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语玉石没有荡妇的引申义

(2009-09-25 01:35:26)
标签:

引申义

jade

林黛玉

红楼梦

文化

分类: 英汉翻译

英语“玉石”没有“荡妇”的引申义

北京方雨

 

    我的博文《西方绝不会把黛玉当成“黑皮肤荡妇”》贴出后,博友长安秋士问:中文中的“玉”,对应英文中的Jade,取其“完美”“美丽”之意,这个容易理解;不解的是Jade怎么会有loose woman(放荡的女人)的引申义。Jade的本义到底是什么?是通过什么引申方法引申出了loose woman(放荡的女人)这个意思的?或者Jade根本就没有loose woman(放荡的女人)这个引申义?博主如能把这些讲清楚,文章就会有更强的说服力

 

    这个建议提得非常好。其实,长安秋士提的这些问题,我是认真考虑过,并做了一些研究的,下面就来回答:

 

    Jade的引申义是“荡妇”的说法来自裴钰先生的著作,当然他在博文中指出,最早发现这个“巨大误译”的是吴世昌先生。裴钰先生在提出“荡妇版林黛玉”的惊人说法时,一再强调:“Jade的引申义有两个,一个是loose woman有“放荡女人”之意;另一个是horse马,Black jade 的引申义就是a loose woman of dark skin或者black horse。”不过,这个论点并不严谨。

 

    首先,英语单词jade的“荡妇”含义并不是从表示玉石的jade引申出来的。实际上,单词jade有两个不同的词源。所谓不同词源,指的是本来两个或多个含义不同、拼写不同的词,原本完全不相干,但拼法经过多年演变,碰巧变得相同了,这种情况在拼音文字中很常见。汉语的简化字,如“面”、“松”、“发”、“丑”等,也是类似情况,即繁体是两个或几个字,简化后变成一个。所以,英语的异源同形字,可以看成是英语的“简化字”。正因为如此,大一点的英语词典,包括我国的《新英汉词典》,jade都分列为两个词条:jade1jade2

 

    第一个词条jade1,最早来自拉丁文ilia,本来就是玉石的意思,经过iliataijadal'ejade等拼法演变,最后变成jade,这个词从未有过“荡妇”或“马”的引申义。第二个词条jade2,来自中古英语(可能又来自芬兰-乌尔哥语)的jalda,拼法变化较小,原是“母马”的意思,引申出“不中用的马”和“老马”的意思;后来根据“母马”又演变出了对女人的贬义称呼“放荡女人”,这个用法最早出现于1560年。所以只是“母马”Jade才引申出“放荡女人”的用法,并非如裴钰先生所说的那样:“玉石”jade引申出“荡妇”与“马”。

 

    一定有人会问:“不管怎么说,两个jade在现代英语中毕竟同形,谁也不会去辨别词源,其中一个有“荡妇”含义,那还不是跟同一个词一样?用做人名不还是很容易理解成荡妇吗?”

 

     如果有人这样问,也问得好。但是,据我的初步研究,jade用来称女人荡妇,主要是英国中古时期用得较多,现代英语中很少用。裴钰先生引用的吴世昌先生举的那个jade做荡妇解的例子(Being marry'd  to an expensive Jade of a wife,是摘自1712年的报刊(The Spectator,Vol.2,Part 13),已经是18世纪早期的事了。更早用jade引申含义的是莎士比亚,他在1598年写的剧作《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中有一句话You always end with a jade’s trick: I know you of old(梁实秋将Jade译为“劣马”)词典当然要照顾到人们阅读各个时代英语文章的需要,所以,字典收入的某些词意,并不见得现代社会人人都能了解和运用。就好像汉语里的一些词,古代本也有贬义或不雅的意义,字典里也可能收入,但现代已经很少再用,例如现在我们见到“矢量”这个词,谁会解释成是“粪便的多少”?

 

    当然,在都市俚语中,jade还有其他含义,如大麻、性感,等等,但那只是都市青年的用法,并未被广大民众接受。况且,在俚语中,很多“褒义词”都有贬义,起名要想把这些词都避开,那是不可能的。我的上一篇博文例举了大量外国良家女子拿jade做名字,就证明人家西方人并不在乎,或者根本没意识到jade曾有一个“荡妇”的含义。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实西方人听到、看到一个人的姓名时,一般只是记住发音、当成一个符号,并不大分析构成姓名那些单词的原始含义。我过去的一位美国外教上课时曾讲过:“提到总统布什(Bush),没有人头脑中会浮现出一片‘灌木丛’;见到史密斯(Smith)先生,也没有人会认为他是铁匠”。其实,中国人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平时见到“李林”这个名字,会联想到“李子树林”吗?见到“吴狄”这个名字,会联想到“吴国麋鹿”吗?

 

     所以,把黛玉的意译“Black Jade”解释为“黑皮肤荡妇”,并惊呼“是巨大误译”,实在像莎士比亚的那出剧作的名字一样:Much Ado About Nothing纯属“无事生非”(或译为“庸人自扰”、“小题大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