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诗的烦恼

(2015-01-07 22:54:02)
标签:

情感

文化

分类: 闲言碎语

    朋友要写情诗给倾慕的对象,无奈不能动笔,找我求助。我问,你恋他人,是单恋还是同恋?朋友说,单恋。我又问,单恋是苦恋还是幸福之恋?又答说:苦恋。我再问:写诗是示爱还是求爱?对方云:以苦肉计求爱,因此务必写的悲惨些。
     我笑笑而已,略一思索,即成诗一首:

                       无需见你
 
                       每一次见你
                       都怕你转身过后
                       不再想起
 
                        每一次见你
                        都怕你从此远去
                        留不下一丝涟漪
 
                        最开心的一次是在梦里
                        你遥指远处,烟雨依稀
                        花还是雨 云还是泥
                        都因为你  永远绮旎
        
                        无需见你
                        垂下眼睑 你便在心里
                        从不曾远离
 
                        无需见你
                        见你过后的情思
                        叫人无法收拾
 
                        无需见你
                        更愿在无人的转角
                        默默哭泣
 
    朋友得之而大乐,再三拜谢。此事却令我颇为感怀。年少时我是极喜欢写诗的,无论格律还是自由诗,只要性之所致,皆能一挥而就。尤其初恋之时,为情所苦,写诗更多。无奈当时性格散漫不羁,有时写诗仅持片纸,过后随手处之,亦不挂怀,时至今日,所存者竟不多。
    诗以言情。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艺术是力比多(爱欲,亦有单纯解释为性欲者)的释放和转移。倘力比多不能投射在爱恋对象的身上,精神能力强大的人转移之后便会幻化成诗歌、雕塑、音乐等各类艺术作品,以悦后人。力比多的拥有终不能久藏,随着岁月的推移,会逐步衰退,这是许多艺术作品的创作,老者不如年轻人之故。
     我写诗歌,多以言情,只是如今很少提笔。只有前两年祖母过世,在她的忌日伤感不能自已,提笔写过一首格律诗,至今想来,依旧满目悲怆。在我看,诗便是请,情之所至,诗便能缓缓流出,实不需天赋异禀。我写诗与写其他文章绝然不同,写学术文章,未动笔前,早已成竹在胸,写诗时,写上一句不知下一句为何,以至写成之后,自己也觉得惊讶,原来是这样的呀。不仅如此,我到底没能到诗仙诗圣的境界,写诗不受控制,何时能写,何时不能,自己也不知道。若强行提笔,也能有文,不过成色未免不足,如同上述这首诗。这个烦恼,年轻时就有,一直无能改变而已。
     写这首情诗,其实自己亦有所感。与其说是为朋友捉刀代笔,不如说是怀念自己的青春。写诗其实是写年轻的自己,但终究真情不再,因之写时思路不畅,修来改去,最终成了上述模样。年轻时可不曾如此,不写诗久矣,真的老了么?
    海德格尔说,人仅仅有此世是不够的,还应当有诗意的人生。我很认同这个看法。读史书的人能获得历史的纵深感,甚至将他人的人生融入到自己的人生中。写诗歌的人能转化现实,让此在的存在者暂时脱离当下的时空,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历史能在时间上延长人生,艺术能在空间上放大人生。人之一生,只此一次,诗歌和历史能让你的人生较之他人,多出几许,还能有比这更宝贵的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