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雒诵堂少年国学课程甲午春学期教学手记10·初地班

(2014-05-17 15:39:05)
标签:

雒诵堂

檀作文

青少年国学

论语

声律启蒙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2014/5/17  周六

 

先师莎斋夫子一生最热爱的是讲课。雒诵堂不停课,权当以讲课的方式纪念先生。

今天是初地班本学期人数最少的一次课。只到了十位同学,几位六年级的参加升学考试去了。

 

第一节课,先全班集体过堂,诵《论语》《泰伯第八》全篇及《子罕第九》前五章。而后令诸生回讲。新教《子罕第九》四章。依旧是逐章我先诵读一遍,为诸生正音。而后令诸生翻译。我再订正补充。诸生多有预习,故大抵能译,而所译多从杨伯峻。杨注多师心自用,不独悖于朱子,亦违于古注。凡此等处,我皆一一订正。并告诸生及家长,若课前预习,当用钱宾四《论语新解》,断不可用杨伯峻《论语译注》,以免先入为主难以纠正。

“太宰问语子贡曰夫子圣者与”章。予告诸生曰,据《史记》等书,此“太宰”或当为吴太宰嚭。诸生译“太宰知我乎”,多从杨氏,曰“太宰真是了解我啊!”我则专门强调,此句为疑问语气,当译作“太宰真的了解我么?”“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一句,诸生多译作“君子很很多才多艺吗?并不很多啊。”我强调此“多”为动词,是赞同、许可之意,与“多能”之“多”不同。儒门乃成德之学,不以多能自期,且以多能为鄙事。孔子绝无以太宰嚭为知音之理。樊须问稼,稼穑亦为多能一端,夫子目之为小人。观此可知。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章。予曰朱子此句从上章,另作一章亦可。诸生读注,知“试”意为“用”,然不能疏通文意,多译作“我不用,所以多才多艺。”我说你们自己想想可有此理?因为不练习,所以称为某个领域的大师。从来不下围棋,所以是九段。从来不练字,所以称为书法大家。世间有此理乎?既无此理,问题一定出在你们自己,是你们自己理解错了。朱子解经,有揆情度理之说。先师莎斋夫子亦如是。我亦如是。诸生有所悟。予乃曰,此“试”是被用之意。孔子因为不被重用,不做官,不必忙于政事,所以有时间练习,在多个领域技艺过人。先师莎斋夫子亦如是,因为不做官,不做学术带头人,不必忙于开会,所以有时间写字听戏读书,在这些方面有所成就。

“子曰吾有知乎哉”章。诸生多将“空空如也”主语当作孔子,我说这又是中杨伯峻的毒,此“空空如也”主语恐当为鄙夫为宜。希腊智人苏格拉底亦是此法,有人来问问题,就其所知反问并讨论,助其理清思路。学生问我问题,如是否应当考研,我亦多就考与不考两面反问他利弊,多问几句,他便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了,此即“扣其两端而竭焉”。

 

第二节课,先令诸生吟诵《声律启蒙》下平一先、二萧、三肴。令男女分组吟诵,男生组无声,于是变成男女生一起吟诵。吟诵过程中,有数处背串。吟完之后,我问诸生何以背串。答曰公亮。我问公亮为什么背串,他笑而不语。我说你在学周伯通,分心二用,吟诵的时候,你在书上写字,心不在焉,所以如此。又令诸生回讲,效果不甚理想。回答上次课所留对对子作业,又是彤彤一人对上来的居多。在彤彤启发下,诸生渐入佳境。我专门问诸生,为什么彤彤一个人对得最多?诸生茫然。我说其实彤彤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回想声律启蒙里学过的哪些词可以拿过来对。新月立马照办,迅速对出好几个答案。

新讲《声律启蒙》三肴第三段。依旧是令诸生问问题,有同学能回答的,先让同学们回答。回答有不完善和需要订正的,我再补充和订正。无人能答的,我专门解答。该段典故不多。主要讲“白驹形皎皎”“黄鸟语交交”两个语典。又有学生问最后一行。于是重点讲三种连绵字:双声、叠韵和叠字。连绵字虽然是两个字,但其实是一个词,两个字不能拆开来。两个字声母相同叫双声,韵母相同叫叠韵。双声、叠韵、叠字,在古汉语尤其先秦时代,一般是形容词。连绵字是汉语的一个特殊现象,古人讲究,凡诗词文赋,对偶之处,须用连绵字对连绵字。随堂让大家做了几个连绵字对对子的练习。该段又留了三个对对子的作业:1、永夜;2、蹴鞠;3、明月皎皎。

 

第三节课,所剩时间不多,教诵“下平四豪”第一段。我先诵读,为诸生正音。而后诸生抽签吟诵。考虑到要机会均等,让每个同学都抽一次签,推迟了七分钟才下课。

 

另有三件事,可附记于此:

 

课上,与诸生及家长讲了一下暑假课程安排。暑期课程一期10天,714日开始上课,为期两周,周末休息。课程分上下午。上午的课学习千字文及千家诗,我亲自授课。千字文,以文化常识及典故讲解为主;重中之重,是以篆书千字文为例,说文解字,讲解常用部首。千家诗,教诵读,讲平仄格律,并教诗词写作。这两面内容,本是雒诵堂蒙班课程。但初地班同学,除彤彤一人之外,皆未读过蒙班,需要补这两面基础。亦有可能开两期暑期课,第二期若开,则重点讲三字经,以文化常识及典故讲解为主,同时讲说文部首。若第一期千家诗教五绝,则第二期教七绝。或者第一期五绝仄起式,第二期则五绝平起式。

 

课间,佳灿及新月摘小区植物树叶数片,讨论是含羞草还是合欢,我看貌似黄刺玫。佳灿先得一片,我未知是否落叶。后新月得数片,当是新摘。我甚不悦。为此事,专门批评她二人。若因喜欢便摘,人人如此,则后来人如何观赏?且此乃小区植物,非个人所有,如何能动?况生生之为大德,如何可以轻易便摘树叶。新月上次课用红笔在卫生纸上写字,在老师的讲桌上留下印迹,我也专门批评。责令其下午书法课结束擦去。佳灿是初地班著名的淑女,新月聪颖过人,但烦了错误,我还是毫不留情地批评。教不严,师之惰。儒门不可无规矩。

 

万老师发现上课有人录音。我跟家长强调录音不可外传。因为这是私密性课堂,课上就事论事,于具体学问,我会批评很多人,甚至包括我的老师和朋友。只是因为诸君从我读书,学问必须实事求是。此等事,不宜公开宣扬。诸君录音,是为了帮助辅导小朋友,我可以理解。但规矩不能坏。若有人坏此规矩,直接劝退,不容商量。万老师提醒我如此要求,尚不够原则。因为从前有家长提出录音,我都明确答复不能。下次课我还是补充强调一下,一律不许录音,免使先来者有厚此薄彼之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