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适应就跳槽  “试用期之王”啥时能稳定

(2013-12-20 11:45:51)
标签:

职场断乳期

跳槽

心理

eap

赵励君

健康


不适应就跳槽  “试用期之王”啥时能稳定
(本文已发表2013年12月19日《每日新报》)


  23岁的小宁去年刚刚毕业,走入职场,虽然还是一个新人,但对于跳槽来说却是“老手”了,短短一年时间,小宁已经连续跳槽四次,基本每份工作做不满三个月就走人了。就为这个,他被同学和朋友戏称为“试用期之王”。“谁都想有份稳定的工作,我也不想总跳槽,可就是没办法。”对于这个称号,小宁既郁闷又无奈。“可每次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
  小宁学市场营销专业,第一份工作是做销售。刚工作的前两周,小宁干劲儿十足,每天联系业务、拜访客户,忙得不亦乐乎。可一个月之后,小宁就开始打蔫了。“总是跑客户,却不见成效。”小宁说,跟着前辈跑客户时,说两句话就能成单生意,可轮到自己单枪匹马时,就不行,有时明明眼看就要签合同了,可客户那边却没了下文。“一个多月的时间,开始主管还夸我勤快,鼓励我好好干,可时间长了没有业绩,主管催我,我就很烦,别等人家辞我,我还是先走吧。”就这样,小宁的第一份工作结束了。
  第二份工作是做内勤,这份工作对于业绩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可小宁还是没过试用期。“每天都是单调的工作内容,没完没了,太乏味了。”小宁说,做报表、整理数据,想想就头痛,有时还要看老员工的脸色。有位老员工连续三次请小宁替自己加班,前两次都是碰巧小宁有事,所以拒绝了,当第三次同事再要求小宁帮着自己加班时,小宁心里有些不舒服了。“凭什么每次加班都找我啊,前两次我是真的有事帮不了,可他看着我不加班心里不舒服,还有第三次。”小宁不耐烦地说,“是不是觉得我是新人就欺生啊。”跟同事之间的小矛盾,加上对工作感到乏味,小宁又一次辞职了。
  第三次,小宁进入一家私企的市场部,实习期间主要负责市场调查和数据整理、分析。每天小宁都要拿着表格到街上去收集数据,甚至有时还要做随机调查,小宁觉得很没面子。“大街上的人都以为我是骗子,总有人甩脸子给我看。”就这样,两个多月后,小宁再一次辞职。第四次也是在市场部,小宁做文员,平时除了自己分内工作,还要负责其他琐碎之事,比如打扫卫生、收发邮件等,这些事情小宁在家是从来不做的,因此,没过多久,小宁第四次跳槽。
  如今,小宁在一家私企做业务员,已经工作两个月了。“这是我第五份工作,做起来还是有些‘别扭’,不知道哪里不适应。”小宁茫然地说,“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也搞不清楚,可能还是没有找到自己适合的职业。”
  (记者 白颖文)


  赵励君心理顾问回复
  在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职场新人中,或多或少存在“职场断乳期”问题的比例高达2/3以上。这些职场上的“婴儿”,带着对社会、对未来生活的模糊概念和忐忑憧憬,脱离学校和家庭的“母体”步入职场,遇到的种种不适应就如同婴儿生理断乳时的经历。
  现在职场新人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在父母和老师的监护下,唯一能熟练应对的事情是学习,唯一熟悉的角色身份是学生,除此以外独自处理问题的经历经验几乎没有。虽然已经步入职场,潜意识里学生的心理角色还不能一下子完成转换。职场环境与从前的教室、家庭环境相差巨大,没人照顾,没人服侍,再加上不懂得与人相处的技巧与方式,从而难免感觉到困惑、焦虑、不安等等。
  作为职场新人,要想平稳度过断乳期,首先要主动把“学生”的心理角色转换为“社会人”的心理角色,有意识地督促自己减少学生气息,减少理想化色彩,以社会人的标准为人处世。在行为做法上,不再被动等着别人提示,也不再依赖别人的关照,做个有心人,对照自己的不足和不会,主动发现、主动修正。
  同时,从学生进化到社会人,重要的一点是要锻炼自己的心理耐受力。职场环境是现实社会,很多地方既不同于学校的简单,也不符合理想化标准。一旦发现某些不顺、感受到挫折或失望时,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学着锻炼自己心理上的坚强与忍耐,增加情绪上和心理上的逆商指数。从心理成长的角度说,学会忍耐并非屈辱,也不是放弃人格尊严,而是一个成熟社会人必需的能力。
  此外,初入职场应准确定位,不要心比天高,不要急于求成一下把期望值定得太高,把心态稳下来,认真踏实的做事。在初入职场的头几年,能够把现实的为人处世能力、基本工作技能积累好,就是一种巨大成功
  (本文已发表2013年12月19日《每日新报•赢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