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上海世博会设计的英语胸章

(2010-01-02 13:59:31)
标签:

上海世博会

英语

汉语

交流

胸章

分类: 英汉翻译

 

我为上海世博会设计的英语胸章

 

我为上海世博会设计的英语胸章

北京方雨

12月31日,上海某论坛贴出《卢湾区迎世博双语指南》的照片。《指南》中以汉语发音标注英语,比如“晚上好”的中文标注是“古的衣服宁”、“早上好”的中文标注是“古的猫宁”(让我们想起高秀敏、范伟小品里的“鼓捣猫涅”)。这种简单到家的英语,连文盲都会说,但标了汉语发音也还勉强说得过去,而最为雷人的是:“对不起,我只能讲简单的英语”被标注为冗长的“俺么搔瑞,挨坎翁累死鼻科额累偷英格历史”这“俺么搔瑞”,已经成为新年的网络流行语。

 

记得北京奥运会之前,也有很多类似的创造,比如电视上就播出过居民小区的大妈秀“日常英语”,那种怪里怪气、除了中国人没人听得懂的英语实在令人忍俊不禁。这种急于和世界交流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实在是毫无必要,也根本不会起作用。因为仅仅会几句死记硬背的所谓“英语”,和完全不会英语没有什么区别。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不是用来装门面的,你跟人家搭茬却又听不懂人家的话,反而会让人家大失所望。

 

首先,这种英语记忆法本身就是不懂英语的人才能想得出来的。背诵如此冗长又毫无意义的“汉字字符串”,还不如直接学英文!如果普通话说得不好,用上海话读出这些汉字,更不知是何种腔调。 其实,英语的重音极为重要,重音不对即使发音对了对方也听不懂。就算真有谁记忆力惊人,能向外国人一口气背诵出:“挨伟哦凡的阿窝考立个否海尔扑”,岂不比唐僧念的“唵嘛呢叭咪吽”的咒语还要难懂?人家肯定得像孙猴子听到紧箍咒一样头痛欲裂!

 

其次,有无必要让毫无英语基础的人死记硬背几句“英语”?学外语的都知道,外语口语第一难的是听力。如果完全听不懂英语,即便会背几句也不知道该用哪句。如果硬说,也是耽误人家的时间。比如,卢湾区这“汉化英语”中有:“对不起,我只能讲简单的英语”(“俺么搔瑞,挨坎翁累死鼻科额累偷英格历史”)。假定某外国人有超人能力,居然听懂你说的是“会讲简单英语”,又说得如此“流利”,一定觉得你是谦虚,必会继续提问:“你的英语太好了,请问到世博会怎么走?”你还能听得懂,答得上吗?所以,真会简单英语的人,肯定用不着记这种“汉化英语”;如果真的不会英语,更没必要记这劳什子,应该老老实实对人家用汉语说“对不起,我不会说英语”,人家一听你说的是中文,当然知道你不会说英语。如果不会英语又想秀秀英语,也应该实事求是地说:“I'm sorry, I can't speak English”,一定要标汉语,我建议用:“俺么搔瑞,挨砍的-死必客-英国烈士”,这肯定比较好记(本来想用“爱侃的-思必可-英国历史”,但考虑到“侃”是北京话,上海人民不熟悉,只好割爱)。

 

网上也有些人认为“对于我们有一定英文水平的人来说也许很好笑,不过对于那些老一辈,这样也许是最好的办法了。”这样说其实不对,这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对于必须和外国人交流的,如商家,最好的办法是发他们一张中英(或者多国语言)对照卡(但根本不需要标注汉语发音),上面可以多列一些常用的对话。遇到外国人,你自己想说啥,找到卡上的汉语句子,示意对方看下面对应的外文;老外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找到他说的语言让你看对应的汉语,这岂不既简单又准确!按这种方法做成电子对话器也很简单,还可以加上语音,如果哪个企业率先开发出来,一定有市场——相信上海卢湾区就会买一批。

 

对于那些不会英语又热心当志愿者的退休大爷大妈,可以做个笑脸胸章,用中英文写上“我不会说英语,欢迎到上海来!”之类,遇到外国人跟你搭讪,你一指胸章,外国朋友看了一定跟你微笑点头致意。当然,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地区,还可以制成不同的英汉对照胸章,如在公厕附近义务值班的,可以写“厕所就在拐角”,或“找不到厕所请对我吹口哨,我带你去。”(有人可能觉得不雅,但我认为对游客来说,厕所位置是最重要的信息。有一次我的同学去王府井遇到一件奇事:一位外国妙龄女郎遍问路人厕所在哪,却没人听得懂,情急之下,竟然在大街上做出模拟脱裤子、蹲下的动作!我那同学英语一般,见到这种肢体语言才确定她的意图,于是奋力拨开围观群众,拉起她直奔附近公厕,才救美女于十万内急)。

 

下面就是我设计的世博会英语胸章示意图,这只是其中之一,可以有不同的内容,并做成一个系列。当然,我的设计只是个创意,搞艺术设计的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美化、发挥。

 

我为上海世博会设计的英语胸章


我为上海世博会设计的英语胸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