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蕊香
乳鸭池塘水暖,风紧柳花迎面。午妆粉指印窗眼,曲里长眉翠浅。
问知社日停针线,探新燕。宝钗落枕梦春远,帘影参差满院。
【题解】
本篇写女子的春愁。窗外的春光勾起了她的春愁,然而没有人陪伴她。她的落寞,得不到一点儿的安慰。
【句解】
乳鸭池塘水暖,风紧柳花迎面
苏轼诗里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水暖鸭戏,是春天的标志。乳鸭,是雏鸭,新生命总是让人欣喜的,况且是在明媚的春光里。柳花随风飞舞,飞到行人的脸上。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户外的一切,生机勃勃。
午妆粉指印窗眼,曲里长眉翠浅
可是总有春愁啊。窗外春光窗里人,一帘内外,心事谁人知呢?一般都说“晓妆”,这里却是“午妆”,可见是晚起。晚起的缘故,自然是因为春闺无事。纵然起来了,还是无事可做。只是隔着窗子,看窗外的风景。纵然有心事,惆怅也罢,心动也罢,也无人可说的。有意无意之间,且将粉指印在窗上。“窗眼”,就是窗子。我家皖南乡间,至今仍是如此称谓。将粉指印在窗上的佳人是个什么模样呢?她有修长的眉毛,细而黑。古诗文形容女子眉毛好看,喜欢用“翠”字。李贺《许公子郑姬歌》诗里说“自从小靥来东道,曲里长眉少见人”。“曲里长眉”,原是说美人的。“曲里”点明女子的身份是青楼中人。《北里志》里说“平康里:入北门,东回三曲,即诸妓所居之聚也。”
问知社日停针线,探新燕
社日,即是春社,指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一般在春分前后,是唐宋人很重视的一个节日。当时习俗,春社之日,女子不做女红。春社的标志性物候,是燕子飞来。这两句纯是写时令物候,唯有“问知”二字略有深意。居然要在问过人之后,才知道是春社之日。可见岁岁复年年,闺中人是怎样的无聊了。
宝钗落枕梦春远,帘影参差满院
虽则是日子过得无聊,但内心终究知道春社到了。春愁在刹那之间袭来。人前或可以掩饰,可是梦中呢?夜半梦中惊醒,好生凄凉。“宝钗落枕”,是说闺中人梦中惊醒。“梦春远”,交待梦的内容。世间最伤心的事,莫过于美人迟暮。可是独坐春闺,也没有一个知心人共度好时光,岁月终究是要辜负了。须知“春远”二字,不仅指“流水落花春去也”而已。夜半醒来,窗外一片沉寂,庭院里满地都是帘影。落寞芳心,如何可以获得安慰呢?
【评解】
陈洵《海绡说词》评周邦彦这篇《秋蕊香》说:“春闺无事,妆罢惟有睡耳。作想象之词最佳。不必有本事也。‘梦春远’,妙。此时风景皆消归梦中,正不止一帘内外。”“梦春远”三字,有的版本写作“春梦远”。俞平伯《清真词释》里说:“一篇警策只在‘宝钗’一句,而此一句之中,尤以三字为佳耳。将平仄问题搁开,试易‘梦春远’为‘春梦远’,颠倒一字而神味顿减,其故乃人寻思也。盖娇慵姿悦,以‘梦’字揆之;所梦伊何,以‘春’字括之;春梦何凭,‘远’字尽之;遂觉唐诗‘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之犹滞形迹也。又与南唐词之‘细雨梦回鸡塞远’异曲同工,惟彼词‘远’字蒙鸡塞言,此‘远’字独用尤为浑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