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资源 塑造品牌 全力建设生态城市
(2013-02-23 00:47:57)
标签:
维护资源塑造品牌全力建设生态城市晓程 |
分类: 今日时评 |
维护资源 塑造品牌 全力建设生态城市
文/丹东晓程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自古以来不知成就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美丽诗篇。我们喟叹家乡山川秀丽,江河壮阔,绿荫盖地、树荫遮天,是因为它以自然形态,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展示了天然的原始美感,这使我们越发感觉大自然可亲可敬,生态资源珍贵无比。在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曾经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生态图景。我们享受过多少大自然无私的馈赠!
自然生态资源是一切人类生活的本源,应当神圣不可侵犯。人与自然唇齿相依,休戚与共,自然生态兴衰,关乎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福祉。在社会物质文化突飞猛进的当代,我们有责任、有理由精心呵护涵养人类文明的生态资源,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繁荣。遗憾的是,人类往往竭泽而渔,饮鸩止渴,依靠对自然生态的掠夺式开发,换取短期的物质利益享受。在急功近利行为方式影响下,生态资源日渐稀少,自然环境屡遭破坏,河水枯竭,鱼虾难觅,江海山林原始天然的生存状态受到戕害。
更让人遗憾的情形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一、鸭绿江口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受到侵扰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内陆湿地和水海岸生态的复合生态系统,被称为巨大的天然基因库,最多栖息候鸟数量40万只以上。但近年保护区遭到经济开发项目的蚕食,湿地面积已经有萎缩的迹象,初步了解萎缩面积达15%。
二、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保护矛盾突出
海域使用缺乏统一管理协调,过于重视地区行业发展和经济利益,忽视海域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海域开发过度。滨海湿地被无限制围垦修建养殖池,严重改变了海岸带生态环境,降低了海水自净能力,加剧了近海海域富营养化。滩涂和浅海占而不用、管而不投和非法收费等问题,导致养殖与捕捞矛盾日益激化。
部分乡镇和集体擅自将海域长期对外承包,收取承包费,不仅造成国有海域资源性资产大量流失,同时也给依法管理海域带来了严重影响。
捕捞能力的不断增强导致近海渔业资源日趋衰退,优质和高龄鱼类数量明显减少,低质和低龄鱼类比例增加,捕捞业经济效益降低。
2010年近海海域主要受纳陆域径流、水产养殖和船舶排放的石油类、挥发性酚、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汞和大肠菌群等污染,不仅破坏了海域生态环境,影响了人民生活,而且给海水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
三、封育保护不力 山林和地下温泉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景区生态方面,五龙山的过度开发,使山上林木植被原始生态遭到破坏,4A级风景名胜区已经被撤消。部分景区私有化之后,牺牲宝贵的生态资源搞经济开发,人工建筑过多,商业化倾向严重,自然生态失衡。
城市面山生态,包括锦江山后山在内的部分城市面山,起坟立碑、乱埋乱葬使山体植被山林生态受损;南北矸石砬子山树木花草缺乏应有的保护性种植,缺乏生机;部分山地年年栽树不成林,单纯的板栗经营使林木树种单一,植被贫乏。人类盲目无序的经济行为挤压了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城市绿化方面,城区大面积草坪寥寥无几,小面积草坪管护不力。山上街七道路口三角地草坪硬是被踩踏得寸草不生,多年以来无人问津。
地下生态资源方面,五龙背温泉开发过度。多家开发、多头竞争,缺乏统一规划和严格监管,地温空调水有来无回,温泉水井越打越深,采水井深度超千米,过度开采,甚至出现温泉水取暖的奢侈浪费现象,导致资源恢复困难,加速走向枯竭。
矿山开采急功近利,直接破坏生态平衡。
四、河流水库狂采乱挖 监管不够
黑沟水库残楼耸立,库区深坑遍地,沙石成堆,道路破烂。
河道河床和水库底部,经过多年沉积,河床微生物生态固化稳定,形成了天然的保护层,一旦挖掘破坏,难以恢复,造成河水渗漏,水资源流失以致枯竭,对沿河两岸植被物候都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而花园河、五道河、沙河的河岸绿化和环境卫生不尽人意;爱河、沙河以及各县各乡镇大大小小河流,大多数都遭到采沙工程的狂采滥挖,河道破坏严重,却极少恢复。
五、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远不能满足需求
丹东污水处理厂只能满足50%污水处理需求;城市生活垃圾还不能做到无害化处理;白色污染城区角落到处可见;城市周边区域和农村山区、旅游区还不能做到垃圾集中规范清理填埋,影响水源和生态环境。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等方面。这些指标的达标需要加快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设施的建设等。
丹东山区林地、江河海洋、岛屿湿地生态体系完备,资源得天独厚,具有丰富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如果凭借资源优势,塑造生态城市品牌,带动旅游经济、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建设,丹东将会增强城市吸引力,以更快的步伐进入小康社会。
建议全面推动丹东的生态城市建设,塑造生态城市品牌,加强对重要生态体系的维护,突出城区和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整治、保护与恢复;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关系,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
多维护、少建设、不开发,应该成为山区林地生态体系维护的基本原则。解决人与自然、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是重点。
一、明确生态功能区划 实施分级开发保护
对还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江海湿地、重要河段和水库、浅海滩涂和岛屿,以及环境敏感、区位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区,如北部山林生态区、南部海洋生态区和东部沿江生态区,应禁止开发,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高污染项目应坚决取缔。
对鸭绿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应加强湿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法按章严格控制建设规模,确保现有自然湿地面积不被挤占;港区生产要以保护环境为准则,标准排放,使港区污染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低到规定标准以下;港区要列置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资金,建立专门组织设专人负责,搞好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
有序进行海岛保护和开发;已经开发的岛屿,严格执行环保各项规定,取缔破坏和污染岛屿环境的项目和活动;加强海岛防护设施建设,植树造林,搞好封育;大鹿岛等旅游景点,在保护好海岛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限制性的旅游活动,防止游客过量和破坏景区生态。
重要生态产业区中环境较好,脆弱性较小,区域开发潜力较大,资源承载能力较强,开发项目影响环境和治理措施得当的区域和项目,如水稻保护区、玉米保护区和大梨树农业旅游区等,应优先引导保护性开发。
针对丹东市滨海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海洋、环保等相关部门,本着开发和环保互利双赢和限制开发的方针,划分出开发建设区、环境保护区,最大限度保护环境。
对自然植被好、生态资源丰富的山区,如宽甸毛甸子响水寺到锅头峪区域、毛甸子四道沟到永甸、长甸带状区域,划进市级自然保护区,禁止开矿,全面封育。
对五龙山背面全部区域,建议辟为东北植物园,迁出当地坟墓,明确区域范围,禁止人工建筑,补植东北特色植物物种,规范山泉水道,治理水土流失,修建生态化道路,保持原始感和自然风貌,突出人迹罕到、迹象分明的景观特色,成为距离丹东市区最近的生态景观植物园,为科研和教学提供基地。
二、恢复生态功能 保持生态平衡
对已经受到人为破坏的山区林地,田园耕地,应实施恢复性保护。
加强水源涵养能力维护,防治水土流失,强化防护林建设,合理调整森林结构,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提高防护能力;整治退化蚕场,劣质蚕场退蚕还林;取缔不合理矿产开采,合理处置矿渣和废弃矿场,恢复植被;合理确定养畜规模,严禁畜群破坏山林。
扩大防护林,改造低质林,尽快提高森林覆被率;强化放牧和放蚕管理,造成水土流失较重的退化蚕场、坡耕地要按规定还林;在农耕区推广绿色种植方式,大力控制农用化学品数量,减轻面源污染;新建和整修水利工程,提高防灾能力。
搞好沿江防护工程的整修加固,提高防洪和调蓄能力;严格控制超标排放,改善江水质量;整治旅游秩序,杜绝不合理的旅游方式对沿江环境的破坏。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业和生活排污管理,确保污水污物不超标,保护江河水体不受污染;发展循环经济,低碳减排;合理规划,进一步优化林、路、渠、堤,发展绿色旅游产业;整修城区防洪防涝工程,确保城区安全。
对各地板栗园,提前实施替代树种,尽快恢复板栗经营造成的植被破坏。
搞好城市区域布局,增加道路绿化带和城区、居民小区绿地建设,全民建设花园式城市;鼓励居民利用多余空间开辟绿地,植树种草,全民造绿,打造绿色小区。
三、加强依法管理 提高生态意识
制定制度规章,依法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维护生态资源。实施问责制和责任倒查制,对违法违章开发立项,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牺牲生态保护的行为,应该追究相关领导者的责任。
加强专业监测监管,及时发现污染超标和生态损失案件。
对重要区域性生态保护和建设,要做出规划,建立项目,纳入计划,列入政府预算,重点保证。加强生态建设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和重点保护的生态区域意识。
四、塑造生态品牌 增加城市魅力
通过生态维护系统,赋予丹东自然的生态之美和天然的原始之感,让丹东因为青山秀水、清新的空气、自然天成的江河海洋山泉岛屿,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加强新闻舆论的持续宣传,深度解读丹东生态资源、生态规划、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战略,让生态美、自然美、环境美,成为丹东的标志性符号,成为丹东的代名词,和丹东的锦山秀水一起不胫而走,让丹东这个最大的边境城和最美的生态城声威显赫,美名传扬;让更多的人论起生态必谈丹东,论及丹东必谈生态,让丹东生态城,成为品牌,成为王牌,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无可替代,让生态城魅力丛生,吸引全国全世界的游客。
只要我们共同为这样一个生态之城献智出力,锦上添花,美丽丹东、生态丹东就会傲然挺立在黄海之滨、大河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