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诵堂少年国学课程壬辰春学期第七课教学手记
(2012-04-07 23:09:39)
标签:
少年国学雒诵堂檀作文千家诗论语吟诵对联杂谈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2012年4月7日星期六
上周末因清明节调休,没有上课。4月2日做了一个香山雅集。孩子们都夸大师兄嘉宣主持得好。我说雅集的主持,轮流做。每次雅集,都换人主持。给大家均等的锻炼机会。子彧的照片登在《小学语文国学》杂志的“国学小明星”栏目里,孩子们争相传阅,评头论足。子彧的脾气总是很好,一般只是说“至于嘛”,今天说了句“去你们的”。子琳说这是子彧骂人最狠的一句话了。梦熹感冒,没来上课。小兵本也说不来上课了,但却跟何马忽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小兵一来,美仑她们又缠着小兵编剧本。小兵对子琳姐姐情有独钟,总是毫不犹豫地让子琳演公主。
第一节课学《千家诗》。学完剩下的三篇平起式五律:杜甫《秦州杂诗》、李頎《望秦川》、张说《幽州夜饮》。杜甫《秦州杂诗》“凤林戈未息”,孩子们对尾联的理解不甚准确,我讲了一下“筑坛”拜将的典故。李頎《望秦川》诗,我说秦川乃唐都长安之山川,当是作者贬谪出京怅望秦川之作。张说《幽州夜饮》诗,美仑问为什么“塞上重笳音”,我说“笳”乃胡笳,是少数民族乐器,其音凄烈。《千家诗》的五律全部学完了,下次课就要开始念七律了。但我总觉得孩子们的《千家诗》五律不如七绝、五绝熟悉,念得太快,又没有太多的时间巩固。
第二节课学《论语》。学完《尧曰第二十》。孩子们看到《尧曰第二十》才三章,都好兴奋。念了之后,发现理解好困难。敏宽倒是初生牛犊不畏虎,捧着杨伯峻的注就念。《尧曰第二十》之首章,历来众说纷纭。我亦只敢存疑。“谨权量”以下,汉儒多以为孔子之言。宋以来亦颇有疑词。“信则民任焉”五字,清儒多疑为衍文,杨伯峻更云孔子不可能有此思想,我则不敢盲从。孩子们都很兴奋,说要是都像这样,就不怕念《论语》了。我说时不再来,你们想再跟我念《论语》,已不可能。下周开始,我们念《大学》。我让大家回去自己找《大学》的本子,强调了要用朱子本,不用《礼记》本。我自己也争取物色一个善本电子版,打出来。
第三节课写诗。河马小兵敏宽对对联,万老师就今天学的五律出了是个对子,结果发现“萧瑟”“迟暮”对他们来说太难了。低年级的孩子,对抽象的词语理解力远不及具象的。我跟孩子们说,写诗不许拖拖拉拉,以后每次要评一个忍者神龟奖。孩子们果然卖力许多。不到二十分钟纷纷交稿。我看了他们的稿子,指出一大推问题,让他们反复吟,尽可能将句子改顺溜,将字改得贴切。嘉宣的诗太实,我建议他尽量多用虚字,要以虚写实。对美仑和子誉的建议是表达要浑成,且不能生造词语。我对孩子们的作品,向来只指出哪里有问题,建议他们怎么改,而绝不越俎代庖替他们改字。
附录作业如下:
奕周《咏乐》:秋收坠落穗,戴月笑归来。尽享丰年乐,明春夹道栽。(十灰)
嘉宣《咏荷》:中通香远溢清枝。玉立亭亭满碧池。遥看淤泥浑不染,清风明月有谁知。(四支)
子琳《玉兰》:粉腻香飘风月下,花开琼萼绮窗前。本应和露瑶台种,为促东君破晓烟。(下平一先)
子彧《春景》:水畔生新草,朝晖映玉华。春残风不暖,零落遍天涯。
美仑《迎春花》:东君梦醒染新叶,朱靥披霜独自开。飒飒寒风犹未暖,伊人莞尔报春来。(上平十灰)
(子誉的诗稿,我怎么找不到了呢?)
景琦诗钟,花雨四唱:黄白柳花飘满地,嫩柔酥雨落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