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雒诵堂少年国学教学手记·癸巳秋学期1·初地班

(2013-09-07 20:38:49)
标签:

少年国学

雒诵堂

论语

声律启蒙

檀作文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将教室课桌重摆了一下,只留了十二个座位,正好坐满。有四位新同学。一位是从蒙班升级过来的彤彤。两位上学期末试听通过考核的女生。还有一位来试听的男生。这学期,孩子们的年龄更加接近,以八九岁之间,上三四年级的居多。我跟他们说,子琳、子彧便是从这个年纪开始读国学的,坚持三年时间左右,程度便很好。

《论语》,齐诵了《学而第一》《为政第二》两篇及《雍也第六》前若干章。讲读“子游为武城宰”一章。落实每一个字的字义,对于初地班的同学来说,还是颇有难度。于是决定宁可将进度更放慢一些,务必确切了解每个字的字义。对于常用字,更须牢记于心。这次课,专门强调了要记笔记。凡是自己不懂的,老师讲了之后,要记笔记。下次课要求回讲。能背四书,却不知女通汝是你之意,又有何益?对于该章涉及的子游和澹台灭明二人,做了重点介绍。跟孩子们强调,对孔门著名弟子,必须掌握姓、名、字及主要事迹。讲读讨论之时,星月表现很好。第一个明确答出“女”字字义,并说出子羽的特点是貌寝。“女得人焉耳乎”一句,我专门强调此句六字,一般是虚词。句末语气词用得好,是《论语》不可及处。“得人”指“得人才”。传统中国讲人治,为政者,首要之责在为天下得人才。我也说了句雒诵堂旨在为传统文化得人才。不得其人,决不传道授业。“行不由径”之“径”,不少同学知道是小路的意思。我说孔门强调要走大道,不可投机取巧。我给他们讲暑假我去上海交大讲座,住交大对面的酒店。酒店门和交大校门正相对。朋友来接我,对我每次一定要走一截路,从斑马线过人行道表示不解。我说这便是儒家的行不由径,遵守规则,不抱侥幸心理。子游赞子羽,在其为人方正。

《声律启蒙》,新教十一真的第二段。依旧是先正音,再齐读,再用抽签方法,读一轮。基本保证在十四五遍左右。字词及典故,让孩子们自己提问。问什么,我答什么。问不出,我再问。重点讲了谢公屐和陶渊明头巾漉酒的典故。结合华夏衣冠讲了一下弹冠、结绶,强调君子必须注重仪表,正其衣冠,尊其瞻视。

跟新同学说,不必因前面的课没有上而感到焦虑。从哪天来雒诵堂,就从哪天开始用功。我的要求很低,只要求新教的内容,能过堂,能回讲。《论语》每次至多只讲四章,《声律启蒙》每次只教一段。必须背下来。否则不必来。

初地班,已经是第四个学期了,老同学皆训练有素。新加入雒诵堂的两个女生星月和佳灿,都很优秀。彤彤升级之后,稳重许多,完全变了个人似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