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论多幸运 我都感到战战兢兢

(2016-02-04 11:16:23)
标签:

健康

情感

eap

职场心理

天津心理咨询



(本文已发表2016年2月4日《每日新报-职场版》)
http://s11/mw690/001lyZtkty6Z6dzflIm2a&690我都感到战战兢兢" TITLE="无论多幸运 我都感到战战兢兢" />
  “我很苦恼,总是有一种不安全感包围着我,我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害怕。”刘鑫说,或许是他想得比较多,又或者是他看得比别人远,可不管怎样,他都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忧虑。
  去年年初,刘鑫从原来的小公司跳槽。自从跳槽后,刘鑫就一直苦恼。他的苦恼并不是找不到工作,相反,刘鑫很幸运地找到了心仪的公司,并且薪酬待遇都很高。该公司的实力相当雄厚,规模很大,在别人眼里,刘鑫算是找到了一份让人羡慕的好工作。刚接到HR打来的电话时,刘鑫很兴奋,可没有两天,兴奋就被焦虑感所代替。比如,自己刚从小公司出来,能跟同事们和睦相处吗?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应付工作吗?自己的能力能胜任岗位吗?如果试用期过不了怎么办,那自己不就等于失业了吗?
  入职一周后,这些让他担心的问题似乎都没有发生,可刘鑫又开始发现新的值得考虑的问题了。“完全和想象的不一样,许多工作都是以前没做过的,我不会,也没有人教,只能靠自己摸索。”刘鑫抱怨道,“我不敢跟别人多说话,既怕人家笑我,又怕我得罪人;我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怕站错队,每天都是小心翼翼的,就怕出错。”刘鑫所抱怨的这些问题,都是根本没有发生的,甚至根本不会发生的,可他自从进入公司后,就一直处在杞人忧天的状态中,臆想了很多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自己工作不好被辞退,或者跟错了上司被当成炮灰等等。
  刘鑫说,他的担心并非多余。他的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私企,工作环境相对复杂,加之当时自己的能力有限,因为一点小失误而被别人利用,最终导致被迫辞职。如今虽然换了环境,可他总是在想:上一份工作的公司是一个小私企,小私企尚且如此,那么现在的这家大型公司,人际关系会更加不好处,境况肯定会比上次更加“凶险”。“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为什么比我有能力的人都不太好找工作,可像我这样能力并不突出的人,竟然可以在这样的大公司里上班,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对于自己的现状,刘鑫总是怀疑。
  (记者 白颖文)


  赵励君心理顾问回复
  刘鑫表现出的是对职业的稳定感不足、对远期的消极预测过多、对人际环境过度担心、猜疑等,因此而陷入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的苦恼中,这些都和内心安全感不足有关。
  安全感是人类的本能需求,是人对有可能出现的危险、风险的确定感和可控感,用马斯洛的话表述:“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而职业方面的稳定感,则是安全感在工作层面、社会层面中的具体表现。
  随着当代职场高强度的竞争、经济和行业变化起伏大、生活成本高、生活压力大,人的工作已从当年的比较稳定变成了现在的越来越不稳定,导致人们对自己在工作中、职场上的不安全感越来越高。
  从生存角度看,拥有适度的不安全感可以保持对威胁的警惕和反应速度,是保障并利于生存的基本素质。但是如果不安全感过多、过高就是问题了,经常处于过度担心、紧张状态的人会极大地加重身、心负担,容易患上各种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影响整体幸福感。

  从现象上看,有的人害怕大的变化和起伏,偏爱安稳、恒定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而有的人则喜欢变化、起伏多样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和内心深处安全感建立得好或坏有关。
  安全感的建立要追溯到整个成长经历中受到的养育和照顾质量。父母或看护人如果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持续稳定的爱,孩子会觉得舒适与满足,由被爱感到安全,并延伸出对他人的信任、对周围世界的期待,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感,这便形成了最初的安全感。
  如果孩子从父母或其他养育人那里没有得到足够的爱,甚至遭受虐待、鄙视和羞辱,孩子就会感到焦虑,产生不安全感,对他人和周围世界抱以不信任甚至敌视,长大后就会陷入自我评价不足、自我认同不够的困扰,现实中就和案例人相似总被担心、焦虑包围着。 
  一个安全感不足的人,往往会用不安全的角度去预测和解读外界和外人,在包括职场在内的各种社会交往中,常会自己猜猜、预感到被拒绝、受冷落、被抛弃等。自己无法自信地对待自己,同时也不会信任他人,在关系中无法以平和状态与他人相处和分享,内心经常处在惶恐不安的状态中。
  而安全感比较充分的人,一方面能够比较好地自我接纳、自我认同,另一方面能够对他人报以信任、友好和宽容的态度,在社会交往中会相信自己能够被人喜欢、被人接受,同时对他人和周围世界释放出宽和、温暖的信息流,从而容易在互动中结交更多朋友。

  那么,对于安全感不足的职场人,应该怎样自我调整呢?第一, 理解不安感。现今社会里竞争、快节奏等已经是常态,保留恰当的不安意识能够促进各方面的效率相对提高,正视和恰当接受这种不安感,可以减少因为不安而不安,减少因为对不安感偏见而增加新的焦虑。
  第二,未雨绸缪。不安感主要是对远期不可预见而产生的恐惧和担忧,那么,适当做好远期的规划与设计,就可以降低一定的担忧。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根据自己实际工作中的体会体验感悟、根据个人的潜力特质兴趣、根据行业地域企业岗位等,综合分析后做出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
  第三,提高自身能力。专业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职场人的价值性。在做到本岗专业熟练后,争取做到一专多能、一岗多能,在目前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中,这种节约型人才是老板眼里可爱的人。
  第四,提高主动性。调查中显示,在企业主最关注的因素中,员工的主动性、责任感始终是排在首位。特别是在员工主动性、责任感普遍越来越少的大趋势下,能够在工作中适当增加一些,即可以显出明显差异性。
  第五,合理充电。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技能等可以提高职业竞争力。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学习是开卷有益的事,但充电一定要尽可能与本岗绩效、与职业生涯设计联系起来,不要泛泛地充,以免既占用了很多业余时间影响了休息,客观上增加了紧张感,又没有使充电内容尽快在本岗绩效上见到效果,反而在企业调整中加重了危险。
  第六,学会自我放松。职场不安全感过重时,身体和心理都会增加紧张、焦虑等感受,这时可以试一下自我放松,比如集中精力做一件喜欢做的事情,新事情的转移体验可以减轻原来关注点的感受。当感觉不安时有意让自己表现得轻松、愉快一些,也可渐渐降低原来的紧张感。
  第七,建立好的支援系统。不论是职场不安感还是其它压力、烦恼等,如果在家庭或朋友范围内拥有一个好的倾诉、关注、关心氛围,都可以有效地缓解不良感觉对身心的伤害,因此拥有一个较好的社会支持氛围对于现代都市人是重要的。当然,如果能够拥有专业心理顾问人员构成的支持系统,自然是更好了。

  (本文已发表2016年2月4日《每日新报-职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