳迈也到我们房管局工作,跟我在一块儿。我说那时候怎么能听到你们的广播呢,(他)就说那时美国有这么一个远程技术(短波通讯),反正是比较先进的设备吧,专为沦陷区播送战况服务。当时我家的收音机是五个灯(指显示的各种波段),能听到他们的广播,当然有时信号也不好。
1945年的8月15号,日本宣布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实际上14号昆明国际广播就已经说了,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所以天津那时候,就是十三号十四号以后,马路上已很少见到日本人了。天津很多日本人开的小商店或者企业,都关闭了,人都走啦,光剩老人。这是日租界。我那时在现在的鞍山道(工作),那时叫宫岛街33号,那是日本的一个大企业——安宅产业株式会社。
10月1号洛基(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军团司令)才来,2号他们去了利顺德饭店,4号就在承德道2号(今12号,原法国公议局,后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军团司令部)召开第一次会议。在二楼开的,就是研究如何接受日军投降。同时,日军善后联络部派来一个大佐,后来仪式上七个缴械投降的(日本人)里面有他。还带来一个联络官今田恒次,就住在代表办事处那儿。他经常来,他有一个军用电话,可以跟海光寺(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所在地)联系的一摇就通的电话。
10月6号上午9点开始受降。仪式很简单,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完了。
先是由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内田银之助,到那边桌子旁,把佩刀拿下来放桌子上。我记得有三个将官,将官的(刀把)是黄色的,佩刀前面有一个套,外面是皮子。校官的是红的,尉官的是蓝色的。那天有一个中将,两个少将。交完这佩刀之后, 内田银之助在投降书上签字,然后洛基签字,下去之后,行个军礼。
内田银之助就坐在一辆吉普车上,不知道哪儿去了(被美军扣押),其他那六个军官就跟着,好像(上的)是一辆中吉普,给接到南货场(战俘营)。所谓的南货场,不是后来的天津南站,是今天二宫东边那个像城楼一样的大仓库。我们在那儿睡觉,管着军仓库(此时已改为战俘营),这边是娄庄子,那边是郑庄子,再那边是津塘公路。这是日本的天津军队的仓库,四边都有护城河,隔着一百米就立个牌子,进入者格杀勿论。谁也不敢靠近,没中国人敢过去,日本人也不让过去。仓库上面都是碉堡,所以日本人都集中到那儿去了。还有一些(日本)人集中到好像是一个日本学校,甘肃路跟鞍山道拐角那儿;另有一部分集中在现在的总医院,后边好像有个仓库,要么就是法国工部局分局的一个什么地方,在现在的拉萨道。
天津的日本驻屯军并不都在天津,它南边到保定,北边到秦皇岛,天津、保定、唐山是集中点。天津当时有日本军队大概十万人,就把他们都集中起来了。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