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诵堂少年国学课程壬辰春学期第十四课教学手记
(2012-06-02 23:01:53)
标签:
雒诵堂檀作文少年国学大学千家诗对联诗词写作吟诵诗钟杂谈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2012年6月2日星期六
有一位新同学来体验课程。9岁的男生,名欣宇。程度颇好,性情亦佳,甚是难得。据说念过一年私塾,背过四书,喜欢《世说新语》,自己在看。新同学到得比谁都早。个别同学迟到。美仑为每一位比自己小的同学准备了儿童节礼物,包括小班的。梦熹专门给敏宽准备了一份礼物,好像是《说唐》连环画。雒诵堂的同学之间,向来如此友爱。课间美仑又给大家讲笑话,都听了无数遍的,但大家还是很开心。
第一节课吟《千家诗》,照例是先吟学过的,又新教了两首:高翥《清明》、程颢《郊行即事》。美仑、子誉为代表的唯美派女生太喜欢高翥《清明》诗的颔联,恨不得尖叫。我说子誉上次的作业,就化用了“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两句。给孩子们介绍了庄周梦蝶和杜宇啼血两个典故。高年级的几个基本知道。又跟孩子们说因为有泪尽以血的典故,所以古诗词里有个常用词,“红泪”。 程颢《郊行即事》诗,六艺本颈联出句作“莫辞盏酒十分劝”,他本“劝”字作“醉”,我问哪个字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醉”。唯美派女生代表美仑说最喜欢颈联,我说喜欢的是对句“只恐风花一片飞”吧?这句化用老杜,能不好么?子琳说“一片花飞减却春”。子琳对杜诗最熟了。子彧说最喜欢此诗的颔联。跟孩子们强调颔联出句“乱红”是成词。可以说“乱红”,但不可说“乱绿”。又让孩子们体会“一片飞”的“一”字。为什么不说“万片飞”而说“一片飞”呢?万片花飞,再迟钝的人都感觉到了。一片花飞,只有敏感的诗人才能感觉到。
第二节课诵《大学》。照例过堂。这次大家表现很好。都能背出来,而且都是诵出来的。学得越来越多,十来个同学过堂,要花不少时间。但这个环节还是要坚持。过堂具有极大威慑力。别的同学背得烂熟,自己背不出来,面子挂不住啊。因此,谁也不敢懈怠。背熟了,再讲解,也就容易多了。我让新来的欣宇同学也背一遍,他说可能不大熟,敏宽递了本注音本给他,他拿起书就读,语速极快。景琦等同学说读得太快了,都听不清楚了。我说书熟,才能念得这么快啊。过堂完毕,学“格物致知”章。这章非原本《大学》之所有,乃朱子所加。我们用的读本《宋本大学章句》里,这章没有顶格,孩子们无法从形式上找出这章。且此章文风,与他章颇不同,也更难读一些。所以我先给大家诵了一遍,让孩子们一边正音一边句读;又带孩子们诵了一遍。而后又让他们每个人领诵了一遍。估计下次课,多数孩子能背这一章。那时候再略作讲解,估计大家接受起来会容易许多。
第三节课写诗作对。写诗题目自择。景琦的诗钟题目是“屋梅四唱”。其他几个对对子。我在一边看新来的欣宇同学对对子,发现他对平仄和对偶的理解都很到位。他对完了,拿作业给我看。我指出其中有一处错误,还有数处可以对得更好。他在一边又思考良久,说对对子好累啊。敏宽和梦熹对对子,不爱动脑筋。敏宽的特点是照书抄,梦熹的特点是想当然。
景琦诗钟作业:行行住屋高而大,叔叔红梅酸又甜。
子彧写诗太过推敲,想写篇五律,下课了才写四句,说回去再想。我说千万别太风魔,半夜一两点爬起来写诗啊。
其他几位按期上交作业。因为吃杨梅的缘故,有几个人的诗题就是杨梅了。
奕周《咏乌梅》:缀紫星珠涌,垂红味带酸。弹丸有一心,梦住在云端。(十四寒)
嘉宣《杨梅》:江南逢采枝。奇秀晓风吹。邻水落花映,但闻梅子知。乱红欺玛瑙,绿叶伴英姿。却见酸牙露,苦中甜味滋。(四支)
子琳《杨梅》:斜雨绿杨新。闲看絮拂巾。流酸软贝齿,溅液染朱唇。止渴魏军愿,弄梅少妇亲。如今玉碗里,何处品酸辛。(十一真)
美仑《岳墓》:赤胆难消散,忠魂随絮飞。清涟西子笑,红泪祝人挥。素蝶为君舞,子规与士祈。时逢千载逝,唯见勇心威。(五微)
子誉《别友》:凄惨月朦胧。难分此夜中。与君尽杯酒,何年返旧宫。(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