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福特为何1400万打了水漂很开心?
标签:
长安福特为何1400万打了水漂很开心 |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
福特中国为何1400万打了水漂很开心?
文/丹东晓程
13年,花费1410万人民币,奖励给环保人士,而这些与研发制造销售汽车毫不相干。这等于1410万元打了水漂。
这水漂打得,还乐呵呵的。
以2012福特汽车环保奖获奖项目为例,从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到提名奖,共23项,没有一项是与汽车有关。如自然环境保护——先锋奖一等奖获得者林北水来自福建,项目名称是“平凡农民的海岛梦”,说的是一个普通农民在一个孤岛上坚守了22年,用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在鳄鱼屿上默默植树,将一个寸草不生的荒岛变成了一个生机盎然的绿岛,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实现着当初的承诺!二十年如一日,他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如此美好的,平凡农民的绿色小岛梦。
这与汽车毫不相干啊。
但福特中国13年来乐此不疲,一年一个主题,象“保护水资源,共创和谐生活”、 “创新发展,人境和谐”、“绿色共建,和谐家园”、“节约资源,降低排放”、“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共环保·感非凡”,等等。
2012年, 福特中国汽车环保奖12月28日在上海揭晓。福特汽车执行董事长比尔·福特先生亲临“福特汽车环保奖”颁奖典礼现场,为获得“自然环境保护—先锋奖”和“自然环境保护—传播奖”一等奖的项目颁奖。以“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本届环保奖在评选过程中更为注重项目的实用价值,最高奖项的获奖金额相较往届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实,早在同年5月,福特汽车就启动了“绿色晋级”计划——投资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8万元),在一年的时间内,对北京、上海和昆明三个城市的100家民间环保组织进行能力建设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截至2012年底,共有301个中国大陆的优秀环保团体或个人获得了“福特汽车环保奖”的奖金资助或提名鼓励。
这些优秀的环保个人与团体从“福特汽车环保奖”收获了真诚的认可与理解,得到了切实的资助与奖励,从而在环保事业的道路上更增添了前行的信心和动力,也带动了更多热爱环境的人们,不断地致力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推广和宣传环保理念。
这当然是好事儿。用中国的话说,就是无私奉献。
但一个中美合资的汽车公司,它不老老实实造汽车,怎么搞起了环保奖励,而且一搞就是13年?难道他们不计成本,不要利润,非要赔本赚吆喝?难道他们是活雷锋,真的要义务服务、无私奉献?
的确,企业是要追求利润的。但福特中国有个祖传家训,就是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说的:“一个只会赚钱的公司不是一个好公司”。 服务于大众是福特汽车百年以来一直秉承的理念。在中国,福特汽车把环境保护作为回报所在社区、建设更美好的明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受此感召, 福特中国才于2000年在中国正式启动“福特汽车环保奖”。
本届福特环保奖颁奖现场,福特汽车执行董事长比尔·福特乐呵呵地登台讲话。他说,致力于鼓励环保英雄,旨在倡导环保理念,让福特在中国有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目的看出来了,还是为了自己公司有好处。但人家这是为了公司在中国的长远发展。至少这目的并不是急功近利。据此,有微博评价: 福特中国“志存高远”。
这是一个企业的志向。一个企业乐呵呵地为所在地环保事业做贡献,这家企业肯定是对所在地社会负责任的企业。笔者也在笨笨地想,一个企业能这样比较无私地奉献于环保事业,它的产品品质,也应该是可信、可靠、对消费者负责任的。
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如此,这家企业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不得不心怀敬佩,不得不重新考量它的产品。人心所向,它的产品忠诚度和认可度不就出来了么?这就叫树立企业形象,这就叫塑造品牌精神。
福特来到中国,也只是13年的时间。它的产品还没有来得及全部带到中国市场,还没有对所在地造成环保方面的破坏,就急忙把福特的理念带来了,服务大众,倾心环保,致力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汽车产品和环保事业齐头并进。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福特这种理念和精神,吸引了人们的关注,赢得了人们的好感,这比很多广告效果还好。
这是企业品牌文化的最佳诠释,是企业追求的最高境界。
福特中国这事儿,想得长远,做得大气,不愧是大家风范。
虽然付出了1400多万甚至更多,但对福特,对长安,对社会,这份付出是超值的。这个水漂,打得轻松,打得漂亮,打得有价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