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父母”后遗症多
(2012-09-24 13:38:28)
标签:
婚姻育儿心理赵励君eap |
“周末父母”后遗症多
(本文已发表2012年9月23日《今晚报》)
如今,越来越多的80后加入“周末父母”的行列。所谓“周末父母”,即平日里将孩子交与祖辈照顾,或把孩子“全托”,只等周末才与孩子短暂见上一面的群体。尽管很多80后当上“周末父母”出于无奈,也缓解了自己带孩子的诸多不便:没时间、没精力、没经验等,但在这短暂的轻松背后却存在着长久的隐忧,“周末父母”留给孩子的诸多后遗症有些是终身不能治愈的。
周末父母对孩子心理影响大
0-3岁时期是人生第一个非常重要心理发展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个阶段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成年后的各种情绪、情感模式等都具有里程碑性的重要度,成年人几乎每一种性格缺陷都能从婴幼儿成长过程中找到原因。从婴幼儿心理成长的角度可以肯定地说:无论代养人如何优秀,亲生父母自己带养孩子的作用和重要性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婴儿从出生起,将陆续经过与母亲连心、个体分离、认出熟悉人与陌生人、认知片面妈妈与完整妈妈等重要阶段,这期间亲生母亲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如果在这个阶段中婴儿频繁连续地接受妈妈、代养人之间的交替更换,会在婴儿内心埋下安全感不足、高分离焦虑、依恋关系异样等等印迹。一些常见的爱哭、焦虑、敏感善妒现象,或是放纵娇蛮、自暴自弃等极端行为,都与孩子安全感不足、分离焦虑等有关。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长环境的变化对孩子是很可怕的事情。婴儿从出生起就拥有完整的情感系统,养育环境变化、养育人变化等都会扰乱这些系统,导致孩子今后跟外界特别是跟父母之间的交流、情感、语言和行为习惯等都会出现连带印迹。
这些印迹随着孩子长大,极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导致孩子长大后在自我安全感、亲密关系模式方面有极大隐患。说白了,小时候父母贪图省事,很有可能会让孩子在今后自己的情感关系、婚姻关系中出现障碍,也很有可能在孩子今后的自信、自立方面出现负面印迹,影响孩子终生的幸福。严重的是,这些问题一旦形成后再做调整、再做扭转都将是很难的,父母们万万不可小视。
另外,很多孩子是小的时候交给隔代父母代养,大一些后父母再接回身边由自己带,那么到了自己带的时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问题,可能会成为困扰双方并贯穿今后几十年的问题。从心理根源上讲,只有在婴幼儿期间就曾给予过孩子足够的关怀、爱抚的父母,才能在孩子稍大一些后,在家庭中收获和感受到孩子足够的信任与依恋感,才有可能在今后的长期相处中,拥有和谐、得当的亲子关系。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没有意识和记忆,怎样都行,会把教养孩子的关键期向后放在4、5岁时学习各种才艺、放在上学后报名各种课外补习班上,其实这是很大的认识错误。无数心理研究以及案例都表明:假如没有良好的幼年母婴关系做基础,孩子日后学习越是刻苦,可能导致的心理疾患风险就越高!
对年轻父母们的建议
现实情况是很多年轻父母都没有时间、也没有经验自己带养孩子,那么,假如年轻父母自己带孩子确实有难度时,要不要请隔代父母帮一把呢?答案是可以帮,但是亲生父母必须先做好计划和准备,把对孩子的心理影响降到最小。
比如,不管是住在父母家或是自己家,都争取让帮忙带孩子的长辈与儿女、婴儿住在一起,白天隔代父母帮忙照看,晚上亲生父母下班后,孩子可以和亲生父母相处,以满足孩子的依恋和情感归属。
作为亲生父母,每天上班不管是多么累,回家后也要从父母手中接过孩子,尽量多的陪着孩子。尤其重要的是晚上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睡觉,而不是把孩子丢给父母就不管了。和孩子在一起时,年轻父母不只是单纯的陪孩子,而是要采用“高质量”的方式和孩子开展多样的亲子互动,讲故事、做游戏等,从与孩子的互动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
在养育理念、实际养育做法等方面,两代人要预先沟通好、商量好。隔代家长不要盲目迷信经验,可以提前通过书籍、电视或相关培训等更新一些观念,补充一些新知识。在隔代父母会不会因为过于溺爱养成孩子刁蛮任性的方面,年轻父母要经常、及时和老人沟通,提醒长辈做到疼爱但不溺爱。
其次,年轻父母也要懂得,养育一个孩子的同时也是自己再教育、再成长的过程。通过养育,真正明白对家庭、对孩子的责任感,完善自己的情感模式,培养自己的宽容、爱心、耐心等,这些不只是对今后孩子的榜样作用巨大,对小夫妻自己在婚姻、生活方面也都是受益终生的。
总之,年轻父母们如果真爱孩子,那就拿出时间多陪陪孩子,谁都无法取代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已节选发表2012年9月23日《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