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诵堂癸巳秋学期教学手记6``初天班
(2013-10-26 20:33:03)
标签:
国学读经私塾雒诵堂檀作文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雒诵堂癸巳秋学期教学手记6
2013年10月26日星期六
泽宪从燕山赶来上课,我问他路上需要花多少时间,他说单程至少一个半小时。我说你来上一次课,在路上花的时间比跟我读书的时间还要多,我劝过你妈妈多次,不想让你这么辛苦,可是你和你妈妈坚持要来;我很惭愧,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能教你什么。但既然你来了,就要好好学,否则对不起自己。你虽然是新加入初天班,我对你也要和其他同学一样严格要求,否则对不起你。我跟雨轩说,你一位同学的妈妈给我打过电话,说要送孩子来雒诵堂读书,但有可能被我几句话吓回去了。凡是和我联系要来雒诵堂念书的,我都比较冷淡,甚至故意做出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态。此无他,但试其诚心耳。如果诚心要来,且非雒诵堂不可的,自然可以越过重重障碍。如果只是试探性的,可来可不来的,必然知难而退。只有家长和孩子有足够的诚意,才有可能接受雒诵堂的理念,并能坚持几年如一日地学下来。雒诵堂每次上课,几乎都要接待同行来访。凡是教国学的同行,只要能说明来意,礼数上过得去,雒诵堂都虚心接待。雒诵堂的教学全过程,同行都可以观摩,可谓吾无隐乎尔。有人看了几分钟就走,有人全程观摩,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我一般不会专门对人说什么。我的教学方法你可以学,但能学到多少,全看缘分。我从不将自己的理念强加于人。我不想做教主。最高的理想不过是建一双涵书院,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我跟孩子们说,因为国庆放假不同步,我们的《中庸》和《雒诵堂选唐诗·五绝》的进度都被耽误了。上次课央视来录像,课程内容稍有变动。上上次课,因为子琳没来,所以《中庸》和《唐诗》都没有教新的。雒诵堂的教学原则是照顾最优秀的学生,首座弟子不在,我肯定不会教新的内容。后进诸君,当见贤思齐,向子琳子彧看齐。
《中庸》没过堂,直接教最后一章。最后一章和第一章,一样难懂,且引用《诗经》太多,孩子们理解起来太困难,我帮大家略略做了文意疏通。重点讲了“尚不愧于屋漏”的涵义,强调君子当慎独,言行举止,当符合读书人的身份,不管是在什么场合。跟孩子们强调,下节课《中庸》总过堂。如果下次课过堂不成功,本学期期末必须成功。不能过堂者,将被劝退。
《雒诵堂选唐诗·五绝》,读了剩下的几首。先抽签,吟今天新教的几首。而后长幼有序,每人吟新学的几首中最喜欢的。而后长幼有序,任选书中最喜欢的一首,吟出来。我跟孩子们说,初天班最早的学员,已经读过全本《千家诗》,又读了整本《雒诵堂选唐诗·五绝》。《千家诗》228首,《雒诵堂选唐诗·五绝》150首。去其重,所学也已超过三百首。昔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你们到现在写诗还不入门,就要找一找原因。诗写得不好的,一定是背得太少。我们不赶进度,只希望稳打稳扎。这学期,唐诗不再学新的内容。二是反复吟诵。以后的课,每次都长幼有序吟诗,每人人吟自己喜欢的,一首一首的吟。到学期末,最低限度,要会背50首诗。完成不了任务者,将被劝退。给孩子们布置课后作业,每个人找一本本子,一周至少抄5首诗,用繁体字,照《雒诵堂选唐诗·五绝》课本上抄。上课的时候,就吟自己抄的5首诗。
剩了一个小时给孩子们写诗。要求大家善用诗牌雅戏,尤其是要留意每个字的繁体字写法和读音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