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诵堂癸巳秋学期教学手记·初地班4
(2013-09-28 21:35:58)
标签:
少年国学雒诵堂檀作文论语声律启蒙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2013年9月28日星期六
伊如请假,其他同学都到了。
诵《雍也第六》篇已学过章节。并要求回讲。新讲三章。诸生试为疏通,我纠正补充。“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章,向无定说。何晏集解、朱子集注,各有胜处,然落实本心,于我皆有未安。朱子说容易理解,所以讲给孩子们。重点讲了“欺”和“罔”的区别:“欺”是散布不正确的消息,“罔”是令人做不义之事。君子接受的可能是不正确的消息,但不会做不义之事。 此章宜明喻意。孩子们参与讨论的是见到有人落在井里该怎么办,一致的意见是想办法解救,而不是自己也跳到井里去。“子曰博学于文”章,重点讨论“约”字,跟大家强调“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八字乃雒诵堂办学宗旨,带大家读书,是博学于文,雒诵堂不过分强调形式上的礼,但“约之以礼”是含在读书教学之中的。对“约之以礼”的重视,远远高过于“博学于文”。博学于文,尚可以慢慢来。约之以礼,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做不到“约之以礼”的,会被逐出雒诵堂。“博学于文”做得不够好,至多只是建议转班而已。并再次强调给老师发短信,要注意措辞。不能跟老师请教问题,老师答复了,竟不回复,或者只回一个嗯字。“子见南子”章,给孩子们介绍了一下南子何许人也。孩子们对故事总是更感兴趣。
《声律启蒙》“十二文”第一段过堂,都很顺利。回讲,也都不错。初地班的孩子,年龄越来越接近,念书上互相攀比,谁都不想被其他同学比下去。自从这学期强调过堂和回讲以来,表现都很好。
新教“十二文”第二段。正音。抽签诵读。剩下整整一个小时讲解。照旧是让孩子们提问题,我逐一解答。这一段人名及典故太多,刚讲完,就到十二点了。孩子们最关心的是“施帐解围嘉道韫”和“当垆沽酒叹文君”两句,给孩子们详细讲述了才女谢道韫和美女卓文君的故事。“山中宰相”“大树将军”的故事,也讲了。还介绍了陶弘景的山中白云诗。“偃武”“修文”“养车”“鹤驾”的出处,也都逐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