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灰技”不压身 “白技”唱主角

(2011-04-11 19:18:52)
标签:

职场心理

灰色技能

心理咨询

赵励君

eap

杂谈

 

“灰技”不压身 “白技”唱主角

(本文已发表在2010年11月18日《今晚报/职场版》,顺谢)

 

 

  通达职场“同流不合污”

  如何看待灰色技能,关键考量两个方面:

  一看两种技能之间的比例。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应该是白色技能与灰色技能之和,如果白色明显多于灰色,那么灰色部分应被看成综合能力的补充,对远期职场发展更有益处,不必视为洪水猛兽。只有灰色巨大、白色过小,才是本末倒置。现实生活里,如果一个成年人只懂白色毫无灰色,并不能称为纯洁,更接近幼稚。

  二看灰色技能的来源。如果一个人在成长经历中父母给予恰当的宽松和锻炼机会,孩子本身就可以平衡地发展出如唱歌、跳舞、人际交往等能力,这些在走上社会后是可以为工作助一臂之力的。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学生从小就“被学习”,缺乏各种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在走向社会时才意识到自身的缺失,于是开始恶补各种技能,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尊严、健康。这种过渡补偿性的行为无疑是弊大于利。

  此外,灰色技能如何运用也很重要。在底线之上恰当运用,可以利人利己利团队,若动机不良,以损他人利益为前提,则应受到道德谴责。

  职场中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以适应社会主流为方向,“众人皆醉我独醒”只会增加现实中的职场痛苦感,使得职场之路越走越艰塞。“同流不合污”是使职场朝通透、畅达发展的现实路径之一。

 

  远离“灰色心理”的泥沼

  一些具有灰色心理的人强烈抵制灰色技能,类似反向心理或酸葡萄心理,即利用愤怒指责来掩盖自己的能力缺失,抵消自身焦虑。对此,建议求职者在综合技能尚不完备时应增加自信,要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积累技能能够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切勿陷入灰色心理的消极泥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