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重口味”减压 心理更“阴暗”了

(2015-03-27 11:48:57)
标签:

减压

看鬼片

职场心理

eap

天津心理咨询



用“重口味”减压 心理更“阴暗”了
(本文已发表2015年3月26日《每日新报-职场》)

http://s10/mw690/001lyZtkty6R1qg7vjb69&690心理更“阴暗”了" TITLE="用“重口味”减压 心理更“阴暗”了" />
  李强在一家集团公司做销售,由于岗位原因,李强很少能正点下班,假期也少得可怜,再加上平时公司要求业绩,各方面的压力让李强透不过气来。工作不到两年时间,李强仿佛变了一个人:失眠、沉默寡言、无精打采、暴躁易怒等,他尝试过看心理医生,也尝试过用药物减压,可都收效不大。
  有一次,李强无意中打开一个网站,被里面的一些“重口味”恐怖图片所吸引,看到这些图片,李强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不但如此,李强还下载了很多恐怖电影,在这些恐怖片的“陪伴”下,他终于睡了好觉。自此以后,李强好像对这些“刺激”的东西上瘾了,甚至发展到现实生活中,他只对别人的“不幸”“失败”“倒霉”等负面信息感兴趣,甚至还有一股莫名的兴奋。每每听到别人抱怨,他总会显得特别活跃,表面上出谋划策,实际上却想看笑话;不但如此,每次跟其他人聊天,李强本身也是充满了“怨气”,不是抱怨公司不好,就是抱怨同事不配合,总之永远都是消极、负面的情绪。
  这些负能量好像让李强找到了发泄渠道,他不再想着工作上的那些压力了,表面上看李强不再那么沉默寡言、暴躁易怒了,可他感觉自己的心理变得越来越“阴暗”了。有一次开会时,老板告诉大家,公司这段时间以来的效益每况愈下,可能要暂时停掉一些项目。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沉默了,李强也装作很着急的样子,甚至当即表示要增加自己的业绩帮公司渡过难关,“我的表现是做给别人看的,其实从我心里来说,却是有些幸灾乐祸,真想看看公司效益能够低到什么程度,甚至想看看公司会不会倒闭、倒闭之后老板会不会落魄到去打工。”说起这些李强很痛苦。不但如此,大家每次聊天,明明很开心的话题,可只要有李强的加入,不知不觉就变得很压抑。有一次,有个同事因业绩突出得到老板的表扬,午休时,大家都纷纷向该同事表示祝贺,可只有李强,虽然也象征性地向同事表示祝贺,但却跟那位同事说:“别看你现在业绩好,老板器重你,下个月你业绩下滑了,就该末位淘汰了,不管你以前的业绩怎么样。”李强的话让同事很不高兴,类似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李强总是把这些负能量、不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李强的这些变化,同事也注意到了,慢慢地,同事们开始不自觉地跟李强疏远了,不愿意与他有太多的交流。
  “我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让自己心里舒坦,我总是看着别人过得特别好,压力也不大,只有我每天扛着那么大的压力,心理极其不平衡。”李强说,他也觉得自己的负能量影响到工作,影响到与同事的关系,可他就是对这种状态“欲罢不能”。
  (记者 白颖文)



  赵励君心理顾问回复
 
  案例中的李强,看似是通过看恐怖片“治好”了失眠,其实只是个案。首先说,在特定的情况下,少数人确实可以通过看恐怖片得到一定的减压、缓解的效果,其背后的心理机理包括行为心理学的“紧张-放松”原理、情绪心理学的转移原理,使人把当下的焦虑情绪快速转移到恐怖片所制造的氛围中去。从深层心理学角度看,恐怖片中某些虚拟情节可能会影射出人的一些原始意向,这种影射也能满足人的一些深层潜意识的需要。在生理机理上,看恐怖片时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也能带来一定的舒缓感觉。
  但是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看恐怖片确实能使一小部分人众起到一定的“拟减压”效果,比如年轻、身体较好,心脑血管的耐受度相对好一些,能够经受一定程度快速的升压变化。但是不管是年轻或不年轻,这种减压方式对自己心脑血管带有折磨性质的考验,不能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此不是多数人众适宜的减压方式。与此同时,以上几种心理、生理机理带来的放松效果并不持久,而且都只是表层的效果,所引起的变化并不能助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压力。这种对自己的身心带有折磨性质的“减压”,时间长了反而会加重人的心理负担,加重负面心理。

  回到个案中的李强,从他叙述的“长期失眠、沉默寡言、眉头紧锁、心情烦躁易怒”等情况看,在他接触恐怖片之前其实已经有比较严重的压力综合症了。他叙述的这些症状既有较重的焦虑表现,也有较明确抑郁症状,也正因为症状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才会出现常规方式无效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很建议李强通过正规的心理咨询减轻压力综合症的困扰,这是从根源上的解决。而通过看鬼片给自己强刺激的方式,短期看似有效,但压力根源并没解决依然存在,就像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的马抽上几鞭子还能再跑一会,但再跑下去无疑是身体心理恶性透支,远期结果很危险。 通过让自己更加紧张的恐怖片来“疗伤”,其结果只能是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沉闷阴郁,渐渐形成对其他人的仇视,见不得别人好,总想“泼冷水”,表面上觉得自己的话很客观,而实际上情绪很悲观,同时潜意识里还会产生“自己过不好,也不想别人过好”的扭曲心理。
  与此同时,李强可以增加一些户外运动、与人倾谈等健康的放松方式“解压”,逐渐调节低落情绪,增强自我应对压力的能力。像健身运动、交友、和朋友一起喝酒聊天,也都能比较容易地转移情绪。

  (本文已发表2015年3月26日《每日新报-职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