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诵堂癸巳秋学期教学手记·初天班2
(2013-09-14 23:28:53)
标签:
少年国学雒诵堂檀作文中庸诗牌雅戏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雨轩归来。加上珂维、香含、欣宇,共12人。嘉宣、润墨迟到。我让先到的人齐诵《中庸》前二十八章。新讲《中庸》第二十九章。正音之后,诸人以年齿为序,每人一段,疏通大意。文意疏通,并无大碍。正告诸生,读《中庸》,须注意上下文关系。“三重”,乃上章所言议理、制度、考文三事。“上焉者”指尧舜,诸家言必称尧舜,然其制度,多不可考。“下焉者”,即上段所言有其德无其位之孔子,故不能制礼作乐。下三段,不过是说君子之道乃普世伦理、宇宙真理。“本诸神徵诸庶民”,是用推己及人之方法,思考人伦制度,而切合于大众。“考诸三王而不缪”,是合于美好之传统。“建诸天地而不悖”,是符合天理(宇宙法则)。“质诸鬼神而无疑”,是为灵魂、上帝所认可。“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是经得起时间考验。或一时一地为强权暴政所否定,但其永恒之价值,终不至泯灭。下段“知天”“知人”,旨在强调既合乎天理,又合乎人情之实际。天人对举,乃先秦思想方法。下一段三句排比,无非说君子一言一行,皆为世之楷模。最后一段引诗,意在君子修身,不可以有一丝松懈。
《雒诵堂选唐诗》,新教若干首。抽签吟诵。并过堂上周所授。唐诗,基本只是正音,让大家读一下入声字,考一下韵部。进度飞快。后加入初天的几位,可能比较吃力。但读诗,最须涵泳,多讲无益。告诸生曰,本学期唐诗只读五绝,期末过堂,最低限度,要能背50首。另告诸生,之所以反复诵读涵泳,不求进度,意在培养语感,打好基础。王渔洋《唐人万首绝句选》,最重神韵。熟读该书,语感自佳。
诗牌雅戏时间不足,只留了30分钟。部分同学未能在8点50分完稿。我对抄写格式又有要求,不许涂改。有些同学作业被打回去数次。我跟他们说,要知道你们这是在写诗,诗须完美,断不可持完成作业之态度。收到作业十份,已手机拍照。兹不录。
珂维告诉我他取了字,字子圭。我说是因为五行缺土的缘故吧?但中国传统,男子二十弱冠而字,你现在还太早了。并告珂维,即使取了字,给老师写信,或上课签名,亦只能用名,而不能用字。何时用名,何时用字,当以《论语》为例,须知尊卑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