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焦偱《孟子正義卷十·滕文公章句上》言“梁闇”條劄記

(2011-09-29 19:46:50)
标签:

檀作文

雒诵堂

孟子

焦偱

梁闇

亮陰

杂谈

分类: 读书随劄

焦偱《孟子正義卷十·滕文公章句上》言及“梁闇”,其辭曰:

 

《儀禮·喪服》斬衰章傳云:“居倚廬,寢苫枕塊,哭晝夜無時。歠粥,朝一溢米,夕一溢米。寢不說絰帶。既虞,翦屏柱楣,寢有席。”注云:“楣謂之梁,柱楣所謂梁闇。疏猶粗也。舍外寢,於中門之外,屋下壘墼為之。不塗塈,所謂堊室也。”《既夕記》云:“居倚廬”,注云:“倚木為廬,在中門外東方,北戶。”賈氏疏云:“北戶者,以倚東壁為廬,一頭至地,明北戶鄉陰,至既虞之後,柱楣翦屏,乃西鄉開戶也。”按:既虞之後,始有楣有柱。謂之堊室,以其雖有梁楣,而冥闇不高明,故亦謂之梁闇,即諒陰也。其未葬之前,無柱無楣,但用兩木斜倚於東壁,作塹堵形。向西順斜倚之木,以草為屏,故名倚廬。高宗三年不言,謂既葬居梁闇中,故云高宗諒陰。

 

作文按:焦偱釋梁闇,從鄭玄《禮記·喪服》注,而違《尚書》之傳。

梁闇,或作諒闇、諒陰、亮陰。

 

焦偱所從鄭注之說,見《禮記·喪服四制》篇:

此喪之所以三年,賢者不得過,不肖者不得不及,此喪之中庸也,王者之所常行也。《書》曰“高宗諒闇,三年不言”,善之也。

【注】:諒,古作“梁”,楣謂之梁。闇,讀如鶉鵪之鵪,闇謂廬也。廬有梁者,所謂柱楣也。

【疏】:肖音笑。諒闇,依注“諒”讀為“梁”,“鵪”,烏南反,下同,徐又並如字。案:徐後音是依杜預義。鄭謂卒哭之後,翦屏杜楣,故曰“諒闇”,闇即廬也。孔安國諒為“諒陰”,諒,信也;陰,默也。楣音眉。鶉音淳。柱,知主反。

 

李善注文選潘嶽《閒居賦》,大抵與之同。潘嶽《閒居賦》:

今天子諒闇之際,領太傅主簿。

李善 注:“諒闇,今謂凶廬裏寒涼幽闇之處,故曰諒闇。”

 

 

然《尚書》之注,不主此說。《尚書》作“亮陰”,見于《說命上》、《尚書·無逸》二篇。

《尚書·說命上》:

王宅憂,亮陰三祀。

【傳】:陰,默也。居憂,信默三年不言。○亮,本又作諒,如字,又力章反。

[疏]“王宅憂,亮陰三祀”○正義曰:言王居父憂,信任塚宰,默而不言已三年矣。三年不言,自是常事,史錄此句於首者,謂既免喪事,可以言而猶不言,故述此以發端也。○傳“陰默”至“不言”○正義曰:“陰”者,幽暗之義,“默”亦暗義,故為默也。《易》稱“君子之道,或默或語”,則“默”者,不言之謂也。《無逸》傳云“乃有信默,三年不言”,有此“信默”,則“信”謂信任塚宰也。

 

《尚書·無逸》

作其即位,乃或亮陰,三年不言。

【傳】:武丁起其即王位,則小乙死,乃有信默,三年不言。言孝行著。

 

《尚書》傳,以亮通諒,訓信;陰,訓默。

 

《論語·憲問》篇作“諒陰”: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

何晏《論語集解》:孔曰:“高宗,殷之中興王武丁也。諒,信也。陰,猶默也。”

與《尚書》傳同。

 

 

《尚書大傳》卷二作梁闇:

《書》曰“高宗梁闇,三年不言。”何謂梁闇也?《傳》曰:“高宗居倚廬,三年不言,百官總己,以聽於塚宰,而莫之違,此之謂梁闇。”

《尚書大傳》解“梁闇”,則似包括“居倚廬”與“三年不言”兩事。

 

然梁闇究竟何意,終不易解。朱子《論語集注·憲問》篇云:“諒陰,天子居喪之名,未詳其義。”圣如朱子,尚且闕疑。吾姑劄記於此,望大德君子有以誨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