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诵堂少年国学课程甲午春学期教学手记9·初地班
(2014-05-10 20:52:08)
标签:
雒诵堂檀作文青少年国学论语声律启蒙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2014/5/10
初地班
集体过堂《泰伯第八》。
新讲《子罕第九》前五章。前三章,公亮、泊宁、艺霖三位都疏讲得很好。第四、第五章,则讲不出来。我问是不是只预习了前三章,答曰确实如此。我说以后可得多预习几章啊。《泰伯第八》后几章涉及历史文化知识较多,所以讲得慢。但我们并不是每次都慢。该快的时候,一节课会讲好几章。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章,公亮和泊宁翻译说先生很少谈功利以及命运和仁三件事;艺霖翻译说先生很少谈功利,赞与命运和仁德。我说这两种意见,前人皆有;但艺霖的翻译是后起的。而且我正音的时候,“与”读上声不读去声,即已表明我不用后起意。为解艺霖心中之疑,我问大家在雒诵堂读书,都听我讲的什么。我说是不是从来没听我讲过如何升官发财?这便是君子不言利。但是不是也很少听我讲命运与仁?为什么不讲呢?因为大家目前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我是言必称朱子的,《论语》义理,自然是宗朱注。但是雒诵堂初级班的《论语》读本,用的便不是《四书章句集注》,而是何晏《论语集解》。这是因为朱子义理之学高深,初学者往往难以进入,故而用《论语集解》作读本,只做普通的文意疏通。等大家将来长大了,古文基础打好了,且理解力上去了,我再给大家讲朱注。孔门亦是如此,对于程度不够的学生,只讲具体的知识;至于天命和仁道,给颜回、曾子讲即可。
“达巷党人曰”章,公亮译了一遍,泊宁又译了一遍,公亮质疑泊宁将“执御”“执射”之“执”译作“擅长”,我说从训诂的层面看,“执”训不出“擅长”的意思。“执”在此处是从事某项工作的意思。对于该章的理解,我提醒诸生从“执御”“执射”是做什么的以及二者之间是何种关系入手。“执御”“执射”是打仗,“执射”是直接杀伤敌人,功劳容易看见;“执御”是驾车,不直接杀敌,功劳不容易被看见。又告诸生此亦有“君子不器”意。
“子曰麻冕”章,提醒诸生孔子于礼,看重的是本质,而非形式。
“子绝四”章,告诸生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者意思相近,皆是过于自我中心不顾他人之意。
“子畏于匡”章,诸生卡在“文不在兹”之“文”字上,有说是文王的,有说是文件的,有说是文献的,被我再三追问,终不能自圆其说。告诸生曰此“文”是文化、大道之意。“文不在兹”,是孔子说大道难道不在我身上么?此章可见圣人之文化自信与担当。
《声律启蒙》,亦集体过堂。女生吟“下平一先”,男生吟“下平二萧”,男女生合吟“下平三肴”。回讲尚可。上次课留的对对子作业“夭矫”,彤彤一个人比其他同学加起来对得还多。新讲“下平三肴”第二段,主要讲“何妥难”“子云嘲”“葛被汤征因仇饷”“楚遭齐伐责包茅”四个典故。“下平三肴”第三段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