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媳妇过除夕 身在婆家 心系娘家

(2013-02-08 11:32:43)
标签:

过年

婆媳关系

家庭磨合

心理

赵励君

 

 

新媳妇过除夕身在婆家心系娘家
(本文已发表2013年2月7日《今晚报》)

 

  春节临近,很多热门网站上发起“新媳妇除夕怎么过?”的帖子,80%的新媳妇回复表示,除夕“怵头”去婆家过年,有些为了避开和婆家一起过年,甚至把蜜月游拖到了春节。
 
  为躲回老家过年,决定出门“度蜜月”

  倾诉人 陶子

  我和老公是今年1月4日办的喜宴。蜜月一直拖着没有过,为的就是春节假期度蜜月。

  老公是外地小镇人,公公在当地人缘不错,喜宴就在他老家办的。婚礼那天,前来喝喜酒的人络绎不绝。院子里除了十几张摆满酒席的大圆桌,那剩下的就是人了,老公拉着我穿梭在人流之中,七大姑八大姨地给我介绍着,他们说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只能随声附和,满脸堆笑,一天从早到晚饭都没顾上吃一口,水没顾上喝一口,累得我是筋疲力尽,转天还要顾着面子,强打精神去挨家还礼。回津后我就大病一场,喜宴过去一周我都没有缓过劲来。刚忙完婚礼转眼就过年,当我想到要回老家时,我就感到莫名地恐惧,因为回家拜年的习俗肯定不比婚礼习俗少。而且,这次回家肯定住的时间更长,结婚时婆婆的习惯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婆婆人很勤快,每天起的很早,但进屋从来不敲门。结婚时,天刚亮,我和老公就被进来打扫卫生的婆婆吵醒,被窝里的我们既害羞又尴尬,老公跟婆婆说过许多次,可婆婆满不在乎地说,睡你们的。另外,在卫生方面,婆婆擦桌子和擦水果的抹布是同一块。有一次我看到婆婆用刚擦完桌子的抹布去擦水果,当时就震撼了。婆婆说,“没事儿!都洗干净了。”“这不卫生!”“我说没事就没事,小宇从小就吃这些,不也健健康康?”我当时就无语了。

  于是,为了躲过这次回老家过年,我提议用这个春节假期度蜜月。虽然老公觉得过年度蜜月有点不合规矩,但一想到这是我们新婚蜜月游,而且过完年他要承接一个新项目,根本没时间再和我蜜月,所以就点头答应了。老公跟公婆编的理由是,春节大家都回家过年,所以蜜月游能省一半的钱呢!一听能省一半钱,公婆也就答应了。虽然春节不用回老家了,但老公说在大年十五前都算过年,旅游回来后要让父母周末来津住两天,顺便跟他们吃个团圆饭。我觉得老公的提议也在理,所以没反对。

 

  婆家放炮 娘家吃饺子

  倾诉人 翔佳

  今年是我和老公结婚的第二个年头,想起第一年去婆家过年的心情,依然记忆犹新。

  那年除夕上午,我和老公带着礼物开车到婆家。一进门,我看见婆婆正在准备中午的饭菜,于是我立刻换衣服帮婆婆准备。“黄焖鸡、炖五花肉、清蒸鱼、烹大虾……”婆婆准备的几乎都是肉菜,仅有拌水果沙拉、拌木耳、清炒西兰花三个素菜。中午吃饭时,看着满桌的鸡鸭鱼肉,对于从小爱吃青菜的我来说,简直是种“受罪”。“来,尝尝这块五花肉,炖肉可是你爸的拿手菜!”婆婆给我夹了一大块五花肉,肥肥的白肉似乎在瞪着我,向我示威!“谢谢妈,我自己来。”我知道公公和婆婆在厨房忙乎了一上午,挺辛苦的,我实在不好意思不吃,但看着碗里的那块“霸气五花”,我实在是张不开嘴吃下去。于是,就在公公去拿酒,婆婆去厨房端汤时,我迅速地将那块肉塞进了老公的嘴里,自己连忙噎了两口米饭,假装肉就着米饭吃下去了。“妈,爸做的这个五花肉还真不错,肥而不腻。”看着我假装奉承,老公瞥了我一眼。终于吃完饭了,中午这顿饭我只吃了些西兰花和水果,还有米饭。不过我心想:晚上还有饺子呢!婆婆包的三鲜饺子挺好吃的。

  下午4点钟,婆婆拿出一盆馅儿和一盆面笑着对我说:“今年家里有你可就更热闹了,一会儿你们两进屋歇会,晚上你们肯定睡得晚。晚上咱家一般吃素馅饺子,图个新年素素静静,平平安安。”我顿时愣住了。看着那盆豆芽菜、香菜、木耳、鸡蛋的菜馅,心想:天啊,虽然大鱼大肉我不爱吃但是三鲜馅饺子可是我的最爱。除夕怎么能吃素饺子呢!本来中午就没吃好,再一听这个“素”字,我就更没有食欲了。我一边看着婆婆包着素饺子,一边想着往年的场景:“爸妈还有我围坐在桌边包着三鲜馅饺子那其乐融融的场面,心里特别难受。”

  团圆饭后,我和老公张罗着收拾碗筷,一会邻居赵婶和王伯来了,支好麻将桌,他们开始兴高采烈地打起了麻将。因为我家过年从来不打牌,所以我对麻将也不感兴趣,看他们兴高采烈拍桌子叫响的样子,我有点不理解。八点十分,春晚准时来到。每年看春晚对我家来说,似乎是过年的大事。我回想起以前我和爸妈看春晚时都是有说有笑的,只要看到有意思的节目,彼此之间还会学两句乐呵乐呵……可是现在,婆婆他们似乎对春晚不感兴趣。到10点钟的时候,我居然有困意了。“哎,虽然长大后对过年没有那么期待了,但是每年除夕也没这么无聊过。”婆婆喊我过去玩麻将,我连几条几饼都分不清楚,心想还是别让这么多长辈陪我玩了。眼看到12点了,窗外的鞭炮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震耳欲聋。我赶紧拉起老公,“快!我们放炮去!图个喜庆!”“我刚玩上,马上!”老公心不在焉地应付道。“再晚就过点啦!过年没有鞭炮放,那还有年味吗!”每年,我们家都是赶在敲钟前一秒钟把炮点上,而且我每年都要亲自点,可他们家似乎对“掐点”放炮并不在意。我听着外面清脆的炮声,百感交集,闷闷不乐。

  凌晨时分我们告别公婆,开车在回家的路上。老公本来还正兴致勃勃地给我讲麻将桌上趣事,突然看到我难过的样子,他收起了兴致,问“怎么了?”我拽了拽老公的衣襟,“老公,我想去看我爸妈,他们老两口在家肯定特别冷清。”老公点点头。我立刻拨通家里电话,告诉爸妈马上就到家。推开家门,一股暖流扑面而来,热腾腾的饺子刚上桌,还是那种熟悉的味道。“这么晚了怎么还过来啊,就你不懂事,还累姑爷一趟。”妈妈说。“快趁热吃!三鲜馅的。吃完了,咱再放一挂炮!老爸抢着说。

  今年过年,我们商量好了,十二点之前在婆家过,十二点之后去我妈家吃饺子。

  (作者 徐玚 吴瀛)

 

 

  专家点评:心理咨询师 赵励君

  在婆家过年,独生子女更想家

  身为独生子女的儿媳妇在婆家过年,会比非独生子女更想家,主要的原因有二个。

  一是女儿在娘家时是独享关爱,到了婆家后独享的待遇不再。媳妇要顾及丈夫的面子、要照顾公婆的情绪、要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特别是新媳妇,会越发体会到万分谨慎的难受,于是越发令自己回忆和想念当年在自家的随意与舒坦。

  另一个原因是做女儿的心思要更细腻、更敏锐一些,当面对婆家过年时团圆、热闹的场面,做女儿的往往会联想、进而会心疼自己父母独自过节的冷清,这种心疼也会扩大新媳妇想家的感受。


  有条件的话,最好两边轮流过年

  如果婆家娘家在同一个城市或是相距不远,独生子女夫妻可以中午在娘家吃饭,下午去婆家,这样两边父母在除夕这天都能跟小两口过年,“过年-团圆”的心理仪式感都可以满足。或是晚上在婆家吃过团圆饭后,小两口再一起去娘家吃午夜饺子,女儿可以和老妈一边“守岁”一边唠唠知心话,满足娘家父母期望团圆过年的愿望,也安抚女儿想家的焦虑。现在还有一些独生子女小夫妻,会把两边父母都接到一起吃年夜饭,如果各种条件具备,这也是一种减少女儿想家的办法。

  如果双方老家不在同一城市的夫妻,双方好好沟通,婆家、娘家轮流过年,相信丈夫和公婆一家是能够理解和支持的,毕竟都是为人父母,能够体会子女不在身边的寂寞。最关键的是这样的过年方式,有助于夫妻感情,有助于婆媳的相处,今后有了孩子后还能让小孩子体会不一样的年味。

  在婆家过年时,女儿可以勤打电话,多和父母在电话里说说话,提前给父母准备好过年礼物并提前送过去等等。这些方式虽然不能完全替代回家看望,但多少可以缓解一些因歉疚、心疼而加重的思念和想家,聊胜于无。


  婆婆的关怀对儿媳很重要

  从广义上说,多数婆婆还是能够理解、顾及儿媳的生活习惯的,那么建议婆婆们也能主动体谅、照顾到儿媳会想念娘家的问题。

  比如在除夕夜婆婆主动提醒儿媳给家里打个电话,两边亲家也可以在电话里相互问候一下。比如婆婆可以在言语上、饮食上主动多关照、多偏重一下儿媳,特别是对还没有孩子的新媳妇,这种被偏爱感能弥补儿媳似曾相识的被宠爱感觉,既减轻媳妇想家的难受,更可以拉近婆媳关系,是一举多得的聪明做法。

  第一、第二两个案例中,都描述了儿媳在婆家饮食习惯上的不适应。

  委实说,媳妇们的委屈可以理解,但把委屈的来源全都归结为“回婆家过年”这个原因上,也多少有些不公平。从实际情况来说,现在几乎所有家庭多做几个菜应该还是花得起钱的,绝大多数婆婆也都不会舍不得做一些儿媳喜欢吃的。那么,自己喜欢吃什么?不太习惯吃什么?等等,就需要媳妇们自己和婆婆交流一下。从人际交流的基本原理上说,媳妇们完全可以放心,恰当的交流只会促进关系、不会让婆婆误会。当来自吃饭、吃菜等方面的细节难受感降低时,想家、思念等也会减轻。

  第二个案例中还显露出另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现在的公婆,该用怎样的标准衡量一个儿媳?

  实话说,现今的小夫妻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代,不论男孩女孩,几乎没几个人在自己家时是做家务活的主力,那么结婚后回婆家时,公婆最好不要再用“能干、能帮做饭干家务”等老标准衡量儿媳是否贤惠。作为都市新生一族,小夫妻俩感情好、自己日子能过好、双方觉得幸福和睦,这样的媳妇就是贤惠。至于会不会干家务活、干得质量怎么样等等,这些都是次要再次要了。


  逃避不是办法,儿媳学会面对+心理调整

  委实说,新媳妇初去婆家、新女婿初去娘家,都是件不太容易的事儿。面对一个生疏的环境、氛围、人众习惯等等,所有人都需要花一些时间、花一些心力才能渐渐适应的,这一点几乎所有人都一样。

  女人相比男人感性成分更高,在各种心理体验方面更敏锐、更细腻,于是新媳妇相对于新女婿来说,达到适应会更慢、更难一些。在还没有到达适应之前,一些不适应感甚至难受感也是在所难免,这些感受会刺激、扩大儿媳妇想家的思念。但是无论从哪方面说,既然结了婚,媳妇面对婆婆都将是长久的事,不管主动被动,早晚也都要达到适应,总抱着难受感硬扛,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或是类似第二个案例,儿媳用外出旅游来躲避,也只能作为临时救急,不能作为长久依靠的招数。

  从现实情况看,多数小夫妻总还是要回婆家的,那么儿媳预先做好相应的心理调整,尽量减少一些内心的不适感、进而减少想家的思念,就显得很重要了。

  首先,不要带着很强的比较心理。从道理上说,婆家肯定和娘家不一样,不一样才是正常。如果儿媳只用自己娘家标准和习惯来衡量婆家,那么婆家的一切都会令自己不熟悉、不习惯,这只会人为地强化和扩大自己的不舒服感。如果儿媳从一开始就做好“会不一样的”心理预期准备,再面对实际时,尽管不熟悉的感觉依然还会有,但隐约之中的排斥感、抗拒感,却会因为已有心理准备准备而减少,这样整体的心理难受感会降低许多。

  其次,多做良性自我心理建设:结婚了,公公婆婆就跟老公一样都是一家人了,既然是一家人,就像自己希望老公亲近自家父母一样,老公肯定也希望你能够跟婆婆亲近。假如自己不去试着接触,怎么就判定公婆不好相处、不能相处呢?兴许非常大的可能就是,通过去婆婆家过年,就是一个好的相处、好的关系的开始。人的心理很奇妙,只要带着一个好的初始愿望,往往就真的会促进出一个好的结果。

  第三,用时限性自我安抚:总共假期也没几天,这几天中每当体会到“自己是个外人、融不进去、很陌生”等不适感时,自己可以劝慰自己“毕竟就是有数的几天,又不是长期住下来,坚持一下也就过来了”。这种有时限、有期盼的感觉,对焦虑感会有较大的宽解和抚慰效果。当整体的不适感、焦虑感有所降低时,想家思念等也会有所减轻。

  最后,就是一个说过无数遍但又需要不断继续说的话,建议带媳妇回家过年的男人们,多站在老婆的角度上替她想想,每逢佳节倍思亲,女人又是更加的感性,当自己一大家子在一起热闹地吃团圆饭的时候,你老婆也会想念家人、想念家中孤独的父母,这时候如果你能表达一些理解和体谅,对她会是莫大的安慰。关键时刻懂一下女人,可能为你换来的是就是一辈子的面子,这挺值得的。

  (本文已发表2013年2月7日《今晚报•女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