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第二讲 韵部

(2012-10-15 19:21:47)
标签:

诗词写作

檀作文

韵部

杂谈

分类: 诗词写作讲义

第二讲  韵部

 

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诗词是要押韵的。那什么是押韵呢?我们先得搞明白什么是韵。

学过拼音的人,都知道汉字的读音是由声母和韵母拼出来的。其实,古人所说的韵,相当于汉语拼音的韵母。如果两个以上(含两个)的字,韵母及声调相同,它们就是一个韵部的。

 

同一个韵部的字,称作同韵字。比如旁、忙、狼三个字,虽然声母不同,但韵母都是ang ,而且都读第二声,因此在现代汉语里,它们是同韵字。

 

在汉语拚音中,a e o 的前面可能还有i u ü,如iauauai iao ian uan üanianguangieüe iongueng等,这种i u 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比如乡、光 ,它们的韵母分别是ianguang,比旁忙狼多了i u这样的韵头,但在现代汉语里,它们和旁忙狼都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用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两个以上(含两个)同韵的字放在同一首诗的不同句的句尾位置上。因为古诗押韵,总是在句尾位置,所以又叫“韵脚”。

 

我们来看一些古诗押韵的例子: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首诗里,光、霜、乡三个字,它们的韵母分别是uanguangiang,而且都是第一声,除了有无iu这样的韵头的差别外,没有任何不同。光、霜、乡,这三个字,便是这首诗的韵脚。它们的现代汉语读音,韵母和声调相同。

 

我们再看另一首唐人的诗

【江南曲】李益

嫁与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用普通话来念,韵脚字期qi和儿er的韵母,一个是i,一个是er,不是同韵字。但在唐代,这两个字却在同一个韵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汉字读音,存在古今音的不同。同一个字,普通话的读音,未必就是古人的读音。这首诗,若由广东人来念,还是押韵的。

 

我们要牢牢记住汉字读音有古今音的区别。我们现在有各种汉语字典,用拼音对汉字注音。古代则有韵书,按照韵部收字。古代常用韵书有《广韵》《集韵》等。

 

今天的诗词创作界,对写诗用韵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一派主张采用普通话读音,编有《中华新韵》等韵书;一派主张采用传统的诗韵。所谓传统诗韵,也就是通常说的“平水韵”。

 

我们知道,普通话之外还有方言。现代有方言,古代也有方言。但古代中国科举考试,诗赋取士,是需要用官话读音来作诗的。为了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写诗用韵标准,唐朝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官方刊定的以“审音”为主要任务的韵书,即所谓“官韵”。唐宋以来,科举的事由礼部管理,所以后来经皇帝批准而由礼部颁行的官韵就叫《礼部韵略》。《礼部韵略》在唐宋两朝经过了几次修订,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修订本是公元1252年(宋淳祐壬子年)刊行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由于编者刘渊是平水人,所以这部书也称《平水韵》, 后人说的“诗韵”,就是《平水韵》。

 

平水韵的韵部分作平、上、去、入四类,共106个部。写旧体诗,当以平水韵为准。

 

上平声十五部: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下平声十五部: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上声二十九部

一董,

二肿,

三讲,

四纸,

五尾,

六语,

七麌,

八荠,

九蟹,

十贿,

十一轸,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铣,

十七篠,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二十一马,

二十二养,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寝,

二十七感,

二十八琰,

二十九豏。

 

去声三十部:

一送,

二宋,

三绛,

四置,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霁,

九泰,

十卦,

十一队,

十二震,

十三问,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谏,

十七霰,

十八啸,

十九效,

二十号,

二十一个,

二十二祃,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径,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艳,

三十陷。

 

入声十七部:

 一屋,

二沃,

三觉,

四质,

五物,

六月,

七曷,

八黠,

九屑,

十药,

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职,

十四缉,

十五合,

十六葉,

十七洽。

 

平水韵韵部平上去入四声相配表:

平声30

上声29

去声30

入声17

上平声15

一东

一董

一送

一屋

二冬

二肿

二宋

二沃

三江

三讲

三绛

三觉

四支

四纸

四置

 

五微

五尾

五未

 

六鱼

六语

六御

 

七虞

七麌

七遇

 

八齐

八荠

八霁

 

九佳

九蟹

九泰

 

十卦

十灰

十贿

十一队

 

十一真

十一轸

十二震

四质

十二文

十二吻

十三问

五物

十三元

十三阮

十四愿

六月

十四寒

十四旱

十五翰

七曷

十五删

十五潸

十六谏

八黠

下平声15

一先

十六铣

十七霰

九屑

二萧

十七篠

十八啸

 

三肴

十八巧

十九效

 

四豪

十九皓

二十号

 

五歌

二十哿

二十一个

 

六麻

二十一马

二十二祃

 

七阳

二十二养

二十三漾

十药

八庚

二十三梗

二十四敬

十一陌

九青

二十四迥

二十五径

十二锡

十蒸

十三职

十一尤

二十五有

二十六宥

 

十二侵

二十六寝

二十七沁

十四缉

十三覃

二十七感

二十八勘

十五合

十四盐

二十八琰

二十九艳

十六葉

十五咸

二十九豏

三十陷

十七洽

 

 

平水韵和普通话新韵有很大不同。比如东和冬,在以普通话为标准的新韵里,自然是同韵字,但在平水韵里却是两个不同的韵部。我们今天学习旧体诗词写作,应努力记住每个汉字隶属于平水韵的哪一个韵部。当然,这可以查工具书。手头常备一本诗韵即可。

 

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妨背诵《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是诗词写作入门顶有用的一本书,因为它对诗词写作需要的四项基础最有功用:

1)韵部。背下来了,就能分清楚韵部。不至于一东二冬不分。

2)对偶。《声律启蒙》是一本对对子的书。

3)辞藻。没有古文底子的人写旧体诗词,辞藻总是不够用。《声律启蒙》里有很多好辞藻。

4)典故。没有文史基础的人知道的典故太少,《声律启蒙》里有许多文史典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