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诵堂甲午春学期教学手记6,初地,初天班
(2014-04-13 15:49:38)
标签:
雒诵堂檀作文少年国学少儿书法读经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2014年4月12日,周六
初地班
上巳雅集及清明节,各停一次课。算起来,有半个月没上课了。
伊如转学去了天津。歌行、兴烨两位请假。有一位新同学来试听。教室还是满满当当。
第一节课《论语》,一群人抢着要过堂。我说知道你们都有备而来,但是过堂和回讲只有20分钟时间,不能都给机会;上次过堂的,这次就不用了。世嘉和笑龙过堂,都挺顺利。我跟孩子们说,上巳雅集,你们班表现不错,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但是经书背诵,你们还是要痛下功夫。你们居然被人家蒙班的徐至柔小朋友打败了,要知耻啊!虽然你们大多数人是插班生,并不是从《学而第一》开始念的,但是我希望你们能背诵整本《论语》。我们以后每年都会举行一次背书比赛,能整本背诵四书五经,我会把我珍藏的线装书拿出来作为奖品,奖给你们。
新学数章。
“子曰学如不及”章,小城、艺霖、星月、彤彤先后发表见解。小城说:“学习就像来不及一样,还怕失去。”艺霖说“犹恐失之”是“害怕漏掉了什么。”星月则说“学如不及”是“学习怕有什么没学到”,彤彤附和。我先让大家说四位的同学分歧在哪里,然后带大家一起辨析。重点在辨析“不及”及“失之”。我跟孩子们说“不及”确实就是来不及、赶不上的意思,“失之”不是漏掉什么,而是错过。汉儒的理解,偏在学习如果不及时巩固,恐怕不能掌握。宋儒则偏在及时行道,所学者道;所失者,行道之机会。《公冶长》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所恐者,正与此同。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章,泊宁译:“先生说:好伟大啊!舜帝和禹帝占领整个天下,却不为自己谋福利。”公亮说不同意泊宁的意见,我问他什么意见,他说我说不出来。我知道大家的难点在“而不与焉”,专门跟大家强调此“与”字读去声,并让大家组词,有人想到“参与”一词,我又追问“参与”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是加入一起,我说确实是加入的意思,但往往是有所作为,起到一定作用。“而不与焉”,强调的是不折腾。此章,实际上是讲儒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又提醒大家注意,先秦儒家和道家的政治思想,都讲无为而治,但内容并不相同。道家的,我们暂且不说。儒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实际上是提倡垂拱平章,坐而论道,拱手行礼,衣冠俨然,天下便都一片和谐,一切都是有序状态。此为儒家理想中的君主政治。提醒孩子们注意《为政第二》首章,孩子们大抵能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我说儒家的垂拱而治,实际上是强调君王以身作则,先做好自己,给天下人树立一个榜样,天下人便追随你。我又说,儒家的教学亦是如此。孔孟程朱,皆是做好自己,被天下人奉为楷模。今天不少人把国学教育做得跟搞传销似的,今天这样洗脑,明天那样折腾,这些人都是披着儒家外衣的骗子。我跟孩子们说“而不与焉”的字面意思是“仿佛跟自己没关系一样”,不瞎折腾,不乱指示;不以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当然更不在话下。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章,因为偏长,让孩子们自己疏通,都颇畏惧。于是逐字逐句带大家疏通,发现大家都卡在“唯尧则之”上。乃令诸生组词,有“原则”“准则”“法则”“守则”。我说都对,但大家所说都是名词,“则”的意思是榜样,供认学习;但“唯尧则之”之“则”是动词,即以某某为学习榜样。艺霖很快将此四字译作“尧效法天道”,我说很好。“民无能名言”一句,大家又卡住了。我说这个“名”是动词,泊宁、艺霖说是称道的意思。我说对啊,和《道德经》里“吾强为之名曰大”的“名”,是一个用法。又给大家解释尧这样伟大,为什么老百姓却不知道称赞他什么。说中国人习惯以成败论英雄,以具体事功缅怀英雄,很多人崇拜秦始皇,因为他灭了六国修了万里长城;很多人崇拜汉武帝,因为他打败了匈奴。尧既没修万里长城,也没打败过匈奴,人们很难因这样的事情歌颂他。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章,没讲完。大家都译成“舜有五个臣子就把天下治理好了”。我说:“好吧!给你50个下属,你能把天下治理好么?”大家都乐。我说这里的“臣”特指贤臣,舜有五个贤臣,都是谁呢?于是一下子陷入讨论舜有哪五位贤臣。
“声律启蒙”时段,要求过堂的人更多。因为时间关系,只选了佳灿一位过堂。佳灿过堂的时候,大家都跟着诵,我闭着眼睛听,甚是满意。我跟大家说,雅集那天,蒙地班才到了5个人,你们班到了9位,可是人家完全没把你们初地班放眼里,愣是提出来跟你们比赛背《声律启蒙》,最好打成平手。今年年底,我们会再组织你们两个班比一次。你们可要争气啊!
讲解“下平二萧”第二段,还是让大家提问。有人问“范甑”,我说这个“范甑”,既不是画画的范曾,也不是项羽的军师范增,而是汉代的隐士范冉;“甑”是炊具,上巳雅集带大家在国家博物馆看到过,功能相当于现在的电饭锅,是煮饭用的。忽然想起上学期讲过“轻尘生范甑”,于是批评大家怎么读得书,怎么回讲效果就不能超过一星期。艺霖问“寒天鸳帐酒”,倒是不少同学答上来了。我说鸳鸯虽然是连绵字,但古汉语的习惯,“鸳鸯帐”是可以简称为“鸳帐”的;就好比“凤凰台”简称“凤台”。又有人问“凤台箫”,亦有不少同学能回答。我做了一些补充。说秦穆公公主名弄玉,喜欢吹箫,秦穆公请箫史教公主吹箫,他们两个吹得太好,天上的凤凰飞来,把他们接走了,他们变成了精灵族,从此过上浪漫而诗意的生活。我一边鼓励大家读书之外,要培养一门高雅的艺术爱好。提醒孩子们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自娱,一个人独自嗨。有一样高雅的爱好,琴棋书画皆可,将来老了,就不至于总是限于“一缺三”(打麻将找不到人)的精神寒荒境地。星月问“佳人颜貌海棠娇”,我说放学了,让爸爸妈妈带你去一趟海棠花溪,和海棠花合影,回来看看自己是不是和海棠花一样美丽?大家都乐。我说这句就是说我们班的女孩子比海棠花还好看嘛!公亮说:“怎么可能嘛!”大家乐翻了。我说:公亮,等你哪天明白了这句,我就带你读《诗经》啊。有人问“赵瑟”,我说这可是典故哦,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好几个同学复述了渑池之会的故事。我说赵人善鼓瑟、秦人善击缶,陕西人张艺谋导演奥运会开幕式,就让大家一起击缶。又有人问“攘臂”,泊宁和艺霖说是捋袖子露出手臂,我说对啊,但这也是语典,出自《庄子·人间世》“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支离疏是庄子的偶像,他有兽族和鬼族杂交的肉体,但却有一颗精灵族的内心。等大家把《四书》读完了,《五经》也选读过一部分,我会带大家一起读《老子》和《庄子》。典故基本出自四书五经和老庄等先秦典籍。读书要从源头读起,顺流而下,容易读成大学问。只读现代文学,或者四大名著,是不可能成就大学问的。
新教“二萧”第三段,正音之后,诸生抽签吟诵。留了一个对对子的练习,出对“长亭送客”。
初天班
初天班省力省心,几乎无事可记。
《孟子》,润墨过堂,甚流利。但亦有个别字音念错,我专门指了出来。
新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章,正音为主,以齿为序,各领读一遍。下次课,再逐句疏通。
《唐人万首绝句选》,过堂顺利。新教王昌龄七绝五首。讲了几个李白和王昌龄的典故。正告诸生唐人七绝,李白、王昌龄并列第一,须反复诵读体会。
最后一节课,诗词写作。子彧、、从心、嘉宣三人,水平相对稳定。子琳、美仑,快则快矣,终难浑成。子琳很快交稿,被我批评三四句糟蹋了一二句,改定之后,漂亮许多。美仑也是有两句不好,我说:以你的才华,怎么可以接受这样不完美的诗?她说回去再改。
嘉宣做的《雒诵堂学生诗选》小样已经出来,这一版看上去甚是精细,我让每位同学都仔细校对自己的作品,并且可以用自己更满意的作品来替换嘉宣选的。嘉宣偏于唯美,选诗眼光颇好,参考许渊冲英译,亦甚用心。
书天班
虽然下午有客来访,但我还是尽可能抽时间做初天班的助教。发现虽然只上了五次课,孩子们写字水平进步很大。志诚的字,尤是有模有样。我发了课堂照片,志诚妈妈也注意到了。于是建议有意识培养志诚的书画才能。我对雒诵堂初天、初地二班的每个孩子都极关注,了解他们每个人的习性,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发现他们每个人的专长,并鼓励他们认识自己的专长,并努力将此发挥到极致。雒诵堂的国学课程设计,是把大家往一代经师的路子上引导。但也不妨碍孩子们将来成为诗人、书画家或者从事其他工作。但有一点可以保证,在雒诵堂学习几年,孩子们会具备基本的传统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