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奥迪如坐针毡 新公车四大冲击波
(2013-03-04 22:21:36)
标签:
坐奥迪如坐针毡新公车四大冲击波晓程 |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
坐奥迪如坐针毡 新公车四大冲击波
文/丹东晓程
什么时候,官员干部奢侈公务车坐不住了,坐奥迪A6L如坐针毡,公务车改革才算进入了状态。
如今,新政宜人,新风习习,有如春风扑面,种种迹象表明,公务车进入了新时代,进入了树立形象和榜样的新境界,公务用车理念正在发生根本变化。变革已经势不可挡,公务用车已经非改不可。开弓没有回头箭,公务用车改革,实在是没有任何理由再拖延下去了。
新公务车的定义在舆论中逐渐清晰,这就是低调,质朴,大气,经济,具有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于是,新的用车理念也在生成。随着两会的召开和各项制度的落实,公务用车新理念将越来越稳定清晰起来。
即将形成的新公务车理念,将形成新的冲击波。
第一、讲气派、比排场的奢靡之风将受冲击 奢侈公车招摇过市的时代将一去不返
高档豪华公务用车将成为网络时代的众矢之的,在众目睽睽下难以藏身。千万个“区伯” 将自觉行驶监督权力,各种超标公务用车将在众人不动声色的观察中悄然登上微博页面,引发关注,触犯众怒。
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也将严格依据规定监督检查,一旦漏检漏查,自会在社会公众监督中处于被动地位,遭受谴责,或被追责。
公务车将有明显标志。至少一个地区的公务用车都有专属牌号。众志成城。全社会对公务用车理念形成的共识,将汇成一股道德力量,对公务用车单位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让驾驶使用超标公务用车者灰溜溜成过街老鼠,无处遁形。
当然,这还需要国家对批评公务用车的社会舆论和新闻舆论持有相对宽松的态度,形成认真听取舆论批评的舆论环境。
能不能从奢华车上走下来,摆脱特权依赖,也冲刷着官员的从政理念,考验着官员的思想境界。开什么车,为什么人服务,想不想服务,是主子还是公仆,公务车就是试金石,会作一个明显的区隔,高下自然分明。
相信,如果监督到位,制度落实,低调质朴、勤俭务实、以挥霍奢靡为耻,以节俭亲民为荣的风气就会蔚然形成。乘坐豪华公务车的气派感优越感,就会被谦恭谨慎、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自律心态所代替。
第二、自主汽车企业的造车技术和品牌塑造能力将受冲击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不能叶公好龙,公务车采购不理你,你在盼,公务车采购重视你,你又怕,拿不出象样的产品满足公务车市场需求,反而故障频发、不经济不耐用,关键时刻掉链子。这就将自己发展兴旺的大好机遇轻易挥霍掉了。
可以肯定地说,所有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担当公务用车大任。但值得提醒的是,有的自主企业很可能力不从心。丹东一家企业的产品由于领导力排众议被政府采购纳入名单,可是试驾大连过程中,五辆车有三辆抛锚,不得不用车拖回。深圳某企业的产品在4S店开展试驾活动中,当中趴窝,死活不动,开不走也修不好,只好退回汽车厂。
奇瑞汽车中级车和中高级车研究也有十几年了,从东方之子昙花一现到新东方之子闪进闪退,中高级车研发屡战屡败,销量寥寥,可怜兮兮,总是没有起色。偌大个企业,却依赖个QQ成全销量,一得自矜。近年虽有调整,企图以质换量,但量下去了,质也不见多少提升,产品链条上没有一款象样的中级车或中高级车,反而让吉利后来居上,中级车市场表现持续稳定。
这次公务用车选择自主品牌,自主品牌真的都做好准备了么?真正市场表现好,月销量过万的车型,还是少得可怜。有几款车倒是表现不错,用做公务用车既质朴又经济,但也仅仅是几款而已,可供选择的余地太少。其售后服务捉襟见肘,与合资品牌反差较大,更是品牌能力的短板。即使目前呼声较高的自主品牌中高级车,与合资品牌的品牌力和产品力相比,差距也相差太大。
这些,不足以成为公务用车忽略自主品牌的理由。自主品牌产品力在上升,品牌基础在形成,无论如何,选择自主,天经地义。但当公务用车选择自主品牌产品的时候,对被选车型和其它没有进入选购名单的企业,理所当然地造成了冲击。从多数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产品表现和服务表现来看,打造社会公众认可、公务人员接受、与公务形象吻合的沉稳,质朴,大气,含蓄,经济,耐用,具有中国气派,民族风格的公务用车,依然是个艰巨的任务,有的企业怕难以担承。
冲击过后,一些自主品牌企业会更增加紧迫感和危机感,急起直追,重点发力,让自己快速成长成熟。
第三、民间汽车消费理念将受冲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公务用车理念,必将洗刷着民间购车理念,对社会公众用车选择也将有一定的引导带动和示范作用。民间追逐奢华气派之风,与官车档次越来越高,炫耀特权不无关系。很多企业主和白领选择奥迪A4L、A6L作座驾,也受到了官车的影响。官车,强化了官本位,固化了特权意识,以至于从官方到民间,以大空间长轴距为追逐目标,致使中国合资企业中的从桑塔纳到速腾宝来迈腾,从奔驰宝马到奥迪,无不以加长为主要改款目标。上行下效,官行民效,用车攀比,买车攀比,越比档次越高。有的甚至超过自身消费能力,盲目透支汽车消费。
在全国汽车消费者中的43%倾情自主品牌的市场基础上,再有公务用车的示范带动,民间汽车消费理念也将趋向实用、经济、低调、质朴,并更具个性化时尚化追求。民间购车选择多元化趋向更为明显。
第四、官车销售将受冲击
奥迪A4L和奥迪A6L甚至宝马、奔驰、高配帕萨特,已经被固化为官车形象。它们宽大、气派、豪华、威猛,动力强,油耗高,配置好。公务用车选择转向,它们首先受到冲击。虽然近年选择这些官车的数量已经减少,但这次转向之后,数量将绝无仅有。公务用车的选择也将影响民间对这些车的选择。不过,官车形象根深蒂固,官员开不了,有着官瘾的汽车消费者未必不借对老官车的消费气派一回。民间官车消费的波动显然要小于公务用车波动。况且有能力的消费者追求大空间大排场的理念一时也难以改变。只是多数民众对这些车型少了一些艳羡罢了。
公务用车理念已经受到了冲刷。新理念踏雪破冰,公务用车改革的春天,还会远么?
(新浪汽车独家专稿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