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婚恋 你的心理准备有多少?
(2012-11-02 08:50:55)
标签:
婚姻情感心理赵励君eap |
异地婚恋你的心理准备有多少?
(本文已发表2012年11月1日《今晚报》)
日前,各大型婚恋网站调查,现今异地恋爱中,74%的女方都表示愿意辞职嫁到男方所在城市。婚恋专家表示,异地恋爱能够成婚女方迁就男方的占绝大多数,虽然女方这种为爱而牺牲的付出会让男方感动,但这种感动时长远比女生想象的要短暂。若此时女方出现强烈的补偿心理或工作不理想,都会影响婚姻生活质量甚至使婚姻出现危机。
异地搬同城,还是矛盾不断
倾诉人 王小姐
老公家在北京,我在天津,按理说京津两地不算远,但毕竟是两座城市。恋爱时,我们曾无数次地商量婚后把家安在哪,但始终没有结果。主要因为我们都非常珍惜各自的工作,而且当时我们都处于事业上升期,所以结婚时我们决定做了周末夫妻。虽然这个决定双方父母不同意,但在我们的反复游说和坚持下,他们也只好接受了。做周末夫妻对我来说,总有种不安全感,但那时老公的公司正在筹备在天津开分公司,而且很有可能任命他为天津公司的部门经理,因为有了这个希望,我们才结的婚。
婚后前半年,我们每周都能见面3次以上,有时他为了天津公司的筹建会住上一周。所以,那半年我们根本没有任何矛盾,只有甜蜜和彼此鼓励,而且我觉得马上就能见到曙光。但后半年,由于天津分公司筹建的十分不顺利,他们集团公司决定暂时搁置天津分公司的筹备,这个“噩耗”使我们相聚的希望破灭了。后半年中,由于他的工作中心回归到北京,而且他的公司遭遇经济危机,所以只能变成我每周去看他。那段时间,我们彼此工作越来越忙碌,谁也顾不上对方。渐渐地,我发现两人的关系似乎产生了一些变化,或许是因为聚少离多,我和他开始有了争吵,我不了解他每日的工作压力、心情好坏,他不知道我和谁在一起,多晚回家,猜疑、不信任、疏远越来越多,发展到后来因为一点点小事我们都会大吵一架,有时在电话里,几句话说得不合他心意,他就骂我。他埋怨我只能跟他同甘,不能共苦。
婚后第一个春节,由于双方父母都年岁已高,不愿意来回折腾,所以我们只好在各自家里过年。那年春节也是我心情最差的一段时间,我对彼此的未来毫无把握,甚至觉得我们结婚过于草率,异地婚姻给了我太多的未知数。也是从那次春节开始,我开始考虑辞职去北京和老公好好过日子。但这种想法又让我有种罪恶感,那段时间我总在夜里偷偷地哭,“爸妈就我一个孩子,我如果不在天津,他们万一生个急病,摔个跤,我该怎么办?”就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时,有一次给老公打电话,他说要加班,可晚上给他打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他做事向来仔细,不可能忘记带电话或者把电话用到电池没电,他会不会跟别人在一起?女人天生的敏感让我不停猜测他在做什么,那一晚我坐在沙发上一宿没睡。后来他跟我解释说跟客户谈事调静音了,我听不进去他的理由,但下定决心,我这次必须搬到北京,不然哪天自己的老公和婚姻稀里糊涂地丢了我都不知道。
到了北京之后,问题一波未停一波又起,我以为放弃了自己很有发展前景的工作跑到北京去陪他,他能够感动,甚至会比以前更爱我,但是我发现我错了。刚开始搬过去他的确很高兴,每天都早早回家,周末又做卫生又洗衣服,那段时间我真后悔没有早点搬过来,也许早搬来就没有之前那么多的争吵和误解了,因为我刚到北京,还没有找好工作,就暂时待在家里。那段时间,我们生活得很惬意,吃完晚饭要么散步要么去看场电影。那时我还想干脆趁这时空闲生个孩子吧!转眼间两个月过去了,在老公的帮助下我找到了一份还算凑合的工作,一切看似颇为圆满。但好景不长,“圆满的生活”没过多久就开始出现争吵。
可能因为生活开始趋于平淡,加上北京的工作压力真的非常大,我们开始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其中,周末回天津看爸妈成为争吵次数最多的内容。每到周末,我都和上班一样准时起床,要求老公和我一起回天津看爸妈。虽然我知道他想好好睡个懒觉,但我总觉得我是因为他才舍掉爸妈跑北京安家,所以他应该义无反顾地陪我回家。除此以外,平时生活中他也不那么“殷勤”了,回到家就知道看电视、看报纸,家务卫生从来不管。每次我和他理论时,他总说:“你现在怎么跟泼妇一样,原来你可不这样啊!”听到这话时,我满腹委屈,“要不是因为你,我干嘛跑北京来,我在天津的工作轻轻松松,大老远跑北京来既要忙碌工作,还要伺候你,凭什么呀!我还把这么大岁数的爸妈丢在天津,都是为了你!”每当我说着些时,他都头也不回地出门,有一次他居然说“你要是现在后悔还来得及!”虽然后来他为了这句话向我道歉了,但我还是很失望、很压抑,他现在非但不领情,还埋怨我的不是。是不是他变了?最可气的是,他现在打电话经常躲着我,每次变着花样地说是客户、同事、领导打来的。我感觉自己接近崩溃的边缘了,我为他牺牲那么多,为这个家付出那么多,他竟然这样对我。难道这段婚姻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记者:菩铒吴瀛)
记者点评:
具体到一个家庭、一段婚姻中,某一方对另一方的过度付出,初期会引起对方的触动,会有感激之情,也会有好好报答的想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感激、报答之意会渐渐淡去,再后来,就不再留有印迹了。案例中王小姐刚到北京之初,老公也是非常高兴,每天早早回家、帮忙做家务等,但几个月后,王小姐老公的这份状态就渐渐平复、回归平常了。这一点是人的正常属性,与道德并无太大关系。正所谓滴水之恩终生相报,是来自后天不断自己对自己进行道德感的强化,当有一天不再强化时,淡忘、熟视等也就自然而然了。
专家解读:心理咨询师 赵励君
男人怎么看待女人的付出?
其实不论男女,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会珍惜。相对来说,男人的感性比女人低,于是在这一点上更明显一些。特别是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当初很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会越发变得理所应当,不再引起人的看重和珍视。就像有个故事所说:一个邻居很久没吃一顿饱饭了,你端了碗饺子给他,他感激涕零。后来你每天都端一碗饺子给他,他渐渐觉得理所应当,感激之心不再。有一天你没钱了,做不起饺子了,这个邻居会很愤怒地冲你摔碗摔筷子。其实,这个邻居并没有错,错在你随意过分地对他好(天天端饺子给他)。
具体到一个家庭、一段婚姻中,某一方对另一方的过度付出,初期会引起对方的触动,会有感激之情,也会有好好报答的想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感激、报答之意会渐渐淡去,再后来,就不再留有印迹了。案例中王小姐刚到北京之初,老公也是非常高兴,每天早早回家、帮忙做家务等,但几个月后,王小姐老公的这份状态就渐渐平复、回归平常了。这一点是人的正常属性,与道德并无太大关系。(所谓滴水之恩终生相报,是来自后天不断自己对自己进行道德感的强化,当有一天不再强化时,淡忘、熟视等也就自然而然了。)
从“付出”与“获得”的心理区别上看,“付出”是将自己拥有的分给别人,这会直接牵动人的自私本性,引发的是痛感,痛感则会令人有深刻、持久的感受。“获得”则是把别人拥有的拿给自己,虽然也牵涉人的自私本性,但引发的是快感,快感则会很快被人适应,或是很快会被新的快感遮掩,从而逐渐被淡忘。
从这一区别上说,一个家庭、一段婚姻中,如果男人能够重视婚姻、珍惜女人,除了和这个男人原有的道德感、责任心等人格因素有关之外,这个男人是否参与对家庭的付出,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相对于女人而言,男人更看重实际利益,对自己各种付出的心理印象更深刻。而付出越多,“性价比效应”就越强,他对家庭、对女人相对就越会放不开,因为放开的代价会损害之前自己曾经的付出,这对于更看重利益的男性来说是很不合算的,于是会更加谨慎。从这个意义上讲,经常参与家务活、经常帮助照看孩子的男人,放弃婚姻的可能性相对要低,因为这个家有他辛苦参与造就的,他会更舍不得放弃。
相反,如果女人一方过度的付出、什么都不让男人操心,时间长了男人会逐渐变得心安理得,认为这一切都是你应该做的。女方自己认为我是在苦苦地付出,而男方并领情,很可能有朝一日反水,男方将会毫无愧疚之情。相反如果有一天你做得没有以前好了,他会很受伤,会觉得你变坏了。
关于“付出”与“回报”的关系,有一种观点认为“爱的付出是不要回报的”,委实说这是一种误导。还有一种观点说“女人付出多少就必须让男人回报多少”,这其实也是一种误导。这些误导让许多婚内的女人要么做了超级佣人,要么成了怨女悍妇。
付出要不要回报?当然要回报,这是没有疑义的,容易出现模糊和疑义的是,究竟什么才是回报?从心理意义上看,婚后女人一方对家庭的各种付出,其最大的回报本身,就是得到完整、稳定、长久的婚姻,这是最大也是最本质的回报。
可以建议婚内女人的是:为家庭、为婚姻全心付出,这是完全应该的,女人不必为“要不要付出”而犹豫。但需要注意的是,“全心付出”不等于“过度付出”,应该是夫妻双方一同为家庭付出。如果双方付出比例失衡,一方的付出比另一方多很多,多出的部分往往并没有等量的必然回报。
异地婚恋怎样保持婚姻的稳定?
从婚姻心理的角度说,无论客观理由多么充分,夫妻长期分居两地都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如果说暂时分居两地还算是一种无奈的话,那长期的两地分居应该算是较大的人生遗憾了。解决遗憾的原则很简明,就是越快结束两地分居越好。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想得到夫妻团聚的生活,或许就要损失一些既得的利益。要知道,挣再多的钱不就是为了生活幸福吗?一家人能够在一起才是基本的生活原型,才是通俗意义上的家庭幸福。有得必有失,只要婚姻在、情感在,即便有些损失也是值得的。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两地分居真的不是很好,但就算老公/老婆就在身边,出问题的其实也不少。问题的根源与距离有关,更与双方沟通、关心和理解有关。特别是一些女性婚后一旦有了孩子,就很少问津丈夫的事情,长久这样,即使每天一起也都会造成心理疏远。人是感情动物,感情是在双方的互动中产生、保持的。
暂时还要两地分居的夫妻,重要的有这样几点:
首先是要信任,从日常婚姻咨询的情况看,信任危机往往是导致家庭不和睦的重要原因。两个人分在两地,信任变得尤其重要,不要疑神疑鬼,不要向侦探一样“你今天去哪里了?和谁去的?都做什么了?”,这些话远没有“今天出去累不累?”这样的话让人暖心。
其次是保持及时的相互沟通,并通过沟通及时传递体贴。要让对方感觉你就在身边,甚至比在身边还要体贴,关心对方生活的小细节,对他/她的事情热心一点,经常在电话中说些甜蜜的话,偶尔邮寄些小礼物之类的,要让对方觉得你真的非常思念他(她)
。在远程交流中多传递良性信息,如果对方出现有负面情绪的流露,要多鼓励、多支撑,尽量减少唠叨和抱怨。可以多聊聊孩子,这个话题可以将双方拉得更紧。
第三,女性一方除了工作和带孩子,空余时间要有自己喜爱的事情做,让自己有一定的精神寄托,这样注意力就不会全都集中在“老公怎样怎样”这方面了,心态也会更好,处理事情、沟通交流时也会考虑更清晰、更周详。
对于夫妻中一方追随另一方到某地的,在基本安稳下来后,应该尽早找一份适合的工作,恢复社会接触,这一点很重要。追随的一方不要因为“我为了你放弃了这么多,千里迢迢来到你这边”,就坐等对方的报答。这样的想法和认识会使被追随的一方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时日一久,对方会因扛不动这么重的心理负担而焦虑、发火,家庭矛盾的隐患也就出现了。
(本文已发表2012年11月1日《今晚报·女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