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满族话史,“满足”史话
(2009-07-24 14:28:59)
标签:
文化 |
评:满族话史,“满足”史话
--饶及人
我在北京认识一群60年代,70年代的年轻有为干部,这些人经常教导我中国的特有思维模式,教导我中国的现有体制,以及与国人打交道的方式,使得我在中国,能够很快的、成功的被纳入为他们圈子中的一员,使我有幸能从一个外来和尚进入“主流”,从“强龙不逗地头蛇”,到名副其实成为这些人的“哥儿们”。在这群人中,他们经常会将自编的段子信息及时发给我欣赏,让我了解中国特有的文化思维。我今天能够在中国立足,这些人对我教导的功劳不可抹杀,我由衷的感激。而在教导我的自编段子中,文采最好的,首推于今。而于今这哥儿们非常有思想与独到的见解,从认识他的第一天起,他就介绍自己是“满族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而我也立即介绍自己是“美国的少数民族--华人”。
其实许多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并不知道,中国不是光有汉族的,中国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且其中的蒙古族,与满族,曾经统治过中国,尤其是满族统治过中国两百多年,在中国历史中,中华三次盛世中,最富有的“康乾盛世”,就是满族人的贡献,因此满族人,对中国的影响,对中国版图、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同意于院长的看法,任何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近代史,就必须熟悉满族人的历史。
另外,历史的著作应该是尽量白话,易懂,有意思的陈述,而不是教科书式的冰冷说明。我们常说,历史会重复,大家应该“以史为鉴”,熟不知,历史重复的最大原因是许多人不熟悉历史。所以,我常常希望有学识的人,能将复杂的中国历史,将难以读懂的史书传纪,尽量的通俗化。
我在海外长大,没有受过太多的正统中国历史教育,对中国的历史并不是很理解。在美国读大学时候,因为作为华人却对中国的历史不了解,在被人笑话后,而在一些台湾的留学生丛勇下,读了台湾的柏杨的“白话史记”,让我了解了中国的历史,让我对中国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又读司马迁的史记,是这些经验让我如今回到了中国发展,也是这些经验让我在中国能够顺利的进入主流。读于今的满族史话,恍惚我又回到了大学时代,让我对满族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满足了对满族史的好奇心。
我建议凡是对中国近代史有兴趣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作者花了数年的时间,查看了许多参考文献,书中运用的照片,用很严谨的手法,系统却又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满族的发展,从历史介绍到今天,让大家了解满族人的特色。看完这本书,你会让你对中华民族有更深的认识,你也会对新中国有着更深的认同与崇拜。
饶及人
2009年6月19日星期五写于从香港到墨尔本的飞机上
注: 此事将于2009年下半年出版,在此我也预祝这本书出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