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品牌:向天再借三十年
(2012-02-28 11:00:54)
标签:
给中国自主品牌一点时间向天再借三十年晓程汽车焦点评论丹东晓程 |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
中国自主品牌:向天再借三十年
文/丹东晓程
市场一遇低迷,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就被推到风口浪尖,或折损,或很批,或牢骚,或预期。真正鼓励和共勉的很少,真正出招让自主品牌摆脱迷局的也很少。舆论有时和它关注的事物一样难免浮躁。因为所处环境都一样。
走出国门看看,或许想法就不一样了。
我们面对的竞争对手是百年老品牌。在厚重的品牌积淀和纯熟的技术面前,我们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
中国汽车是90年代才起步,满打满算20年。20年造车经历,其历史不过是人家的零头。20年中,中国造车人一面造车,一面听喝,吃了不少造车的苦和舆论的堵。就这样在不信任、受埋怨和各种悲观论调的打击下走过了20年。
让中国自主品牌有出息,我们需要了解中国自主品牌最奇缺的是什么。
第一、时间
再给自主品牌30年都不多。
30年里,我们不加评判,不去指责,不去打击,只要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工作,在努力,我们就给他们信任,让他们清静地去研发,去赶超。30年之后再看变化,是不是会明显些。
如今,过几年就检验,就总结,就挑剔,自然感觉自主品牌变化太少,进步太慢,与汽车强国相比,差距太大。实际上我们往往急于求成,并没有给自主品牌喘息的时机。很多自主品牌汽车经过韬光养晦,刚刚上市,还没有表现的机会,就被断然否定,实在不公平。事实上,一些自主品牌产品潜力很大,需要时间来验证。
没有时间,任何企业都难以展开拳脚。
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普遍低迷, 2012年1月这种局势并没有改变。乘联会1月份市场开票量数据显示:整个狭义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23.8%,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38.0%。然而,凭借2012款S30系列产品,东风风神销量于1月份强势上升,同比增长率高达106.1%。
2011年12月10日,东风自主品牌年度百万辆汽车下线仪式上,东风豪迈发布了自主品牌中期事业计划——东风自主品牌“乾”D300计划,明确提出发展目标:到2016年,东风总体自主品牌销量达到300万辆。东风乘用车旗下东风风神品牌将形成5个产品平台、13款车型的产品阵营,累计销量要达到100万辆以上。
我们不妨大气一些,再给东风这样的自主品牌企业30年时间,那时,自主品牌将今非昔比,地覆天翻。
第二、统一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最奇缺的就是统一的力量。
中国汽车最不缺的就是汽车企业的数量。当初各大企业雨后春笋,竞相造车。企业成立了,但力量分散了,没有把分散的力量凝聚到一起。
如果各企业出资,国家相关部门牵头,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依托,成立全国汽车研发中心,集中全国的技术精英力量,吸收国外顶尖人才参加,主攻汽车尖端技术,或许进步会快些。
同时,对各大汽车企业进行兼并组合,提升集中度,强化对企业的统一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减少重复浪费。
第三、追求
既然自主,就需要有一种独立心态,自控心态,不惧压力,不怕打击,不急不躁,沉稳扎实。不能因为某些人的不满就急功近利,贪图一时的功绩。力戒浮躁心态,独立研发,博采众长,不受舆论和眼前利益所左右。要成长,要超越,必须追求卓越。
事实上,中国自主品牌已经在品质上实现了难能可贵的跨越。上汽、东风、一汽等国营企业和吉利、长城等民营企业的产品品质,近年来明显提升。
前文提到东风风神短期内销量跃升,主要原因是东风风神的品质追求。
东风风神矢志追求品质卓越。2010年东风风神率先开启“征服五大洲”品质之旅,S30、H30两辆战车成功实现了51000公里零故障、无维修的记录。这无疑为消费者直观解读着东风风神产品质量的高可靠性。实际上,根据2011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指数)报告显示,在多个合资、自主品牌出现质量下降的情况下,东风风神的IQS指数表现出色,质量提升31分,其精益求精的优化速度十分明显。
据权威调查机构JD-Power发布的2011年中国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APEAL魅力指数)调研报告,风神S30系列以829分夺得中型车细分市场自主品牌第2名,远超40多个合资品牌,在自主品牌中上升速度第1名。在2011款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的2012款东风风神,其魅力指数只会有增无减,堪称“魅力产品”。
以It’home(满意到家)为服务品牌的东风风神获得“2011年汽车行业售后服务管理创新企业”和“2012年中国汽车企业售后服务行为准则采样单位”两项国家级荣誉。
东风风神S30系列2012款产品,从外观、内饰、功能、安全和配置进行了5大升级26项改进,价值提升万元,品质媲美合资品牌车型。而东风风神的明星产品H30 CROSS,自上市以来也是一直受到都市时尚自由一族的追捧,销量稳居细分市场第一位置。
第四、支持
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最奇缺的就是来自政府的支持。
韩国汽车的成功不是韩国汽车自己的成功,是韩国百姓的成功,是韩国政府的成功。政府、百姓、企业众志成城,形成了统一的力量,创造了汽车史上的奇迹。
中国百姓对中国汽车企业的支持是显而易见的。多少无名百姓,为国分忧,在没有任何号召和引导的情况下主动购买国产车。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情怀。
相比之下,政府采购对自主品牌不屑一顾,令人愤愤不平。
政府主导的权力机构对汽车采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政府采购和集团购买对国外品牌一边倒。这使政府表现出了明显的对自主品牌汽车的否定性评价和倾向性选择。在贸易保护世界盛行之时,政府没有保护自主品牌,倒是对国外品牌大献殷勤,令人匪夷所思。
自主品牌如今的认可度不高,政府采购难辞其咎。
如此坏境,让自主品牌的成长发展更加艰难。
韩国能做到的,中国为何做不到?
长期以来,中国对自主品牌汽车的重视程度一度奇缺。以市场换技术的失败决策就是在这样的思想主导下产生的。经济全球化时代,韩国可以全民购买国产车而成功躲避国际制裁,说明贸易规则并没有把支持国产的路子堵死。借口贸易制裁而拒绝购买国产车,只是为集团利益另有图谋而已。
近年,公众和政府支持自主品牌汽车的信息让人感动。
国家行政机关出台政策,优先购买自主品牌汽车。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实行太慢。
最近,进入公车采购名单的车型,全都是自主品牌车型,这真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中国如风神S30、H30这样口碑不错的优秀自主品牌产品已经大量涌现。选择自主品牌优秀产品给予支持,也是优胜劣汰,鼓励自主,天经地义。
我们需要的支持是来自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市民百姓的全方位支持。哪怕沈阳首选中华作出租、杭州首选帝豪作出租、上海首选荣威750作出租、合肥选江淮宾悦作出租,也比自主品牌备受排斥要好多了。这对各类采购首选自主品牌是个带动。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现全民首选自主车了。
假以时日,卧薪尝胆,韬光养晦,耐住寂寞,力戒浮躁,埋头攻关,不以车市一时表现、企业一时成败论英雄,中国自主品牌就充满希望,大有前途。