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颜之推论魏晋名士

(2011-04-21 11:04:19)
标签:

颜之推

颜氏家训

勉学

魏晋名士

杂谈

分类: 读书随劄

补注《颜氏家训》,甚无聊赖。今又至其论魏晋名士一节。观其所论,则纯以成败论英雄也。乃益知其识卑下,终非一流人物。

 

 

【原文】

夫老、庄之书,盖全真养性[1],不肯以物累己也[2]。故藏名柱史[3],终蹈流沙;匿迹漆园[4],卒辞楚相[5],此任纵之徒耳[6]。何晏、王弼[7],祖述玄宗[8],递相夸尚,景附草靡[9],皆以农、黄之化[10],在乎已身,周、孔之业,弃之度外。而平叔以党曹爽见诛[11],触死权之网也;辅嗣以多笑人被疾,陷好胜之阱也;山巨源以蓄积取讥[12],背多藏厚亡之文也;夏候玄以才望被戮[13],无支离臃肿之鉴也[14];荀奉倩丧妻[15],神伤而卒,非鼓缶之情也[16];王夷甫悼子[17],悲不自胜,异东门之达也[18];嵇叔夜排俗取祸[19],岂和光同尘之流也[20],郭子玄以倾动专势[21],宁后身外已之风也[22];阮嗣宗沉酒荒迷[23],乖畏途相诫之譬也[24];谢幼舆赃贿黜削[25],违弃其鱼之旨也[26]:彼诸人者,并其领袖,玄宗所归。其余桎梏尘滓之中,颠仆名利之下者,岂可备言乎!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洎于梁世[27],兹风复阐[28],《庄》、《老》、《周易》,总谓《三玄》。武皇、简文,躬自讲论。周弘正奉赞大猷[29],化行都邑,学徒千余,实为盛美。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至乃倦剧愁愤,辄以讲自释。吾时颇预末筵,亲承音旨,性既顽鲁,亦所不好云。

【注释】

[1]全真:保持本性。

[2]以物累己:因为外物而损伤自己。

[3]柱史:柱下史的省称,为周秦时官名,相当于汉代以后的御史。因其常侍立殿柱之下,故名。老子曾为周柱下史。

[4]漆园:庄子曾为漆园吏。

[5]辞楚相:《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6]任纵:任性纵情,无拘无束。

[7]何晏:字平叔,曹魏名士,与曹爽一同被司马懿所杀。王弼:字辅嗣,曹魏名士,注《易》及《老子》,年二十余卒。

[8]玄宗:指道教。

[9]景附:如影附身,比喻依附密切。景,同影。草靡:赞同,臣服。

[10]农、黄:神农氏和黄帝,为道家学派所宗。

[11]曹爽:字昭伯,魏明帝时大将军,魏明帝死后,为司马懿所杀。

[12]山巨源:山涛,字巨源,魏晋年间竹林七贤之一。史籍未见山涛蓄积取讥之事,或疑颜之推此处笔误,山巨源乃是王濬冲(王戎)之误。

[13]夏侯玄:字太初,曹魏名士,后为司马师所杀。

[14]支离:即支离疏,《庄子·人间世》篇所记异人,以残疾而保全天性,不为世所害。臃肿:指大树因躯干臃肿,而不为匠人所伐,得以尽其天年。《庄子·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15]荀奉倩:荀粲,字奉倩,曹魏名士。娶曹洪之女为妻,其貌美而早卒,荀粲因妻卒伤心过度,不久亦死。

[16]鼓缶:指妻子死了,庄子鼓盆唱歌之事。缶,瓦器。《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17]王夷甫:王衍,字夷甫,西晋名士。《晋书·王衍传》:“衍尝丧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18]东门:即东门吴,战国时期秦国人,为人达观乐命,儿子死后还表现的很乐观。后来成为达观者的通称。《战国策·秦策》::“梁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也,天下无有,今子死不忧,何也?’东门吴曰:‘吾尝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即与无子时同也。臣奚忧焉!’”《列子·力命》篇亦载此事。

[19]嵇叔夜:嵇康,字叔夜,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之一,为司马氏所害。《晋书》有传。

[20]和光同尘:把光荣和尘浊同样看待。《老子》:“和其光,同其尘。”

[21]郭子玄:郭象,字子玄,注《庄子》。《晋书》有传。

[22]后身外已:《道德经》第七章:“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23]阮嗣宗:阮籍,字嗣宗,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之一。《晋书》有传。

[24]畏途相诫:《庄子·达生》篇:“夫畏途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

[25]谢幼舆:谢鲲,字幼舆,西晋名士。《晋书》有传。

[26]弃其余鱼:把不需要的鱼扔掉。《淮南子·齐俗训》:“惠子从车百乘,以过孟诸,庄子见之,弃其余鱼。”

[27]洎:至,到。

[28]复阐:重又流行广大。

[29]周弘正:见本卷前注。大猷(yóu):治国的大道。

【译文】

老子,庄子的书,讲的是如何保持本真、修养品性,不肯以身外之物来损伤自己。所以老子隐姓埋名做柱下史的职务,最后隐遁于沙漠之中;庄子隐居漆园为小吏,最终拒绝了楚威王召他为相的邀请,他们都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人啊。后来有何晏、王弼,宣讲道教的教义,当时的人如影子依附于形体、草木顺着风向一般,都以神农、黄帝的教化来装扮自身,而将周公、孔子的学业置之度外。然而何晏因为党附曹爽而被诛杀,这是死在贪欲的罗网上了;王弼以自己的所长去讥笑别人而遭来怨恨,掉进了争强好胜的陷阱;山涛因为贪吝积敛而遭到世人议论,这是违背了聚敛越多丧失越大的古训;夏侯玄因为自己的才能声望而遭到杀害,这是因为没有从庄子所说的支离和臃肿大树等无用之材得以自保的寓言中汲取教训;荀粲在丧妻之后,因伤心而死,这就不是庄子在丧妻之后敲缶而歌的超脱情怀;王衍因哀悼儿子而悲不自胜,这就不同于东门吴面对丧子之痛所抱的那种达观态度了;嵇康因排斥俗流而招致杀身之祸,这哪能算是“和其光,同其尘”的人呢;郭象因声名显赫而最终走上权势之路;也没有达到甘于人后的境界;阮籍纵酒迷乱,违背了险途应该小心谨慎的古训;谢鲲因贪污而丢官,违背了节制物欲的宗旨。以上诸人,都是玄学中人心所向的领袖人物。至于其他那些在尘世污秽中身套名缰利锁,在名利场中摸爬滚打之辈,就更不用说了,这些人不过是选取老、庄书中的那些清谈雅论,剖析其中的玄妙细策之处,宾主之间相互问答,只求娱心悦耳,但这并不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的事。到了梁朝,这种崇尚道教的风气又流行起来,当时,《庄子》、《老子》、《周易》被总称为“三玄”。梁武帝和简文帝都亲自加以讲论。周弘正奉君主之命讲述以道教治国的大道理,其风气影响到都城和到处的大小城镇,门徒达到数千人,确实是盛况空前的事。后来元帝在江陵、荆州的时候,也十分爱好并熟悉此道,并召集了学生,亲自为他们讲解,达到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地步,甚至在他极度疲倦,或忧愁烦闷的时候,也靠玄学来自我排解。我当时偶尔也在末位就座,亲耳聆听元帝的教诲,然而我这人天资愚笨,对此又缺乏兴趣,并没有特别的收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