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雒诵堂少年国学壬辰暑期教学手记2

(2012-07-10 23:47:34)
标签:

少年国学

雒诵堂

檀作文

声律启蒙

雒诵堂选唐诗

大学

对联

杂谈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2012710 周二

 

第二次课。来的人居然没有比昨天减少。亮仔也来了,但还是坐不住。肖肖勉强能坐住,但提前走了。

上课前,带着子琳、子彧、雨宁去了一趟八宜轩。过九曲桥,我让他们三个注意荷花旁边的浮萍样植物,告诉他们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荇菜。子琳说我还以为是白萍呢。到了八宜轩,子琳和雨宁说这匾怎么从左往右写的,也忒没文化了吧。看见八宜轩的题壁诗,三个人不假思索地就吟了出来,说不就是首七绝嘛,写得还算凑合。八宜轩边石头上有题记,三个人也是毫不犹豫地就念了下来。我说又不是古人写的,咱们就别念了吧。这三个孩子的国学修养,果然不一般。

 

第一节课诵《大学》。事先询问了一下,发现百分之八十的孩子念过《大学》。于是加快了进度。先带孩子们齐诵了昨天学的经章。又带孩子们诵了传的头三章。第一遍让孩子们听我念,一句一句地念,要求记字音,并标句读。第二遍让孩子们一句一句地跟我念。第三遍带孩子们一起念,整章串下来。我跟孩子们说,念书不要着急。会背的同学,请多注意老师诵读的节奏和语气。不会背的同学,跟着老师的进度往下走就可以。我们每一次课,都会重复前面学过的内容。滚动式前进。念的遍数多了,也就自然熟悉了。

 

诵《大学》,用了三十分钟。没有下课。直接转《声律启蒙》。复习了昨天学的《一东》的第一段,又新学了《一东》的第二段。稍稍讲了几个词语和典故,其实合子琳、子彧、雨宁、美仑数人之力,基本能疏通。欣宇问了一个问题,七岁半的敏宽居然脱口而出,把大家都给惊呆了。用提问的方式,帮大家巩固对联的基本要素。孩子们基本能说得上来。又随口出了几个题目让大家实战。其实是肖肖随口说个词,我就拿来让大家对。记得有“大象”、“长颈鹿”、“矿泉水”等几个,孩子们对了好多答案。

 

忽然下起暴雨。有几个去洗手间的同学被阻在路上。于是课间休息的时间也就很长。第二节课学《雒诵堂选唐诗》。一口气学了四首。依旧是我先诵一遍,帮孩子们正音。然后让他们念入声字、标韵部和平仄。念入声字,大家都没什么问题。标平仄,新同学还是有些怯。至于韵部,新同学找起来比较吃力。老同学几乎看一眼,就知道是什么韵部。我故意每次都喊凡舒、语嫣、兰墨、兰砚四个新同学告诉我每句的平仄。不知道她们后来是不是有些怕了,总要告诉我还没标完。估计这几位新同学还得适应一段时间。万老师又教大家吟了几遍,多数同学基本学会了五绝的吟诵调。略略讲了一些生僻词和典故。让孩子们自己表态,最喜欢学过的五篇绝句中的哪一篇。多数同学选了苏珽《汾上惊秋》,三位同学喜欢王涯《闺人赠远》,单单美仑喜欢李益《鹧鸪词》。又让大家各自吟了最喜欢的一篇。美仑说李益《鹧鸪词》“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两句真好。

 

孩子们吵着要对对联。留了20分钟对对联。出了三个题目,都是从刚学的唐诗中里找的。分别是“锦翅”“辽阳客”“处处湘云合”。子琳、美仑、从心三题都对出来了。其他几位或对出两个,或对出一个。子彧虽是雒诵堂“绣虎”,但对对子似不及“首座”子琳,也没有美仑、从心对得快。

“锦翅”,凡舒、敏宽对“湘江”,兰墨、兰砚对“御沟”,兰墨、欣宇对“黄河”,语嫣对“书包”,从心对“长江”,美仑对“霞披”,子彧对“金鳞”,子琳对“红妆”。看来二字对,所有人都能过关。

“辽阳客”,多数人交了白卷。从心对“中国人”,子琳对“江岭人”,欣宇对“河北人”。

“处处湘云合”,从心对“山山枫叶摇”,美仑对“山山银絮飞”,子彧对“年年桃李芳”,子琳对“池池秋月浮”。我说,我是希望你们对成句“山山黄叶飞”啊。怎么都没想起来呢?

从心对对子的水平超乎我意料之外。居然能跟子琳、子彧、美仑平分秋色。不枉每周来雒诵堂上两次课。

 

突如其来的大暴雨,给我们添了很多麻烦。孩子们基本没带伞。六个孩子课间去洗手间,只拿了万老师的一把伞。雨忽然大得不行。欣宇、敏宽冲了回来。美仑、小兵共用一把伞走了回来。子琳、雨宁两个愣是不见回来。雨下得越来越大,打伞也全不管用。我给子琳打电话,接电话的居然是子琳妈妈。欣宇和雨宁妈妈冒雨去卫生间找,也不见人。差不多过了半小时,两个丫头才赶回来。说是跑到别的亭子里避雨去了。孩子们普遍缺乏安全意识,一下雨就兴奋。欣宇、敏宽恨不得冲在雨里不回来。女生也不怎么怕淋,有些更是大呼小叫。只有子彧沉得住气。第二节课上课之前,再次跟孩子们强调安全问题。课间,不得去水边玩耍。去厕所,要结伴去,最好有家长和老师陪同。如果遇到今天类似的情况,应该在洗手间等,并给老师和家长打电话。找地方避雨,也要尽量找离教师近的地方,等家长和老师去接。

 

雨宁妈妈怕再次下暴雨,带雨宁提前回家了。子彧妈妈被堵在二环路上。我们便在澄碧山房陪子彧。子彧妈妈开车送我们回家。子彧妈妈说这次新面孔不少,我说雒诵堂老同学好几位暑假出国了。子彧妈妈说本来也想陪子彧出国的,可是子彧说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没看过呢。问子彧想去哪儿,子彧说要去泰山和曲阜。我们夸子彧的国学真是学到家了,朝圣心切。子彧妈妈说也没想到国学对子彧帮助这么大,原先还想让子彧去上阅读和写作班的,后来发现子彧国学学进去了之后,和语文相关的能力都上去了,根本不用上阅读和写作班。子彧妈妈说子彧是真心喜欢国学,别的课,都要商量了才会去上,唯有国学课,不能落了。雒诵堂诸生中,子彧大概是最痴迷国学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