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绝大多数作家是懒汉?

(2009-04-15 20:59:43)
标签:

中国作家

文化

    这些年,中国作家确实出了一些好作品,特别是一些实力派作家有着丰厚的收获。但是,由于中国群体性创作力量不足,突破能力较弱,让人感觉就那么几十个、甚至十几个、几个人孤军奋战。顾彬的话有些偏激,却击中了要害,中国作家和中国的文学创作确实有致命的软肋。前后左右的瞅瞅,起码有四只拦路虎。

    第一只虎是粗糙。文学的美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细腻和细致,与国外作家和我们自己的文学前辈比起来,无论文字还是故事,包括人物的塑造、场景描写,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确粗糙,有些作品粗得吓人,象是只搭了个框架。前段时间我批评韩寒的作品时,将其比作不下地的犁桦,贴着地皮走,深不下去。种庄稼需要精耕细作,写作品也同样。一部杰出的作品,也许就差那么一点儿细功夫就可能成为伟大的作品,而我们就差那一点细功夫。如果没有参照物,我们可能不知道文学的细功会达到的程度。比如福楼拜,你读他的《包法里夫人》几乎象是欣赏一件完美的工艺品。如果论细致和细腻,福楼拜的作品,可能就是当代小说中一个当之无愧的参照物。读唐诗,如果你细细地品,就会发现有几个人靠的不是才气而是细功夫,象白居易、孟浩然、李贺、王维,他们之所以成为大师,就是因为出手的东西比别人精细了那么一点点。

    第二只虎是焦躁。文学写作需要静气,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默默无闻地在那儿写。写出来了,也不一定急于拿出来,让它沉淀一下,看看能否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可当代的中国作家有几人能做到?大家好象一起得了焦躁症,一年不出作品就怕被人遗忘,写完了一个字都不想动恨得不连错别字一起当即面世。一本本地写,一本本地出,创作水准却始终维持在一条线上。比较起来,陈忠实算是沉着的一个,若论才华,中国作家排出五十个也没有他,但他就凭着“静气”这一条,《白鹿原》就冒了尖。

    第三只虎是懒惰。中国绝大多数作家是懒汉。老托尔斯泰拿着那么一只鸡毛笔,蘸着墨水一笔一画地写出了《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这样伟大的作品,还有沙士比亚、巴尔扎克谁的,一辈子写了多少好书啊。而我们的当代作家有这么勤奋么?说白了,主要是生活安逸了,钱多了,人懒了。有那么一批作家追名逐利有时间,花天酒地风花雪月有时间,搬弄是非勾心斗角有时间,就是写作没时间,几年写一本很一般的书也自我陶醉和满足得不得了,到处显摆着道辛苦说付出玩深沉。

    第四只虎是功利。有钱的,靠写作博名;有名的,靠写作博钱。有人的盯着大大小小的奖项写作,中国有一大批获奖专业户;有的人盯着市场需求写作,90%以上的作家在这么干;有的人怀揣着与文学无关的个人企图写作,通过写作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等等,不已而足。

  大家伙想想,靠着这些人,中国的作品攀登世界高峰还有希望么?四只拦路虎不杀,在中国产生伟大的汉语言作品,只有一个字: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