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升职了 曾经的好人缘咋没了?

(2014-06-03 19:50:33)
标签:

健康

情感

eap

职场心理

天津心理咨询



升职了 曾经的好人缘咋没了
(本文已发表2014年5月29日《每日新报-赢周刊》)

http://s12/mw690/001lyZtkty6JogkUzHB1b&690曾经的好人缘咋没了?" TITLE="升职了 曾经的好人缘咋没了?" />

  三年前,张玲来到杂志社做编辑,那时候她还是新人,因其工作努力、勤奋好学,受到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喜欢。由于业绩突出,前不久,张玲被提拔为部门主编。
  上任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帮助部门策划一个活动选题。拿到同事给出的方案后,张玲赶着周末的晚上在家里修改,直到深夜。可是当周一早上张玲见到那位同事,告诉对方自己是如何加班加点为她修改方案时,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对方满脸的不快,这让张玲有些尴尬。“以前我们也在一起探讨方案,她都是蛮随和的,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她反应这么大。”让张玲想不到的是,没过两天,部门主任找到张玲询问起方案的事,并旁敲侧击地提醒张玲做事要得当、适度,不要对下属的方案完全否定,并强调这样做有违杂志编辑工作的基本规律,是对他人工作的不公正评价。部门主任的话让张玲一时摸不到头脑,不知该如何回答。
  就在方案的事情过了没多久,张玲在审核其他编辑约来的稿件时,发现其中有篇稿子的风格与版面不太相符,所以自己另选了一篇文章,让编辑替换掉。张玲的这个举动又引起了同事的不满,话里话外觉得张玲做事不客观,经常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评论稿件。“其实我只是从工作角度就事论事,希望杂志的版面做得好看耐读,并没有掺杂个人的好恶,可是我的苦心大家就是不理解。”
  张玲发现,自从她上任以来,总是有各种不和谐的小插曲出现,为了不影响工作,张玲与部门主任谈过很多次,部门主任虽然很理解她,但还是叮嘱张玲,做事要得当,要注意方法。后来,张玲忽然意识到,同事们和她基本都是差不多时间进入杂志社的,如今自己升职了,手中掌握着对同事工作业绩的“生杀大权”,而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事现在却成了自己的下属,这难免会让别人有想法。张玲越想越困惑,觉得职位变了,身份也跟着发生变化了,新的人际关系让她有些头痛。“昔日的同事忽然成了下属,我该怎么处理这样的关系呢?”张玲难过地说,“如果别人升职,我会很乐意去配合工作,可现在升职的是我,怎么大家对我的想法就变了呢?”
  (记者 白颖文)


  赵励君心理顾问回复
  先说这个实际事例,这个同事的反应有她的正常性,张玲在实际处理上的技巧是有些不足。假如在修改之前张玲先跟对方交换一下意见,先肯定方案中可取的部分,再就自己觉得可以探讨的部分询问对方的创意想法,再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这样对方接受起来就会容易很多。还有可能,经过双方交流后,张玲可能会更多地理解对方方案中的思路,也许一些之前认为需要修改的部分就不用修改了。
  不管是新上任的还是老领导,都尽量避免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唯一正确的,假如抱有这样的想法,同事出现不满意就很正常,再加上是新官上任的敏感时期,反应就更激烈。建议张玲再过一段时间,过了新官上任这个特殊阶段后,找机会和这个同事私下交流一下,做些填补。

  至于觉得“人际关系让自己头疼”,为什么觉得头疼?因为自己把它想重了。“想重了”有许多可能的来源,如果从心理视角去看,其中来源之一是内心里先把自己当成领导了、把自己当回事了,但别人又没把自己当领导、没把自己当回事,所以焦虑,所以头疼。
  其实呢,不论升职与否,都不要过度地太把自己当回事。升职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如果你太当回事了,那你的表情、语气、姿态等等一举一动都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不断地暗示大家:我升职了、我和你们不一样了、我不自在了等等。这不但不能使你的焦虑降低,反而只会不断唤醒他们心里的不平衡,主动刺激某些同事的自尊心,那么一些不和谐的事也就难免了。

  同时也要理解,新角色之下必然会产生新的心理距离。心理学认为,人毕生都在不断寻找、建立和维系着各种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就在于对双方身份、关系的变化能够准确把握,关系的好坏就看距离与角色是否相符合。角色总在变的,符合当时角色的距离就是好的关系,太远或太近都不是好的关系。
  升职后你是领导的角色了,与原来同事之间的心理距离拉大一些是必然的,这并不需要不安,职场中包括生活中,都需要“适度的心理距离”,意味着各自需要拥有一些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如果一味追求和以前一样不分彼此、同一战壕的人际感觉,反而是不恰当的。

  (本文已发表2014年5月29日《每日新报-赢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