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婆婆帮打扫 屡遭儿媳婉拒
(2013-02-01 11:04:47)
标签:
婆媳关系过年家庭磨合心理赵励君 |
年底婆婆帮打扫
临近春节,中国人过年讲究把家里做个大扫除,意图是除旧迎新。一些婆婆担心儿媳工作太忙,没时间做扫除,所以主动上门替孩子们做扫除,没想到,这一举动虽然令儿媳感动不已,但却被婉拒。婆婆心里不舒服,为何好心却不被接受?
想帮忙分担,却吃闭门羹
倾诉人婆婆赵女士
快到年底了,眼看离春节越来越近,每家肯定都张罗着扫房。儿子和儿媳结婚一年,都是销售人员,他俩平时工作很忙,经常晚上九、十点回家,逢年过节为了冲刺销售指标就更忙了。他们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更别提照顾家。这一点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和老伴早已退休,身体还算硬朗,家里简单的除尘清扫这种体力活做起来并不吃力。前几天我和老伴把我们自己的房扫了,该擦的擦了,该洗的洗了,活干得差不多了,我就琢磨着这两天去儿子家把他家卫生做一下。为此,我还特意提前找人咨询了一下地板怎么清洁,瓷砖怎么清洁,地毯怎么清洁……生怕准备功课做不充分再破坏了儿子家的家居环境。咨询好了就去超市买回来用途不同的清洁剂和质地不同的清洁刷和百洁布,这些都是我平常不舍得买给自己家用的。一切准备妥当,那天,儿媳来吃晚饭,我跟正在盛饭的儿媳顺口提了一下要去打扫的想法,儿媳立刻放下碗说:“妈,这可不行。您这岁数别再累着,您就别为我们操心了,我们抽空打扫一下就行。”我赶紧说明,“你们俩这么忙,哪有时间?再说了,就算有时间,去休息休息多好。”看儿媳不言语,我又补充一句:“我找你们的上班时间去,既不影响你们休息也能把卫生做了,你看怎么样?”“妈!就算我们俩忙得顾不上家,还可以叫‘小时工’帮我们啊!”儿媳为难地说。“那‘小时工’能把卫生做干净吗?不就是简单地扫扫擦擦,何苦花钱找别人干啊?有那钱买点什么不好?再说,外人能比自家人打扫得用心吗?我肯定打扫得一个死角都不留!”儿媳听到这,紧皱了一下眉头,很不情愿地说了一句,“我和他商量一下再说吧!”便收拾碗筷进厨房了。
看她这个态度,我有点不明白,她为什么不高兴?转天,儿子给我来电话,一上来就说“妈,您可别过来给我们收拾屋子啊,我们家挺好的,不用怎么收拾!……”撂了儿子电话我心里就特别别扭,心想:这肯定是儿媳妇让儿子跟我说的,难道我去替他们干活还错了吗?看着我买的那些清洁剂就心疼,白花了这么多冤枉钱。其实,说句心里话,儿子虽然结婚已经快一年多了,但心里始终不放心。毕竟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儿媳妇平时特别忙,我总是担心他们的小日子过得不好,但又不能直接问,所以,也想借这个机会,看看他们过得怎么样!
家里随处是“死角” 不能让婆婆看到
倾诉人儿媳潘潘
虽然我们工作忙,但我们坚持不麻烦双方父母。婆婆跟我说了几次要来帮我们做卫生,并且买了很多清洁用品,说心里话,我挺感激。平时,婆婆在我们最忙的时候做好饭给我们送过来,的确省了我俩好些事儿。但说起到我家打扫卫生这件事,我感觉弊大于利。首先,虽说婆婆身体不错,但毕竟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平时给我们做饭,我就已经就觉得亏欠她了,回头过年再给我们做卫生,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而且如果她做卫生时有什么闪失,那我真是还不完的情了。
另外,我和老公规定每周五是做扫除的时间,但由于年底特别忙,近一个月的卫生就一直没做,所以家里实在乱得不像话。现在我家卫生间的盥洗盆上都是我用过的面膜纸、彩妆盒、化妆棒等。洗澡用过的浴巾已经攒了好几条没洗了,床单和被罩最近也没换……家里这些情况要是被婆婆看见了,那还得了啊?婆婆肯定认为我没能力持家,而且认为我是个懒媳妇,以后肯定会常来家里替我们作卫生。所以,我可不能让婆婆对我有这种印象。而且,我平时虽然犯点小懒,但绝不是不勤快,平时家里也算井井有条,只是到了过节时,单位一忙我就两头顾不上了。所以,我已经预约了一个小时工,临近时来家里彻底做一次卫生,这样既不用劳烦婆婆,也不会让我们自己太累,何乐而不为?
小两口的事让他们自己拿主意
倾诉人公公
这几天晚上,老伴翻来覆去睡不着,八成是心里有事。一问她才知道,她感觉儿媳不欢迎她去帮着打扫。我一听就说她管这么多真是多余。老伴热心肠,疼孩子。前几天拉着我去离家不是很近的大超市,说要买几样清洁用品,挑了一堆牌子让我选,我哪懂这些啊,就让她看着选。她就开始埋怨我不为儿子的事儿上心,可如今儿子早已长大了,媳妇都娶了,不是小孩子了,小两口的事就让他们自己拿主意吧。年轻人应该锻炼自己安排时间和生活。
结婚就意味着自立门户,我觉得应该给他俩锻炼的机会,过多的包办,其实是剥夺了他们成熟的机会。老伴总说,他们忙、忙、忙。的确,他们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刚结婚双方都不会料理家务,这个也需要一个磨合期,等过个一年半载分工明确了,干家务的技巧和流程也学会了,自然家里就慢慢变得整洁干净,生活也就有规律了。为这点事总琢磨、吃不好也睡不好真不值得!
(作者
吴瀛徐玚)
专家视角:心理咨询师 赵励君
婆婆好心也要“办好事”
婆婆的出发点是关心,这一点儿媳、公公都清楚,但婆婆表达关心的具体做法上,多少就带有一些强制性、操控性了。在人际交往中,“关心”不仅仅涉及本方的主观愿望,还涉及另一方的很多因素,最重要的是要合符对方需求。
从互动关系上说,“我关心你”只是我的事,我关心的内容是不是符合你的需要?我关心的形式是不是符合你的习惯?这些是对方的事。要想达到好的互动效果,关注对方的事更重要。在所有人际关系中,强制、操控都是不被人喜欢的。换句话说,人际交往中,仅仅有“关心”这一好的出发点,并不等于就是好的交流,不等于就会有好的效果。
从交流本身看,婆婆的征询、征求明显滞后了。如果在开始有帮助打扫的想法时,就提前询问一下儿媳,哪怕同样被婉拒,心里不舒服的程度可能会轻一些。现在自己计划好了、找别人咨询求教了、相关物品也买了(而且还是平常自己都舍不得买的),这一系列过程都实施后,再被婉拒,就肯定会增加难过感。
从另一个角度说,在没有提前征询的情况下就具体实施每一个过程,就开始准备、开始购买,客观上也加重了“要挟”成分,也会让接收方感到不舒服。小品中,为了让毕姥爷收下孙女上溜光大道,爷爷说的是“再说那些东西我都给你炖了…”观众听着很欢乐,这背后,就是以物为砝码加重要挟的力度。小品中可以演出来,大家对此开心一乐,生活中如果同样表现出来,接收方体会的就是强制和不舒服了。
关于“过年扫房”这些老的习俗,带有很强的“春种秋收冬闲”农耕时代色彩,也带有物质和精神匮乏期各种仪式化色彩。在这一点上,年长者们不妨试着松动一下,就现今而言,全年四季都在工作,天天食物丰裕,除了亲情、团聚等必要内涵外,其它与过年仪式相关的很多习俗已经不再适合今天了。在忙碌一年后,把短暂而宝贵的假期消耗在高强度的家务突击上并不划算。趁着放假好好休息一下,放松身心,更适合今天城市人的心理、生理节奏。
“家庭磨合”是门功课
单就“婆婆想来帮助打扫”这事儿上,儿媳的应对还是得体的。从内心认识上,儿媳能够体会到婆婆的关心,而且心存感激。从对话中,儿媳虽然心中不愿意,但言语上并没有简单、生硬地拒绝,而是尽量婉转地表达。可以说,至少在态度上、言语上,儿媳的做法基本是合适的。
从社会现象上看,现今年轻人对自家生活细节、自家生活规律、自家内部私密性等方面,都是越来越在意了。希望自己家庭拥有恰当的私密性,背后体现的是人对安全感、尊重感的心理需要,这是人类进化、进步中的正常心理需求,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相比从前“一家有事全街知道”,是社会意识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儿媳不希望婆婆介入自己生活太多太深,是无可非议的。
但从案例来看,儿媳在“家是相对私密的”这一观点上,和婆婆之间的铺垫还是不够的,所以会在这次打扫事件上集中显示出观念的冲突。假如之前双方在各种日常闲聊中、谈论第三方闲事时,儿媳就能不断潜移默化地表达观点,再加上公公的一些恰当观点的帮衬,可能婆婆也就没有这次不宣而做的事情了。
在很多事情上,不同年龄、不同代际的人有不同观念和理解,这是极其正常的。如果这些不同的观点,全都积攒到具体事件上才表达,就会显得突兀,就会造成接收方不舒服。交流中,不仅要好的态度、婉转的语气,还要有潜移默化、细雨润物的提前铺垫。
仔细体会公公说的话,发现说的内容大都很正确,但是公公似乎只把道理摆在口头上,在实际做法上并没有同步实施,比如婆婆买清洁用品时并没有交换上述意见,而是“让她看着选”,客观上也导致了对后来出现意见冲突的纵容。公公认为老伴“为这点事总琢磨、吃不好也睡不好真不值得”,看似体贴老伴,其实并没有弄明白:老伴并不是因为“想打扫”这件事本身费琢磨、睡不好,让老伴真正闹心的是“关心”问题,说明公公虽然道理明白,但细致理解、居间交流等方面还有再提高空间。
另外,从儿媳的内心言语中还能体会到一些“距离”感,比如“家里这些情况要是被婆婆看见了,就算不挨骂她也会认为我这个儿媳不够好”,这背后还是带有生疏感和一定的完美主义色彩。其实每家的生活状态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都可能会有隔夜碗,都可能会有积攒的待洗衣物,说开了,这些都是生活松弛、灵动的正常表现。儿媳在这些生活细节上不必过于在意,放低一些“完美”标准,“过家家”就会转变为“过日子”,人也就轻松些了。
(本文已发表2013年1月31日《今晚报•女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