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2011-10-13 10:25:09)
标签:
房地产调控房产 |
分类: 工作坊 |
“金九银十”带给人很多疑惑:房价没降,成交量也无增长,连一向都是企业杀手锏的“特价房”在推出时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购房者在犹豫,企业在观望,可以说,“金九”不仅考验了产品的成色,更考验了买卖双方的耐性。“买还是不买”?“降还是不降”?9月将尽,徐州楼市很难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然而,正如暴风雨前的宁静,表面上的波澜不惊,难以掩盖水下的汹涌暗流。随着调控的不断深入,首付比例的增加,贷款利率的上调,人们逐渐发现,如今的市场早已不是曾经的卖方市场,如果不是购房者的一厢情愿,那么他们手中就已有了更多同开发商谈判的筹码。
好房子就是筹码。像服饰、家电、电子产品一样,品牌效应越强,筹码分量也就越大。在房地产市场,企业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不仅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居住理念,还能够提高和塑造城市的价值。这样的企业越多,可供购房者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城市的发展也就更迅速。
在博彩业中,蓝色筹码因为价值最高,而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股市中,蓝筹股权重大、业绩优、回报高,成为股民追捧的对象。而房地产行业中的蓝色筹码,因为楼盘的品质好,升值潜力大,经过口口相传,而成为“名宅”、“贵宅”。“蓝筹”企业的获益,是品牌化时代的极好诠释。买房子,将跟购买其它商品一样也要“看牌子”。
几年前,我们惊叹于绿地、世茂、开元等品牌房企的强势进驻。今年,当我们还没从保利、华润、美的、深物业等上市企业相继落户的唏嘘声中走出来,万科、万达们的脚步也开始在耳边响起。格局的巨变,版图的颠覆即将到来,我们将见证徐州地产理性发展的变迁。可以预见的是,本土房企和外来中小企业将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市场终不再是过去的市场,房子也不再是过去的房子。
房地产市场是优胜劣汰的市场,在政策调控的步步紧逼之下,多数中小房企将退出楼市的舞台。新一轮洗牌过后,购房者会发现,保值、增值的房产都是“蓝色”的筹码。很快,作为衡量“蓝筹”企业的基本标准,“绩优、稳定、潜力”将成为人们买房置业的最重要参考。
2011年是楼市激荡变幻的一年,喧哗之声不绝于耳;2011年也是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一年,内心骚动不安。品牌的树立、蓝筹的打造,仅仅是一个开始;对徐州楼市来说,理性占据主导,品牌引领发展,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