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明不忙偏要装 压力好大

(2014-08-29 20:17:35)
标签:

健康

情感

eap

职场心理

天津心理咨询



明明不忙偏要装 压力好大
(本文已发表2014年8月28日《每日新报-赢周刊》)

http://s14/mw690/001lyZtkty6LD2UqObX5d&690压力好大" TITLE="明明不忙偏要装 压力好大" />

  “现在我每天过得都很累,不是身体累,是精神累。”小田烦躁地说,“每天都要装成很忙的样子,让我很难受。”
  小田说,他这种难受的感觉是从最近几个月开始的。几个月前,小田同学聚会,接到通知后,小田满口答应,并且主动要求通知几个要好的同学,可当他联系这些人时,得到的答复不是“最近很忙,我要安排一下行程”,就是“说不好,一直没有时间,怕临时有事”,这让小田心里很不舒服,“就好像我一直闲着似的。”在聚会当天,大家自然吐槽自己如何忙,并且很羡慕地对小田说:“要是像你一样优哉就好了。”同学的话让小田感到很别扭。事后,本来小田想跟哥们儿诉诉苦,可还没寒暄几句,对方就开始抱怨:“累死了,老板什么都让我干,好像离了我公司就要倒闭似的,改天不忙时请你喝酒。”
  “想跟亲朋好友问个好,可还没说几句,对方就开始说自己忙,好像不忙的人都是可耻的,或者马上就要沦落为被淘汰的人似的。”周围人的态度让小田很生气。后来,小田偷偷注意周围的同事,明明正在“噼里啪啦”敲字聊天,可接到电话时却说“忙着弄资料了,老板给我一堆事儿”;明明在跟大家天南海北乱侃一通,可当有人约聚会时却说“忙晕了,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从那时候起,再有人给小田打电话,他也开始变忙了。
  “现在只要有人跟我说出去玩或者吃饭之类的事,我都要先安排一下自己的‘档期’,而且有时还会故意迟到几分钟,甚至有时为了显示自己很忙,我都会把这些约会推掉。”小田无奈地说,在外人看来,他是备受重用、工作繁忙的人,可实际情况他自己最清楚。“其实我挺爱玩的,可总是参加聚会,会让人觉得自己很‘没用’,”对此小田很无奈,“有时我偷偷出去旅游,有人问起来,我就说是出差。”
  这样的状态让小田很痛苦,而且感到非常有压力。“可能是我表现得‘太忙了’,现在大家再见面,都问我什么时候升职,我又要用其他借口来圆我之前说过的谎。”说起这些,小田只有苦笑。
  (记者 白颖文)


  赵励君心理顾问回复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
  有些成功人士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忙碌,而成功的现实代名词往往是有名、有利,于是很多人把忙碌——成功——名利之间画了链接线。久之,中间接被省略,就成了忙碌=有名利的直线链接。名利二字是人性中最基本的趋向之一,人尽喜欢。当忙碌成为名利的直线链接后,忙碌也成了人所喜欢的东西。(成功的定义本身就是模糊的,一人一个理解,但物质社会往往把成功的定义逐渐狭义化。这是另一话题。)
  与此同时,人人都有生存性焦虑,是原始焦虑与生俱来的。无名无利、被瞧不起、被不认同等都是令人恐惧的重要成分。因此,作为无名无利的象征——不忙,人们也就一起连带着恐惧了。既然恐惧就要想办法摆脱,装忙就是最简单的摆脱方式。

  “忙”要做区分
  忙是有价值的可能表现之一,但不是唯一表现。忙除了能证明忙本身,并不能直接证明别的。反过来说,有价值不一定只忙不闲,反而常常会是有张有弛、忙闲结合。
  忙得抬不起头、喘不过气,兴许是瞎忙,是没忙明白。不忙也说忙,可能有一定不自信成分在内,担心丧失外界对自己有价值的评价,于是才装忙。假如个人价值体系稳定,也就不需要通过忙的外在现象证明。
  闲着却说忙,可能有较强的内在焦虑存在,因为焦虑,所以条件反射式的强制远离“闲”这一象征。装忙也与比较心理有关。因为担心在比较中丢面子,于是人会通过炫耀来维护面子。装忙也是一种炫耀,因为从表浅的层面上说,忙=有价值=比别人好。只是要很遗憾地说:这个公式是错的。

  装忙后会有一定失落感。
  装忙毕竟不是真忙,在得到一定心理满足后往往会有失落感,这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是心理的感知。之所以装忙,是因为害怕“闲”的远期象征指向,是价值不稳的焦虑造成装忙。但是装忙之后价值并没提升,原本被焦虑、被担心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于是焦虑和担心依然存在。而与此同时,时间却在装忙中继续流失,越流失危机感越强,惭疚感或自责感也会增多。于是,在已有焦虑、担心等基础之上,总的负面心理感受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
  另方面来自生理周期的波动。不管真忙假忙还是装忙,机体都需要保持一定紧张,紧张促使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人是处在兴奋状态。当忙过之后,肾上腺素水平下降,人就会有疲乏、失落、怅然等感受。这种生理潮回落也加重了失落感。

  装忙能给人短时的心理安慰。
  行为本身对情绪具有影响力。当因价值系统不稳而焦虑时,通过一定的外在行为改变(忙起来),能使焦虑减轻一些。哪怕是装忙或假忙,行为本身的效果都能对焦虑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这种影响力、效用期都是暂时的,不能改变内在价值不稳这一根本问题。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如果觉得自己有装忙现象,不妨分二步走:
  在暂时还没有找到真忙起来、真正提升内在价值的有效途径之前,必要时可以恰当地装装忙。装忙虽然改变不了实质问题,但可以在当时状况下临时减少焦虑感。相比起来,因为不忙而被旁人看不起、被人冷落的心理危害更大。两害相衡择其轻,暂时装装忙,也算是临时性的自我心理维护方式之一,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第二步,认识上要理解装忙只是临时救急,并不治本,同时还会加大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浪费。因此,尽快找到“真忙”的方向、途径和方式才是长远之策。如果在寻找真忙方向上有迷惑,可以借助外界力量,如身边较有见地的知心朋友可以深入聊一下,也可找专业的心理顾问、职涯顾问聊聊,都能得到一些盲区外的建议。

  (本文已发表2014年8月28日《每日新报-赢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