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繁体字简体字张爱玲文化 |
分类: 咬文嚼字 |
说来好笑,我们大陆一些恢复繁体字的拥护者或者繁体字爱好者,本来从小学的就是简体字,但在网上写文章、发帖子,甚至平时手写都坚持用繁体,中规中矩、一字不苟,绝对不用一个简体字,真是拘谨得可爱,可以想象他们费了多少时间来辨别、转换。但毕竟功底不行,他们有时候甚至把繁体字用过了头,将本来繁体中的字写成另外一个假繁体,甚至学过几年繁体字的余秋雨大师也曾将“制式”的繁体“制”错写成“製”。
蔡英文那封信,让我们知道台湾人很实际,知道他们也常用简体字。虽然蔡英文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让人感到好笑,但平心而论这也怪不得她——她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因为台湾、港澳和欧美华人,虽然生活在繁体字的环境中,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人在书写时完全不用简体字。例如,大家现在已经知道台湾人写“台”字,极少写成“臺”。倒是我们大陆有些人自作多情,老夸“臺”字的样子多么像一座台。
旅居海外的著名作家张爱玲,当然也是终生使用繁体字,按说,作为一位海外大作家,理应使用标准的“正体”吧?但是,她的手稿中却也夹杂着很多简体字。下面是她的一篇文章《回顾<倾城之恋>》的手迹,我用红圈儿圈上的都是简体字(但不一定找全了),这些简体字是:还、维、为、几、个、结、来、们、听、机、间、响、这、与、实;对应的繁体字是:還、維、為、幾、個、結、來、們、聽、機、間、響、這、與、實。(看不清可点击图片放大)。
奉劝恢复繁体字的拥护者们:即便你们用繁体,也不要太教条太死板了,难道你们一定要建立一个比台港澳和海外华人还要“纯正”的“繁体社会”?现代社会,效率就是生命,日常写字,谁会那样愚蠢,有简单的写法偏要用复杂的?那不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吗?还是孔庆东教授说的干脆:“谁要再呼吁恢复繁体字,就给丫取名叫“鬱悶”,让他天天写,鬱悶死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