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优秀的管理者要赋予企业生命
(2008-07-29 14:59:44)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其它 |
李嘉诚:优秀的管理者要赋予企业生命
一篇好文章,供大家欣赏。
前言:
在这个世界上,企业管理,励志的文学与励志的文章非常多,但是每一个人看后的感觉都不同。有的人看,感触很深,很有启发。有的人不喜欢看励志的书,觉得自己最懂,自己最大。也有的人看后,觉得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我很喜欢看励志的书,看了李嘉诚的这篇文章后,更觉深受启发。
企业管理是一门活学问,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都无法学得很好的学问。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有才华的人,都想做干将,而不是奴才。倘若没有悟性,不愿努力,没有做人的热情,没有做事的激情,不懂得处理人情,同时没有缘分与几分运气……想要成功,是非常困难。即使一时幸运中了彩票成功,也持续不了太久,因为不知道如何区分朋友与骗子,也不知道如何把握老天突然降下的能让自己富贵一世的”馅饼”,或是富贵一时的“陷阱”。
还是两句老话,做学问没有窍门,必须浏览群书,练功没有捷径,必须多出汗。做任何事情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世界上的确是充满机运,但是缺乏能够掌握机运的人。
也许是年纪大了,我最近经常犯老生常谈的毛病。我常对我的属下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我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我们所做的事情结果都是一时的,今天的成功不表示永久的成功,今天虽然失败,但失败是成功之母。既然结果无所谓,那么享受做事的过程才是有意义的。所有世界上的人可能在不同的时段后,都必须离开这个世界,于是一个人是否能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活得快乐,对自己负责,对社会有贡献,是生命中主要的追求。
每一个办公司的人的企业精神也都是一样,都想将企业经营好,赋予企业生命。只是我们能做一个灵活的经营者,无法做一个永恒的经营者。
很可惜,建筑学系是不教商业管理的,但是一个成功的建筑师,又必须懂得管理自己的事务所。所以,我和许多人一样,喜欢经常看不同领域里大师的言论,每看一次,都是自我的提升。
饶及人
2008年7月28日星期一
李嘉诚:优秀的管理者要赋予企业生命
优秀的管理者首先要管好自己
掐指一算,我的公司已成立50多年,由1950年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到今天在全球52个国家拥有超过20万员工的企业。我不敢和那些管理学大师相比,我没有上学的机会,一辈子都在努力自修,苦苦追求新知识、新学问。管理到底有没有艺术可言?在这方面,我有自己的心得与经验。
我常常问自己,你是想当老板还是要当团队的领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权力主要来自地位,来自机遇或凭借你的努力和专业知识;做领袖较为复杂,你的力量要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
自我管理有动有静
在我看来,要成为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自我管理,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为什么模样,建立个人尊严。
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人生不同的阶段中,要经常反思自问,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伟的梦想,但我懂不懂什么是有节制的热情?我有与命运拼搏的决心,但我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信心、有机会,但有没有智慧?我自信能力过人,但有没有面对顺境、逆境都可以恰如其分行事的心力?
14岁,当我还是个穷小子的时候,我对自己的管理方法很简单:我必须赚取足够一家人存活的费用。我知道没有知识就改变不了命运,没有本钱更不能好高骛远,我还经常会记起祖母的感叹:“阿诚,我们什么时候能像潮州城中某某人那么富有?”
我可不想像希腊神话中伊卡罗斯一样,凭借蜡做的翅膀翱翔最终悲惨地堕下。于是我一方面紧守角色,虽然当时只是小工,但我坚持把每样交托给我的事做得妥当、出色;一方面绝不浪费时间,把剩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用来购买实用的旧书籍。
22岁成立公司以后,我知道光凭耐忍、任劳任怨已经不够,成功也许没有既定的方程式,失败的因子却显而易见,建立减低失败几率的架构,才是步向成功的快捷方式。知识需要和意志结合,静态管理自我的方法要伸延至动态管理,理性的力量加上理智的力量,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避免让聪明的组织干愚蠢的事。
灵活的制度要以实事求是、能自我修正的机制为基础。我指的不单纯是会计系统,而且是在张力中释放动力,在信任、时间、能力等范畴内建立不呆板、能随机应变的制度。我曾说过,企业应在稳健中寻找跳跃式的发展,大标题下的小要点包括开源对节流、监督管治对创意与授权、直觉对科学、知止对无限发展,但又不能局限于此。
做伯乐,还要懂杠杆原理
其次,成功的管理者都应是伯乐,伯乐的责任在甄选、延揽比他更聪明的人才,但绝对不能挑选名气大但自我标榜的企业明星。
高度竞争的社会中,高效运作的企业无法容纳滥竽充数、唯唯诺诺、灰心丧气的员工,同样也不欢迎以自我表演为一切出发点的“企业大将”。挑选团队,忠诚是基础,光有忠诚但能力或道德水平不高的人迟早会拖累团队、拖垮企业,是最不可靠的人。
建立同心协作团队的第一条法则就是聆听沉默的声音:团队与你相处有无乐趣可言?你是否开明公允、宽宏大量,承认每一个人的尊严与创造力?你是否有原则与坐标,而不是矫枉过正、过于执著?
领袖管理团队,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杠杆原理”,以效率和节约为出发点,“杠杆定律”的表现者阿基米德是古希腊学者,他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举起整个地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概念被简单地扭曲为四两拨千斤,教人以小博大。但聪明的管理者会精确算出支点的位置,因为支点的正确无误才是取得成果的核心。这门功夫倚仗领导人的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倚仗其能否洞察出那些看不见的联系。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公司只注意千斤和四两的转化可能而忽视支点的寻找,因过度扩张而陷入困境。
我不像你们这么幸运,能在商学院聆听教授指导。我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翻阅上市公司的年报,表面上挺沉闷,但别人会计处理方法的优点和流弊、方向的选择和公司资源的分布,给我很多启发。
管理者要赋予企业生命
最后,管理的艺术还在于能够接受新事物、新思维,更新传统思想。
人的认知力是理性和理智的交融贯通,我们永远不是也永远不能成为“无所不能的人”。有时我会很惊讶地听到,如今有的管理者还以“劳累”为单一卖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方法重要,君子的定义也同样重要——要保证企业生生不息,管理者要赋予企业生命,这不单是像时下流行的那样,在介绍企业的ppt上打上“使命”二字,或是说上两句有人文精神的语言,而是在商业秩序的模糊地带力求保持正直、诚实的品质。
这条路并不好走,企业核心责任是追求效率及盈利,尽量提高自己的资产价值,其立场正确而必要。商界每一天都如严酷的战争,负责任的管理者需要捍卫企业和股东的利益,每天已经精疲力竭,永无止境的开源节流、科技更新及投资增长,却未必能创造就业机会,市场竞争和社会责任每每难以兼得。很多时候,企业也只能是在众多社会问题中略尽绵力而已。
我常常跟儿子说,要建立没有傲心但有傲骨的团队,在肩负经济组织特定及有限责任的同时,也要努力不懈,携手服务贡献于社会。最后,我拿这句话和所有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