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雒诵堂少年国学课程讲读班壬辰秋学期教学手记04

(2012-10-14 15:21:15)
标签:

少年国学

檀作文

雒诵堂

大学章句

杂谈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2012年10月13日星期六

梦熹和敏宽转到上午的初级班之后,晚上讲读班只剩八个人了。只有志诚一个是新生,但志诚很用功。子誉问我上课的时间可否向前调,因为她身体不是太好,需要早睡。我问她可不可以去上午的初级班,她说上午有课。其他的几个孩子说白天有别的课,调到别的时间,就不能来。国庆长假,半数以上的孩子去了外地旅游。美仑去了山东曲阜,给每位同学准备了圣门人物像书签,还专门给我带了本《孔子传》。子琳去了山东济南,给大家带了山东特产,还专门给小兵准备了礼物,说是给小兵的生日礼物。雒诵堂的同学向来有分享的美德,去某地旅游,总是记得给同学们带好东西。子彧一进教室,我就说你爸爸中午给我打过电话,说你月考语文全年级第一。子彧说,这算什么啊,我们年级才90多人。子彧便是这样大器,谦德可风。美仑问,你多少分啊,子彧说也就95分。美仑说我月考96分呢。我问你是不是全年级第一。美仑说我们年级800多人呢,有人97分,比我还高。美仑上进心强,总是不甘居人后。我亦喜欢。雒诵堂的讲读班,总给我济济多士之感。

第一节课学《大学》。齐诵《大学》一遍,疏通第十章(治国在齐家)。每个人正好分一小段。这一章,引用《诗经》太多,且多出自《雅》《颂》,对于孩子们来说,太难了。他们讲不明白的地方,我便帮他们疏通。嘉宣将“齐家”译成养家糊口,大家哄堂大笑,他马上意识到了,说是把家管好。

第二节课学《千家诗》。杜甫《秋兴八首》,《千家诗》选了其一、其三、其五、其七,索性一并学了。诵读对讲读班的孩子来说,完全不是问题。我提醒他们书上“塞”字标成入声,错了,边塞的“塞”字去声,“堵塞”的“塞”才是入声。重点讲了“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两句的典故。我说这两句,上句是说自己像匡衡那样上疏议论政事,引起当政者不悦,以致于仕途坎坷;下句是说自己立志像西汉经学家刘向那样传经学大道,可惜事与愿违。子琳说原来是这意思啊。我说杜诗不好读吧?光背下来还不行,还要慢慢体会。子彧问“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两句的后三字是否对仗,我说没问题啊,上句是特殊句式而已。我提醒大家注意杜诗对仗之讲究,“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是以汉人典故对汉人典故,“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是以神仙家典故对神仙家典故。让每个人选最喜欢的一篇吟出来。嘉宣、子琳、子彧,选了“玉露凋伤枫树林”,美仑、志诚、子誉、从心,选了“蓬莱宫却对南山”,景琦选了“千家山郭静朝晖”。美仑、子誉是典型的唯美派,最看重词语、意象是否美丽;嘉宣、子琳、子彧更重意境和气象。

学习四首《秋兴》,占了颇多时间。只剩了30分钟写诗对对联。诗的题目任选,可以写旅游去的地方。诗钟是“分咏花、秋”。有五个人完稿。我跟志诚和景琦说,如果觉得时间太紧,下次他们两个可以合作。

发给他们作业纸。子彧发现居然是宣纸的,说要用毛笔小楷写才好啊。回头条件允许,不妨让他们用毛笔小楷抄自己的诗词作业。横竖他们多数同时在学书法。

 

附录作业于下:

子琳:夜游琵琶泉

月堕西峰夜气融。竹声摇曳碧潭中。水流几曲琼房绕,独听琵琶淡淡风。

 

美仑:游山东曲阜

日暮杏坛逢细雨,故园萧瑟若残星。凭栏遥忆千秋月,晓看红墙泪洒屏。

 

嘉宣:中秋月

流光若水秋江晚,宝镜当空带月看。遥望玉盘银汉转,伊人飞在白云端。

 

子彧:分咏花秋

浮香遍野惊朝蝶,霜叶满天似落英。

 

子誉:分咏花秋

亭旁残菊匆匆落,路上野枫渐渐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