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挑喜欢的做 是职场“死胡同”

(2014-04-21 15:08:00)
标签:

健康

情感

eap

职场心理

天津心理咨询



挑喜欢的做 是职场“死胡同”
(本文已发表2014年4月13日《今晚报》)

  “趁着年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已经成了很多90后青年的信条。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38%的90后找工作是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的。将“个人兴趣”排在求职首位,不仅凸显90后强调自我的择业观,也揭示了职场新人对成功与兴趣的错误理解。把喜欢与不喜欢作为坚持与否的理由,会让职场道路变得越来越窄。

  四成大学生 凭兴趣找工作
  初入职场,对涉世未深、缺乏职业规划能力的毕业生来说,第一份工作能否选好、做好至关重要,而他们在选择工作时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感兴趣的工作找不到,不感兴趣的工作又不想做,到底兴趣与理性孰重孰轻?
小刘是承德人,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上大学期间偶然接触到了新闻专业课程,对记者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一直想做一名记者,因为这能让我涉猎很多领域,认识很多人,去很多地方,接触到最前沿的新闻事件。我想,自己独自完成一个采访,写一篇独家专访应该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小刘说。
  “我不认为他适合记者工作,他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上学时和陌生人说话都会害羞、脸红,更别说是采访了。”小刘的女友不认可他的选择。
  小刘并不在乎家人的意见,依旧寻找着能让他圆梦的地方,可是将近两年了,应聘了多家媒体,始终没有单位愿意录用他。小刘说:“在报社实习时老师们总说我没有新闻敏感度,建议我选择其他职业,但是其他工作我就是不感兴趣,不喜欢干了也不会有多少工作热情。”
  找第一份工作,不像在超市购物,想拿什么就放在车里,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恶,挑挑拣拣。因为刚刚毕业,能控制的因素非常有限,这是所有毕业生必须面对的现实。而事实还在于,很多职场新人在自己的兴趣无法落地时,根本不想想自己有没有做喜欢事的资本。

  干着没意思 成了跳槽理由
  “我听过乔布斯、巴菲特这些大亨的演讲,也关注了许多关于成功学的书籍,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做你喜欢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冯磊坚信,只有喜欢,才能成功。可是为了这个信条,毕业后他在职场上已经“三进三出”。
  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冯磊秉承“做自己喜欢的”这一准则。起初,因为喜欢较为开放自由的工作环境,他选择外企的办公室担任普通文员,日常处理一些资料,偶尔还要处理一些杂事,比如帮领导签收快递,端茶倒水,打印文件之类的。过了试用期后,冯磊觉得这样的工作无法体现他的价值,换了谁都能做,而且太乏味,便主动辞职了。
  从外企出来,冯磊又开始对电子商务产生了兴趣,随即被一家网络公司录用了。开始觉得还挺有意思,可后来发现,除了写文案,还要做一些基础的图片处理和海报设计,甚至还得组织活动,休息的时间全都搭上了。没多久他又辞职了。
  鉴于以往的失败经历,冯磊觉得自己更适合那种时间和工作地点比较有弹性的工作,因此他选择做市场营销。可工作几个月后,发现与自己最初的想法实在相去甚远。“我一直在寻找自己喜欢的事,可真的做起来才发现‘喜欢的事’最终都与现实有着天壤之别,每次都觉得这就是自己最喜欢的职业,但最终还是以失望告终,弄得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了。”
  (记者 蒋瑶)



  专家有话说:只挑喜欢的做 是职场“死胡同”
  ——心理咨询师 赵励君

  如今,在很多成功学书籍和励志演讲中,总会听到成功人士、职场导师讲述自己的成功路径,其中之一就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似乎已经成了职场新人追求的目标,他们深信这句话的力量,实际上,这个建议却成为许多职场新人发展道路上的陷阱。

  很多90后在择业中喜欢用个人兴趣、爱好作为就业的必要条件,恰恰是一种较为不妥的做法。兴趣与职业本身是充分关系,而非必要关系,兴趣往往是个人的,但工作是社会的。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可能会有很多个兴趣,且随时变换,作为企业老板,显然是无法为员工的兴趣买单的。

  对于那些喜欢把自己一事无成的工作经历归咎于缺乏兴趣,接连不断换工作,其实是在一次次地把自己对工作和发展的责任卸下。对这些青年人而言,“兴趣”成为了职业困境的借口,“喜欢”成为了职场道路上的陷阱。

  一些成功类、励志类讲座或书籍只是一味强调了“做自己喜欢的”,而忽略了作为成功职场人更为重要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这其中包括:主动性、责任心、工作效率、自我掌控意识、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对于任何一个新入职的90后而言,具备这些能力,才是真正实现成功的基石,而兴趣反而在职场中排在较为靠后的位置。

  对于社会经验和工作阅历不足的90后而言,培养职业素质和通用能力的黄金时间是入职后的前3年,在这期间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外,还可以逐渐体检自己,找出自身存在的长处与短板,这时再适当融入自己的兴趣,才能真正为自己的工作锦上添花。

  (本文已发表2014年4月13日《今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