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曹操疑冢的诗词有哪些?

(2009-12-30 15:17:21)
标签:

曹操墓

疑冢

宋代

诗词

文化

分类: 东鳞西爪

写曹操疑冢的诗词有哪些?

北京方雨

 

    这几天,网上围绕着曹操墓是不是疑冢,争论得很热闹。 传说曹操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漳河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诸多考古学家都证实了曹操疑冢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并指出其确切数字也不是七十二座,而是一百三十四座。目前,考古界尚未发现曹操的疑冢。我认为,即便这次发现的曹操墓葬是疑冢,意义也非常重大,因为这将证明曹操并非薄葬:如果他真的被薄葬,有何必要设疑冢?况且设疑冢本身就极为奢华。

 

    据专家介绍,所谓72疑冢一说,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为检验这个说法,我通过几个诗词网站搜罗了一下历代关于曹操疑冢的诗词,共找到14首,这诗词的确最早始于宋代。其中,凡有曹操、曹瞒、漳河、铜雀台、西陵、邺都、七十二字样的,应该都是专门描写或提到曹操疑冢无疑。另外,有人说查慎行写的是《曹操疑冢》,但我查到的题目是《疑冢》,不过诗中“却教台上望何人”与从曹操《遗令》中“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呼应,也是写曹操疑冢无疑。其中有两首,即《雷洞》和《孙贲知衢州去疑冢》,从字面上我不能确定是不是写曹操的,还请方家指教。

 

    下面将这些诗词转贴出来供感兴趣的网友参考。为便于对照阅读,文后附上曹操死前两年的《终令》和临死前的《遗令》,以及南宋《舆地纪胜》和《聊斋志异·曹操冢》相关内容。同时附上一幅地图,标出了曹操墓、72疑冢、漳河和有关建筑的位置。

 

七十二冢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

 

一棺何用如林,

谁复如公负此心。

闻说群胡为封土,

世间随事有知音。

 

另外,范成大在使金日记《揽辔录》中也写道:“过漳河,入曹操讲武城。周遭十数里,城外有操疑冢七十二,散在数里。传云:“操冢正在古寺中。”高翻墓在道旁。碑云:魏侍中、黄钺太尉、录尚书事、渤海高公翻,字飞爵。其事迹不见于史”。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

 

曹操疑冢

作者:罗公升  朝代:宋

 

汉文因山事已定,

曹操疑冢忧更深。
假饶掩得腥臊骨,

难掩欺孤一片心。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

  

漳河疑冢

作者:京镗 朝代:宋 

 

疑冢多留七十余

谋身自谓永无虞。
不知三马同槽梦,

曾为儿童远虑无。

 

京镗(1138 —1200)字仲远,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庆元二年(1196)拜右丞相,六年进左丞相。卒年六十三,谥庄定。

 

赵佗疑冢

作者:方信孺 朝代:宋

 

漫说曹瞒七十余

老佗疑冢更模糊。
不知禹葬会稽处,

也有累累如许无。

 

注1:南越国是西汉初年在中国南方建立的一个诸侯王国。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四年),赵佗据岭南地区建国,定都番禺(今广州),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灭亡。据史料记载,赵佗的墓实行了秘葬制,随葬宝物无数。赵佗葬哪里一直是一个谜,从孙权到现代的考古工作者都没有找到。

注2:网上原文是“也有累累如许燕”,博友西方朔指出“燕”应为“无(無)”之误。

 

雷洞

作者:方信孺 朝代:宋 

 

疑冢峥嵘此不封,

麒麟仿佛是山中。
后人未识藏雷穴,

踏破苍苔古甃空。

 

方信孺(1177-1212),宋代诗人,莆

  

金缕曲/贺新郎

作者:刘辰翁 朝代:宋

 

破帽吹愁去。
绕郊墟、残灰败壁,冷烟斜雨。
舞马梦惊城乌起,散作童妖灶语。
漫说与、谢仙一句。
犹记醉归西州路,问行人、望望骊烽误。
几未失,丧公屦。
高高况是兴亡处。
望平沙、落日湖光,暗淮沈楚。
寂寞西陵歌又舞,疑冢嵯峨新土。
黯牛笛、参差归路。
试问文君容赊否,待东篱、更就黄花浦。
拚酩酊,涴蓝缕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曾主管中书省架阁库。德祐元年,文天祥起兵勤王,辰翁参与江西幕府。宋亡,托迹方外以归。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

邺都

作者:陈昌言 朝代:宋 

 

山势崔嵬望太行,星轺迢递过临章。
花林园废花争发,铜雀台空草自芳。
何必三分夸霸业,独怜千古擅文章。
生逢乱世终非幸,疑冢累累挂夕阳。

 

昌言,贞元十六年进士。

 漳河疑冢

作者:俞应符 朝代:宋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
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馀机至丘垄。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
    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孙贲知衢州去疑冢以其所得双石作堂乞诗

 

作者:张舜民 朝代:宋 

 

芝兰虽好忌当门,

何况庭前恶土墩。

畚锸才兴双剑出,

狐狸尽去老松蹲。

百年守真堪笑,

一日开轩亦可尊。

安得掷从天外去,

成都石笋至今存。

 

张舜民(?-1100)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碇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哲宗元佑元年(1086)授秘阁校理,次年任监察御史。徽宗时擢吏部侍郎,以龙图阁待制知同州。被指为元佑党人,贬商州,后复集贤修撰。能文词,嗜画,尤工诗。诗学白居易,多讥刺时事之作,语言通俗。

 

 

疑冢

作者:黄德水  朝代:明

 

英雄事去藐难征,

疑冢累累半已崩。
试问当时铜雀妓,

定将若个当西陵

 

 

杨行密疑冢

 

作者:赵滂  朝代:明

 

荒郊石羊眠不起,

枯冢累累各相似。
海陵冤骨无人收,

岂有儿孙来擘纸。
几堆空土效曹瞒

百战江南帝徐李。
龙山突兀表忠祠,

至今父老思钱氏。

 

 

腹中剑

 

作者:李东阳  朝代:明

 

腹中剑,

中自操,

一日不试中怒号。
构仇结怨身焉逃,

一夜十徙甘为劳。
生无遗忧死余恨,

恨不作七十二冢藏山坳。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茶陵(今属湖南),诗人、大书法家。

 

疑冢

作者:查慎行 朝代:清

分香卖履独伤神,
歌吹声中繐帐陈。
到底不知埋骨地,
却教台上望何人?

无题

作者:陆次云  朝代:清 

疑冢累雷漳水头,

如山七十二高邱。

正平只有坟三尺,

千古安眠鹦鹉洲。

 

 

附:

1、曹操《终令》内容: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2、曹操《遗令》内容:吾死之后,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台上施六尺床,下施穗帐,朝脯上酒脯米长糒之属,每月朝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前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馀衣裳,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3、南宋《舆地纪胜》记载:“曹操殁后恐人发其冢,乃设疑冢七十二”。

 

4、《聊斋志异·曹操冢》(卷10)记载:“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中,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中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写曹操疑冢的诗词有哪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