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雒诵堂少年国学课程癸巳春学期教学手记3

(2013-03-16 23:53:03)
标签:

雒诵堂

少年国学

檀作文

中庸

声律启蒙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2013年3月16日

 

初级班:

 

这学期对初级班提了许多具体要求,总之是希望大家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读书人,言谈举止要得体,书要好好念。三令五申之后,效果非常明显。上星期教的内容,大家课后都认真温习。好几个同学在课本上规规矩矩地画了许多正字。

 

第一节课,齐诵《论语》前三篇。这次彻底改变了吼诗作风。新讲《里仁第四》四章。讲“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时,重点讲了太王避狄的故事,并建议大家以后找机会去看《诗经》《孟子》《史记》相关记载。

 

《声律启蒙》和《雒诵堂选唐诗》并作了一堂课。《声律启蒙》新教了“七虞”第二段。重点讲了石崇斗富和傅粉何郎的相关故事。发现这学期新加入初级班的世谦才华过人。我问谁知道傅粉的典故,老学员没有一个吭气,世谦说出来了。世谦和梦熹两个人配合,能把很多历史故事说得很完整。梦熹尤其会讲故事,绘声绘色,我说梦熹你以后长大了即使不做经师,也可以去写小说或者编剧本了。唐诗,只教了王适《江上梅》和东方虬《王昭君》两首。孩子们对东方虬这位作者很陌生,恰好上次课学过宋之问的诗。我便给他们讲夺锦袍的故事。告诉他们如果去洛阳旅游,在龙门石窟对面,是香山公园,临江有一处赛诗台,武则天朝,宫廷诗人在此处赛诗,上官昭仪作评判。有一次,东方虬第一个写好,武则天赏他一件锦袍。宋之问很快也写好了,而且写得更漂亮,便把锦袍从东方虬手里抢走了。又给孩子们讲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发现男生都很喜欢跟着一起讲故事,女生则一副酷不入情的模样。

 

只留了30分钟玩诗牌雅戏。低年级的对对子,高年级的写绝句。我给高年级的做外挂。原以为给的时间太少,又缺少训练,担心写不出来。万万没有想到五位同学都写了出来。虽然还有提高的余地,但毕竟是自己写出来的。孩子们异常兴奋。他们来雒诵堂读了半年多,再没有比这更有成就感的事情了。我给每位同学发了一本线装八行小册子,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抄在上面。能写多好,倒在其次。但把自己的作品记录下来,将来会是一个很好的纪念。记得一年前,伊如跟过讲读班,因为看见别的同学很快就能成诗,很是受挫。估计她万万想不到自己竟然也能跟讲读班的同学一样用诗牌雅戏作诗了

 

附:初级班诗牌雅戏作业

 

子誉:桃红杨柳径,小蝶暗飞临。湖畔无人过,可怜一片心。(按:这应该是子誉迄今最好的一篇作品了)

 

伊如:园林新水月,春雨雁归迟。千静又谁语,曲愁绕故时。

 

世嘉:风霜横小路,春日照梅红。碧水朝云好,山歌满夜空。

 

贝儿:菊石溪亭倚,雁回村到秋。轻莺破断角,鸟把梦归游。

 

珂维:绿柳桥双蝶,映晴万镜明。淡江含笛复,叶后竹寻生。

 

 

讲读班:

 

讲读班到了八个人。有一位新来的同学。因为志诚和小兵上次课没有来,所以这次又重申各项要求。强调《中庸》要过堂;诗词作业必须独立完成。并且声明讲读班将实行淘汰制,这学期不能将《中庸》背下来,下学期不得留在讲读班;到学期末,还不能独立完成诗词作业,亦将淘汰出面。淘汰之后,可以有两个选择,转到初级班,或者彻底离开雒诵堂。我跟志诚、景琦和小兵强调,这个要求,主要针对他们三个人。志诚、景琦、小兵都说担心自己会被淘汰。我说不会的,除非你们不用功。有一学期时间内,我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你们三个。你们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按我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专门跟志诚强调,来雒诵堂不许再课间看二月河的书了。我说你可以读金庸,好歹还算个文化人。但二月河的书,请不要再拿到雒诵堂来看。

 

但《中庸》过堂,并不顺利。大家纷纷表示背得不熟。我点将,让景琦背书,景琦说还不够熟练。又点子彧,子彧倒是没有问题。估计只有子琳、子彧两位能顺利过堂吧。我跟孩子们说,不要强调自己没有时间,人家子琳、子彧绝不会比你们时间更充裕,只有用心没用心的区别。这次且绕了你们。下次还是得过堂。如果大家觉得困难,我们可以每次只过堂上次课教的。到学期末,再总过堂。那个时候,如果《中庸》背不下来,就要被逐出讲读班了,一点商量的余地也不会有。

大家一齐诵了《中庸》前十七掌。新学第十八章。孩子们都说十八章太长,有畏难情绪。我说既然大家觉得难,我们就分两次学。这次只读,下次再讲。我带大家诵了一遍,又让每个同学领诵一遍。新来的子超同学说,这样七八遍诵下来,基本能背了。我说我是怕你们负担太重,尽可能课堂上多诵几遍。诵得熟了,回去再读,便觉亲切。诵得熟了,再讲意思,便不会觉得太难。

 

第二节课学唐诗。孩子们对过堂还是心有畏惧。我说这样吧,雒诵堂是必须背书的,过堂必不可免,但国学在内容上本就艰深,学起来未免枯燥,我们可以想办法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孩子们纷纷提议不要逐个过堂,建议改用抽签的方式。于是大家一起商量如何抽签。有人提议掷骰子,大家以年齿为序编号,掷到谁的点数,谁就背书。我试验了一下,掷了五次,居然点数都不同,上次课来的五位同学都背了诗。但子超说骰子只有六个点数,我们不止六位同学,不合理。于是有人建议用三国杀的身份牌,谁抽到主公谁背书。试了一下,子超说还是谁抽到内奸谁背书吧。大家还是觉得不够有趣。于是有人建议用武将牌,说三国时代不是有诗人嘛,谁抽到曹操、曹丕、曹植、蔡文姬这样的武将牌,谁就吟诗。如果是抽到张飞、许褚、董卓、孟获那样的,就别吟了。有人问如果抽到了,但不会吟怎么办,我说可以找外援。最后决定子超下次带国战三国杀牌来,凡是抽到四张诗人牌其中之一的,过堂吟诗。如果实在吟不出来,可以在自势力的人中寻求外援。孩子们还说,不但唐诗过堂,要用三国杀的方式来决定。《中庸》过堂,也要这样。我亦赞成。毕竟我对雒诵堂的定位是兴趣班。兴趣放在第一位。要求太严,如果课堂又枯燥,很可能让孩子讨厌学国学。孩子一旦不喜欢学,就什么都不用谈了。所以课堂氛围,我还是希望宽松自由一些,形式上也希望更有趣味性。

 

美仑在一边提醒,再不让写诗,时间就不够了。为了让大家又足够多的字牌可用,将八个人分成了两组。子琳、子彧、美仑、嘉宣,一组。子超、小兵、景琦、志诚,一组。我给后一组做外挂。还不错,大家都按时完成了作业。子超和志诚两位,是第一次用诗牌雅戏写五绝。附录作业如下:

 

子琳:花市灯依旧,谁家玉笛残。柳荫桥下客,长路不知寒。

 

子彧:雨消春忽半,日落碧桃稀。风淡垂杨冷,离乡人不归。

 

嘉宣:明湖碧波荡,坐忘晓秋凉。白水早村外,晚归花径芳。

 

美仑:日晚轻舟远,山幽草木深。燕歌映曲岸,犹忆后窗林。(按:前两句很好。美仑可能需要更大的空间,下次多给她几张万能牌,不能束缚她。)

 

子超:欲见横波畔,香风万点飞。送人酒醉去,片景盼卿归。(按:子超第一次玩诗牌雅戏,但可以看出来他写诗重表达重感情。)

 

小兵:对燕竹亭绕,柳枝花径摇。山遥残叶落,桥下独听箫。(按:小兵声律启蒙念得好,讲究无一字无来历。)

 

景琦:梦菊过阑水,行舟朝日红。三春忽遇雁,声断艳阳空。

 

志诚:幽光映客后,凉夜有人离。倚柱谁犹在,摘桃门外知。(按:原作分桃,我说这个词可不能随便用啊。)

 

 

子超以前在厚望斋跟我念过书,但差不多中断了两年,没有继续念国学。我本有些担心他跟不上或者坐不住,没想到他表现极好。他大概好久没有这样快乐过了。这孩子的内心是如此喜欢诗歌啊,可惜才性被体制内教育给扼杀了。

 

 

 

又及:

黄昏,晋唐书法任总和刘老师来访。奈何晚上六点讲读班上课,未及与二位深谈。我们几个人都深感国学私塾生存不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