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雒诵堂国学启蒙课程壬辰秋学期第十三课教学手记
(2012-12-16 00:45:10)
标签:
转载 |
雒诵堂国学启蒙课程壬辰秋学期第十三课教学手记
今天大家来得出奇地早,自从换教室之后,同学们似乎渐渐不迟到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怕被罚棒棒糖。上课前问同学们在家读书的情况,基本上每位同学能保证五天读书,糖糖这学期缺课有点多,来上课也有了畏难情绪,我跟糖糖妈妈说,糖糖敏而好学,在家多听录音,多读,每天五到十分钟,肯定很快就能补上落下的课。彤彤妈妈和鲁鲁妈妈问寒假班上课的时间,寒假的课程应该会在春节之前,大约会开一个诵读班,一个讲读班,课程内容诵读班可能会加入经学的内容,讲读班的话应该会读古文观止,具体时间还是得视多数同学放假时间酌情而定。
第一节课,先复习上次课学的四支第三段,又给高年级的同学讲了一下对对子的规则以及平仄常识。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然后要字数相对,再记住平声对仄声,这些都弄明白之后,再讲究词性。我出了一个对子“海棠”,先问大家,海棠的平仄是什么?高年级的同学马上能回答出来是“仄平”,然后我再问,“仄平”应该对什么?小兵和志成回答道:“平仄,或者仄仄。”他们都知道,两字对的时候,管第二个字的平仄即可,第一个字可平可仄。接下来,就让大家来对。有人对杨柳,有人对芍药,有人对莲藕,还有对枫叶的。彤彤经过这样一讲,似乎有了一些平仄的概念了。而还在读幼儿园的沛松和糖糖,也能很快分辨出平仄。但是就是词汇量少了一些,所以低龄的小朋友更需要多背声律启蒙,增加词汇量。接着复习一东、二冬和三江,又出了“杨柳雨”和“夏日”两个对子,杨柳雨,彤彤对了杏花红,平仄上没问题,但是还需要注意词性。夏日每个人都对了一个,一开始,以小兵为首的上小学了的孩子,把春天、秋天、冬天抢完了,糖糖见着之后,很淡定地说“冷天”,受糖糖启发,沛松对了一个“热天”,鲁鲁也不甘落后,对到“雾天”,翊博看大家对得很带劲,也凑热闹说了一个“雪天”,小小孩似乎都明白,“天”是不可动的,然后发散思维想“天”前面的字,来组词,这倒也是一个好的法子,正好大家关于“天”所知道的词汇也多,所以个个对得不亦乐乎。
第二节课,新学五微第一段,学到“綠莎原上牧童歸”这句,彤彤问道:“万老师,莎这个字不是念sha吗,你为什么念suo,你是不是念错了?”我给大家讲,莎这个字特指一种植物的时候,念suo,并让大家看墙上挂的一幅吴先生所写字的落款:“庚辰夏付作文莎”,告诉大家,吴先生便自号“莎suo斋”,以后在别处若见到,千万别念错了。
第三节课,先复习了程颢的春日偶成和朱熹的春日,只有小兵和彤彤能过堂,因为志成下午班和晚上班都跟着上,他晚上的班还要写诗钟,所以我要求志成的千家诗也必须过堂,志成于是当堂把朱熹的春日背了下来。上次课学的两首是七绝的仄起式,这次课新学的苏轼的春宵和杨巨源的城东早春是平起式,所以今天大家又得学新的吟诵调,小多和糖糖学新吟诵调倒是特别积极,总是第一个举手要求示范,举完手,又说要求老师帮忙,对于她们两个,只要肯学,我定然有求必应咯。还剩下一点时间,带大家复习千字文,正好利用新贴的千字文字墙,小多看见熟悉的字墙,要求指读,奈何第一排太高,我只好抱起她来,第一排指读完,我两只胳膊就酸痛不已,我感叹道:“小多真沉啊!”结果,话音刚落,糖糖跑檀老师跟前问道:“檀老师,你看我沉不沉。”翊博看见了,也凑过去,要檀老师抱:“檀老师,你也抱抱我,看我沉不沉。”据檀老师时候反应,翊博可不是一般的沉,简直壮得跟头小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